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初中生成长的这一时期又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切实加强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可是现在还有许多农村中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不稳定,力量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地的条件落后,使得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农村初中学生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健康美丽的心灵。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不同地域农村学校实际状况存在差异,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定期举办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如《怎样做一个心理健康、合格的农村中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些讲座在师生平等的气氛下,通过大量的事例、故事,以谈话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实现。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促使学生内化的教育方式深受农村中学生的欢迎。
  2.利用活动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课,由专业教师任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填表、讨论、表演、游戏、访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是利用活动课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班主任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采取精心设计故事、事例、小品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明辨是非。也可以举办相关的辩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和责任感的目的。
  3.优化教学过程,深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求教师“绝不把坏心情带进课堂”,教师通过情感、激励、心灵交流等心理渗透方法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能力。新课改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思维动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4.加强班主任工作研討和培训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是最让学生信赖的老师,为此,学校要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和培训。可通过如下方面进行。
  一是组织班主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要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与“心”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二是指导班主任讲究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1.正确引导,对症下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2.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
  5.建设心理咨询室
  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学校专门设立咨询室。平均每周向学生开放5~8小时。在进行咨询室咨询的同时,还开设了心理信箱、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咨询方式,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最方便、最合适的方式与咨询老师取得联系。另外还要建立了完善的心理档案管理系统。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发展
  校园文化对初中学生的表现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调节、熏陶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在学生心理鸿沟上架起桥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
  1.建设育人的外部环境
  在学校文化墙上张贴各类优秀学生的表彰,进行大力宣传;在生活区大道旁建设文化长廊,使之成为学生倾吐心声,发表见解,探讨人生理想、进行学习经验交流的阵地;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和楼梯口悬挂了名人画像,订上了文明礼貌的警示语;教室中布置了国旗、标语、名人名言和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建筑等规范的绿化布局、校园雕塑、宏伟壮观的校门相映成趣,力求使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处场景无时无刻的都能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发挥载体的作用
  通过举办特长生课外兴趣班,充分发挥其特长,用学生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并努力使其自信向其它方面迁延。举办各种有意义的课余活动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个体内心的认识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身修养,培养学生活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3.利用重大节日举办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感情
  三八节举办“给妈妈的一封信”活动;建党节、国庆节、举办“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会;教师节,举办“给老师的一封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吐露了思想,又增强了学生对老师、对母亲、对祖国、对党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树立和巩固最基本的感情,树立健康的心理评价标准。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  写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展现出个人的思想信仰、情感追求、个性风格等,让学生觉得作文其实是释放自我的一个大舞台。写作课上可以采用语言描绘、情景表演、实地考察、录像播放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关注儿童的真实感受,增强品德与生活课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听课和上课的真实感受,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领悟教材编排意图,使活动目标准确可行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应该有明确的活动
期刊
近年来以习总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审时度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科学发展的蓝图,决心带领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是我们的复兴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霸权国家是不希望我们复兴的,他们在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尤其是文化入侵、不战而胜的威力的确不容小觑,它颠覆了苏联,占领了韩国,现在在我们的身边不断漫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的课本中关于爱国的内容被删除殆尽,主张民族灵魂提升的鲁迅遭到封杀,
期刊
2007年通过本县的公开招考我步入了教师队伍,分配以后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我有幸当上了班主任,到今天我已经有8年多的班主任经验,在具体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向其他班主任学习和自己的实践,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班主任的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相一致,与家长的期望相协调,在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在几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
期刊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缺少母亲的关爱,父亲的呵护。这些孩子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新时代产物下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非凡群体数量日益增加,对农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留守儿童中,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留守儿童远
期刊
在高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使我校的办学质量有所提升。2014学年,我们提出了“孝悌大衍,师儿小成”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以武术为主,经典诵读和农耕文化三个版块);并提出“学校改革,评价先行”的管理发展目标。  我们决心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方式,努力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立体、多维评价的转化。2014年3月,在区和街道两级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
期刊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儿童能通过网络、媒体、电视电台等途径,学习或涉及到许多新鲜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理特别强,特别喜欢刺激、新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中,有些是误导学生的,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上外出务工家长很多,留守儿童数量增多,缺乏亲情教育和有效的监督,使学生产生放任、逆反的心理,给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因此,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心
期刊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也就是说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必须以提高教师的个性素质为前提。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个性?教师个性对学生有何影响?怎样培养自己的优良个性呢?  一
期刊
一、扎根“三读”利开展  1.读准字音  诵读的目的就是达到“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文中有许多通假字、生僻字、异读字。诵读时,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只有读准字音后才能读得字正腔圆,才能读懂这些古文、古诗词的大概意思。  2.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因为读好停顿是让理解好古文或古诗词大意的基础。停顿读错了,意思也就错了。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文中的这两句“
期刊
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必要性  1.是适应素质教学的体现  素质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素质教学的需求。传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题海战术”与“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不断的练习习题,对知识点重复反复的背记,加深对学习知识要点的掌握,以此在考试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如此单调、枯燥、乏味学习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滋长厌学的情绪,许多学生考完试就会之间忘记之前的知识点,根本没有掌握所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