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导航让爱心随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hicah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缺少母亲的关爱,父亲的呵护。这些孩子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新时代产物下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非凡群体数量日益增加,对农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留守儿童中,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述对象,受到委屈无处倾述,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
  在我们班留守儿童中,有一个叫晶晶的同学令我印象深刻。这孩子聪明伶俐,接受新知识也比较快,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各方面表現都还不错,称得上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可在晶晶上二年级的时候,她一下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讲不那么认真了,时常开小差,目光呆滞,作业潦草并且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热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喜笑颜开,变得沉默寡言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同学快乐玩耍,而是经常独来独往,参与意识淡漠。
  看到这个孩子的变化,我痛心极了。于是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了她的家人,了解到晶晶的爸爸妈妈在宁夏打工,一年只在春节回家一趟,根本无法顾及对她的照顾。而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还要干农活,还要照看弟弟,所以也无力监护,什么事只能依着孩子。并且他们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她的学习放任不管。并且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因此和孩子很少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动力,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导致她从小就无拘无束,自以为是,高兴就学习,不高兴就尽情玩,成绩始终倒数。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她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她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
  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她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她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她,了解了她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我首先对她进行了家访,通过聊天,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她爷爷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他们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跟她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给她父母打电话,把她在学校的表现跟他们汇报,并跟他们商量对策,告诉他们要多鼓励,少批评。
  2.用爱搭建沟通的桥梁
  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于是,我经常找晶晶聊天,聊天的内容不拘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她的兴趣爱好,消除她的困惑,让她知道我一直在关注她。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她、帮助她。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她的心理需求,使她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她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她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她投以鼓励的目光;当她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她成功的喜悦;当她犯了错误时,等待她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她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她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3.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班级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这个大家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
  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她一起玩耍,如果她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针对她的情况,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想对你说……”,我还“偷偷做了手脚”,私底下跟几个同学说好在班会时对她说一些喜欢他、鼓励他的话。从这以后,她跟这些同学特别亲近,在下课或者活动时,常听到他们叫她。
  经过家长和我以及同学的努力,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还能常常见到她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在操场上还经常能看到她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她开朗的笑声。
  孩子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孩子成功的钥匙,而孩子家长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使我想到高尔基说过的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要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有信心转变这些孩子,我有热心引领所有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阳光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他文献
2016年,桃李满天下的莫振高校长,成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用一生来诠释了对教育的热情,对学子们的关爱,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能像莫校长那样的好老师,毕竟不是很多,特别是现今在农村工作的年轻教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一生呢?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年轻教师不断转行或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吸引。乡村学校教师的缺失,成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那么,如何留
期刊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也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一个坏习惯,也可能贻害一生。下面我就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刚面的浅见同大家交流。  一
期刊
一、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物理在初二年级虽然是一门新学科的开始,但是学期之初就明显能看出几个班的平均水平存在着差异。比如A班的物理平均分一直比B班的明显高,但是A班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育行为不够支持、配合,所以我在上课时对A班的学生总是不停地苦口婆心地说教,对有些“刺头”学生有时还当众批评,但他们仍然屡教不改,我几乎失去了教育的信心,导致我对他们的期望很低。B班同学虽然基础不如A班,但是B班同学对老
期刊
十六年的班主任親身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班集体就像一首诗,一幅多彩的画,像一座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班主任是灵魂,是园丁。作为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要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必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保证对学生教育的真正落实。要全面了解学生,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首先应当搞好家校联系,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加强沟通,深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1.利用家访拉近班主任与家长间的
期刊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幼儿教育是“教育梦”实现的基础,实现“中国梦”须从幼儿教育抓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幼儿教育创新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幼儿语言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期刊
一、绪论  1.本文理论依据(指导思想)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教育的分类目标本质上是以学科能力为核心的,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分支领域。布鲁姆对于老师设计问题有了新的启发,老师可以依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从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地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前三个问题属于初级
期刊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  写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展现出个人的思想信仰、情感追求、个性风格等,让学生觉得作文其实是释放自我的一个大舞台。写作课上可以采用语言描绘、情景表演、实地考察、录像播放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关注儿童的真实感受,增强品德与生活课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听课和上课的真实感受,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领悟教材编排意图,使活动目标准确可行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应该有明确的活动
期刊
近年来以习总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审时度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科学发展的蓝图,决心带领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是我们的复兴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霸权国家是不希望我们复兴的,他们在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尤其是文化入侵、不战而胜的威力的确不容小觑,它颠覆了苏联,占领了韩国,现在在我们的身边不断漫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的课本中关于爱国的内容被删除殆尽,主张民族灵魂提升的鲁迅遭到封杀,
期刊
2007年通过本县的公开招考我步入了教师队伍,分配以后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我有幸当上了班主任,到今天我已经有8年多的班主任经验,在具体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向其他班主任学习和自己的实践,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班主任的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相一致,与家长的期望相协调,在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在几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