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育要发挥人文教育功能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人文精神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应更关注历史人物的奋斗,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人的发展。
  可是,我们翻开现行高中历史课本看看,里面究竟描写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呢?介绍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呢?展示了几个经典的艺术品呢?很少很少,而且大多也只是用来陪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先生痛斥这种现象说:“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论霍去病也只渲染一条情节——‘马踏匈奴’。”可以说现在的历史教育过于重视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普遍运用“以事带人”的叙述方法,而人文教育中的“以人事说理”的独特性被故意或无意忽略了。为了克服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所面临的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不应气馁,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夹缝中求生存”,尽可能发挥高中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开发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除了在从教前所获得的丰富人文知识和形成的人文为本的历史教育观外,还要在从教后,利用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广泛地涉猎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如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感悟,从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二,注意发掘历史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因素。如介绍孔子时,除了对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进行必要的全面讲述外,还可引用《论语》中的记载。例如,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诉孔子,家中马厩曾失火。孔子问家人:“有人受伤吗?”这让学生看到孔子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其话语中不正体现孔子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吗?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可以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品格。教师应该对历史人物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文价值进行挖掘,帮助学生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解读历史人物的人生,寻找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及人生智慧,从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这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在教学中要形成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掘学生潜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不断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有关内容作适当的取舍,预设好课堂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在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如可根据某一章节教学目标、内容及其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片断、电脑多媒体展示来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场景或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历史的体验、想像、感悟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种深厚而高尚的情感,以达到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
  第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人文教育真正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历史学习是一个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到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新世纪以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历史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新课程教学的实施,都极大地开拓了广大师生的视野,大大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
  第五,重视历史和其他学科(如地理、政治)之间的联系。这也有利于紧贴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历史、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关心和感悟,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主竞争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意识,保证其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和谐美,是美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和谐美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美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中
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教师最强调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听说读写”是语文和外语课的四要素。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同样是很重要的四个因素,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听的能力  1.学会听老师讲课  学会听老师上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又要抓住重点,听好要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我常常问自己:“我把怎样的人奉献给未来更加民主的现代化中国?”我也常常把这句话说给我的学生家长听,让他们也这样问问自己。  中国教育确实需要一批乃至一代把教育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饭碗的教育者——尤其是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班主任。他们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焰!  在今天的中国,什么
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如语文这样包罗万象;没有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如语文教学这样风格多元。多彩的教学实践,使语文教学形成了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在这繁花似
相关链接    宁夏:发挥评价监测的矫正与引导作用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工作机制。各级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课改实验工作,制订办法措施,搭建实验工作交流平台,形成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协作,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为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加强制度建设和业务指导。面对新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宁夏结合“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及时制订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执行者,班级各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者,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更应该是班级发展规划的设计者,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生职业规划的导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师生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教室里也不时会有一些意外的小事故发生,比如文中的王老师就被飞来的小竹片打肿了眼角。王老师被气哭了,而受了委屈的学生也是一肚子苦水。小小竹片,打伤了师生关系,班主任该如何处置呢?    那天早饭后,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担任我班数学课的王老师一手捂着左眼,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将书往办公桌上一摔,对我说:“这学生没法教了,太不像话了!你这当班主任的一定要把这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承载着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我市而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强烈呼声,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今年,我市将围绕“读、培、考、建”4个字,扎实开展好“教师培训年”活动。    一、以“读”促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
作文是运用文字符号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常感到没什么东西好写或不知道怎么写才好,有的甚至害怕作文、厌烦作文。所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令教师头痛、学生发憷,但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恰当运用多媒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高口头作文能力    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内部语言。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