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哪得“乐”和“效” 唯从“动”和“思”中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能否恰当地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便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仅要依据教材,更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前要结合本课的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乐;高效;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32-1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每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我的课堂既快乐又高效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觉得创设情境活动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思考,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切实可行的。
  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范梅里·恩伯尔在20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学习设计”及其十个步骤。他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三个要素:一是给定状态(已知);二是目标状态(求解);三是在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实现转换,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或者方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将如何通过教学实现这种转换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从扶到放,逐渐过渡。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激活学生主体,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引起情绪感染和体验的心理环境,这样,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境之中,才能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中去观察,直接感受内涵于情境中的思想与情感,从而较好地从心理上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说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难度很大,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我们可以通过视频,通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通过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方法多样。下面本人就通过曾经观摩过的一节课——《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谈谈感想。
  这节课老师先播放了佛山的武术文化的一段视频,利用学生熟知的佛山武术文化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达到了快乐课堂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接着老师邀请学生探究传统的武馆,领略传统建筑之美,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文艺——醒狮之险,接着老师更是亲自带领学生体验传统习俗——拜师,掀起高潮,老师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口号铿锵有力,既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让学生动起来,身临其境,我想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义描述,分别针对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分析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双重作用。
  本节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思想的碰撞的火花中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整堂课一气呵成,充满豪情,满满的正能量,学生很投入、很开心,我们听课者也是深受感染。我想这应该是达成了高效课堂的要求了吧!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大量的热点、新点等案例面前,我们不能盲目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能否恰当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便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仅要依据教材,更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前要结合本课的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以下几个注意的问题: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正面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杠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追求有“趣味”,一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过分地讲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或过多地描述一些奸淫烧杀的犯罪情节,就会在学生中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这不仅有悖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而且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
  二是构建生活化的课堂。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高中《思想政治》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倡导生活化课堂。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是突出重點,引入深思。突出教学重点是一节思想政治课的中心任务,政治课教师为突出教学重点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法来加以实现。教师要精选材料、深挖材料,一例到底,有助于整合教学资源,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整个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陶行知先生提出:“好的先生不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能实现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蕴含了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从虚拟到现实、从国内到国际,从自我到他人,从现在到未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合理设问,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积极、互动、动情的课堂氛围中有所收获,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让课堂“快乐”“高效”,教师就必须创设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课上,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自觉地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探究数学知识,运用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趣味化、符号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兴趣;探究知识;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58-2  数学建模是一
摘要:2001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应采用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里,笔者主要探讨的是班级合作学习。本文主要说明班级学习团队的建立、学习团队的监控和学习团队的评价等。  关键词:合作学习;基层堡垒;学习团队;自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05-2  众所周知,自主课堂以合作学习团队为基本学习单位,以“
摘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活泼开朗、擅于交往的外向性格,然而现实中存在着25%的性格内向者。面对这些孩子,谁能停下脚步倾听他们的心声?谁能帮助他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本文直面性格内向这一问题,阐述孩子认可自己内向性格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性格内向幼儿的养育策略。  关键词:内向性格;养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6-
摘 要:目前,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初高中英语阅读在篇幅、语篇结构、长难句、和词汇量上存在很大区别。如何立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做好阅读衔接是高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针对某市初高中“同课异构”的阅读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的衔接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
摘要:本文认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成果将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供高质量的硬件支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更多地张扬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必定蕴含深厚、鲜活的学校文化;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必定浸润着教育服务的烙印;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必定充满融融情意;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必定本真、大气。  关键词:人文精神;文化;教育服务;融融情意;本真;大气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包含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与创造等关键要素。学习好品质必须从小养,用心育:营造气氛,是基础;用对方法,是关键;正确评价,是导航。  关键词:学习品质;核心素养;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15-2  我国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迈向了更高阶段,其中阅读与写作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内容。如何将读与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当下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重要性,探讨了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将读写结合,实施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找寻阅读技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将教学质量管理好了,才能保证学校各项管理的成功运行。这是学校管理者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  关键词:质量;研修;磨课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3-2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我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在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
摘 要:适性教育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适性教育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使学生被禁锢的心灵得到解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思维如一弯溪流自如流淌,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得到充分的激发,使人性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  关键词:适性;物理课堂;三原色;现实;建构;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36
摘要:作为成人,作为幼儿园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各种在成人看来很奇怪的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探索,引导孩子探索。  关键词: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61-2  这是一部真实的记录电影,真实地拍摄了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记录了2到6岁孩子的真实生活。电影主要记录了三个个性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