如何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同时期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在注重创新发展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自身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广大农牧区的中学数学教师,更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整体创新能力。本文主要着眼于西藏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如何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一個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源泉。《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可见,我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否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农牧区,各项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很多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到了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会影响到农牧区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创新能力,又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综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寻求答案,既不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等特点。增强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牧区中学生整体素质的需求。
  二、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策略
  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才能够在教学设计、教学研究、学科研究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内化到自觉培养农牧区中学生创新思维中去。
  1.在教学设计中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设计往往蕴含着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大量的思维意识,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将创新意识内化到潜意识状态。其一,要考虑知识的展示顺序。展示顺序不一定与教材中知识的编排顺序相同,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其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模式。已有的教学模式名目繁多,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何改造或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制订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等,都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创新才能。其三,合理地选用教学媒体。CAI的课件制作直接与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关。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会制作出更新颖、更生动、更引人的课件。其四,教学评价的创新。可以在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方面进行创新开拓。
  2.在教学研究中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首先,创新研究角度。同一个问题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即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从而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迪。例如:对数学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可以从哲学角度用认识论的观点去阐述,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描述,还可以用其它的思想去作出解释。其次,创新研究方法。一般来说,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总体上分为思辨式和实证型两类。思辨式是一种理性探索,是借助于历史文献、参考文献、实践经验和某些学科理论对教育现象进行归纳演绎,形成一些新观点、新理论的研究方法。实证型则是以调查、测试、问卷、实验等的方法为手段,去探索教育现象的规律或验证理论和事实。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去研究某一课题,是一种创新;另一方面,对同一课题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研究,也是一种创新。最后,创新研究内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必须温故纳新,因此选取的内容必须合乎数学教育的主流,既要考虑现实与未来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科学结构以及数学的应用和教育价值,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就很难取得突出的成绩。
  3.在学科研究中培养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学科研究指对初等数学理论的研究。从事数学理论研究与数学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体会数学思维的内涵,领略数学内在的美,领悟数学的精髓。这些体验会有意识地流入教师的教学当中,使学生从中受益,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西藏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数学教师有了更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农牧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勇于改革,敢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创新型的数学教师。参考文献:[1]王翠萍.论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电子世界,2012,(22).[2]刁开毓.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园,2013,(16).[3]丁长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03).
其他文献
美麗的地球妈妈有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茂密的森林……我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保护地球妈妈,让地球妈妈每天都露出彩虹般的微笑!
期刊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花绳变魔术》中,我借助魔术师收徒弟的教学情境,激励幼儿跟魔术师学习本领,提出玩“变变变”游戏,让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造型.
在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历史课堂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以及正确历史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系统性学习历史知识的起点,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
设计思路: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苷特征。我们借用幼儿熟悉的秋天成熟的水果为切入点开展此活动,让幼儿在进一步认识水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了解秋天收获的果实,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热爰秋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并总结出故事线索。  2.能够理解绘本内容,并大胆想象进行仿编和讲述。  3.感受故事中水果在秋天成熟的满足感,体验秋天
设计思路:  夏天里最受欢迎的水果当然是西瓜啦!下午点心时间,孩子们手里捧着食堂阿姨切好的西瓜片,开心地吃着。 “我昨天在家吃的西瓜是一个半圆形的!比这个大多了!”“我吃过黄色的西瓜呢,里面还没有小黑子”……西瓜是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水果之一,借着孩子们对西瓜的喜爱之情,我们特生成了“大西瓜”系列活动。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感知西瓜的外形特征、品尝西瓜的美味,感受夏日的独特风味。  活动一:美术活动《大西
设计意图:前段时间孩子们在餐前集体阅读了《去海洋馆》的故事,孩子们对卜卜在海洋馆遇到的动物都很喜爱,走路摇摇晃晃的企鹅、会顶球的海豚、总是漂来漂去的水母、自由自在游
开放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是灵活的、富有弹性的,教案仅作为教学行动的参考,教师根据教学情景灵活多变地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要为学生创造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可
幼儿园户外家具的设计与室内空间的设计同样重要。幼儿园的户外家具可以依托不同的户外游戏与原始环境做不同的设计与布置,户外家具的设计更多着眼于户外体能锻炼的需要,要多考虑收纳和归整问题。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设计强调与自然相关,户外家具则需要尽量满足幼儿与自然互动的各种需要……  户外游戏越多样,幼儿园户外家具越需要丰富有趣。户外的建构游戏、角色扮演、创作活动都需要户外家具的布置。  户外的娃娃家  娃娃家
近日,我县幼儿园骨干教师缪老师设计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我爸爸》,以同题绘本为载体与线索,抓住一个点、紧扣两条线、贯穿三片情,课堂教学演绎得诗意浓浓、情感味浓浓,让我对幼儿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一、抓住一个点,现实与画面交融出“情感昧”  绘本与一般儿童读物不同——它是用图画和文字同时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缪老师紧紧抓住绘本中爸爸蕴涵深意的动作、直抵心灵的表情这样一个细节作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