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道德意应能力及其培养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意应能力是指个体能对外界事物产生一定的道德态度,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向,并推动个体据此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动力系统,制约着品德发展的进程和水平,有助于增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学校教育应重视道德意应能力的培养,可以从道德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进行。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职业,但也是一种经营。经营可以分为物质性经营与非物质性经营,也可以分为物流经营与服务经营。无论何种,教育具有这类经营的共性特征。
近20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形象的改变,让人看到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但是,一些地方出现的大搞形象工程之风,令人十分担忧。其实,教育工程将大力提升国民素质,进而消除贫
资管新规出台后对居民投资带来一定影响,短期内居民无法随意购买传统高收益的部分理财产品,但也大大减轻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以这种趋势发展,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更加成熟的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21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看待它,如何实施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必
针对公交客流信息采集困难、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网络的可以自动采集公交车车内人数和OD数据的公交客流计数方法,给出了公交客流信息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详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电网企业实现了改革的深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胆的创新,同时还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开展,其中电力营销技术发展非常的显著。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营销技术
政策性银行是我国经济政策推进实行的重要金融机构,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管理工具。自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后,伴随着供给结构的优化,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在考验
转变思路重构话语体系2000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引发全国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何克抗教授曾用路、车,货、人的比喻,形象地概括了
本文针对《新视野》教材词汇量大、信息量丰富、教学难度高等特点,结合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和方法。
信息社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主要挑战是;教师制度权威的式微,知识装配与储存式教学观的瓦解,技术对教育的裹挟与教育对技术的迷拜。然而,在我国当下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