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淹层测井发展现状与未来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测井工作人员针对水淹层的测井技术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从岩石物理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方法研究到水淹层解释模型研究;从利用测井曲线定性判断水淹层,到定量求取剩余油饱和度、含水率,判断水淹级别;从单井水淹层解释到多井剩余油分布;从二维到三维,甚至是加上时间维的四维解释。上世纪60年代,在大庆油田中区钻检查井时,就开始对水淹层测井进行系统研究。1972年,大庆油田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淹层测井技术研究小组,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各大油田的研究院、石油大学、长江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等,都有从事水淹层测井技术研究和解释工作的专职人员。
  二、国内外的水淹层测井研究
  在国外,为了探明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广泛采用给地层注入同位素活化液或盐水,随时间推移进行两次或多次测井的“测一注一测”技术,从而由多次测得的结果求出剩余油饱和度。同时可用此技术监视油层的枯竭状态及驱油效率。前苏联在水淹物理模拟实验中,同样得出了油层注入淡水后电阻率增大的结论。近几年,美国应用声波全波测井资料来估算储层渗透率已有突破:储层的声波性质与孔隙充填物类型有关,通过它可划分水淹层和油水层界面。
  20多年来,我国测井工作者围绕水驱岩石物理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方法以及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水淹层测井解释方面,各油田先后经历了从定性解释,半定性解释到定量解释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一套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定性判别水淹层、定量求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综合判别水淹级别的解释方法。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水驱油田测井解释主要集中体现在用三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水淹层含水率及水驱采收率两方面。根据三饱和度测井资料,不仅能够确定产层含水率、划分水淹级别,而且还可以确定产层水驱采收率(又称采出程度),评估水驱油田开发效益,为油田增产挖潜提供科学依据。近几年,通过测井系列的改善和新解释方法的研究,初步解决了厚层内划分水淹部位和判断薄层(0.5 m)水淹的难题,建立了注水过程中淡化系数方程n3,以及回注油井产出水或注入水电阻率与原始地层水相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的水淹层解释模型。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与大庆油田还研制出了适用于高含水期测井解释的工作站软件平台START。该平台在建立cif(公共交换格式)标准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动校深、划分薄层有效厚度、计算水淹层参数和判别水淹全过程,从而使水淹层测井解释计算机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水淹层测井新技术
  近年来,中国的C/O能谱测井技术发展很快,年测井达400~500口。大庆、胜利、吉林等油田在C/O能谱测井资料解释中通过对孔隙度、套管、水泥环、地层水矿化度、泥质含量等影响因素的校正,提高了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精度。胜利、河南油田使用中子寿命测井进行了四口井“测一注一测”试验,可求得高精度的剩余油饱和度。江汉油田利用中子寿命“测一吐(产出油、气、水)一测”和“测一堵(化学堵水)一测”资料,可求得膏盐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胜利油田应用引进的储层饱和度测井仪(一种新型碳氧比测井仪器)与深探测电阻率测井仪组合,提高了探测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精度。近年来,人们还研究用长源距声波测井探测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取得了一些新进展∞3,开辟了应用声波测井探测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新领域。赵培华旺3等人开创了用生产测井确定水驱油田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研究,为油田注水方案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大油田还开展了利用油水井注、采剖面测井资料求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研究。该方法可以利用多井点的生产测井资料,结合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此外,中原、大庆、华北、辽河等油田用电缆式地层测试器资料,研究水驱情况下的油藏动态,也见到了好的效果。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现今以常规测井资料为主的水淹层测井方法, 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淹机理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还比较薄弱,有些解释模型和方法还不适应油田特点和水淹层评价的要求。
  (2)解释过程中,过多地依赖经验公式,而忽略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岩性、物性以及电性变化造成的对原有模型的影响。
  (3)大部分油田不能进行薄层、超薄层和细分水4淹级别的解释。
  (4)在套管内大范围地用于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的方法还比较少。
  (5)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宽测井解。释与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加强测井在油气田地质、工程、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6)从单井向多井综合解释和油层描述发展,向工作站图像解释和集成化测井解释发展,以测井为纽带,与地质、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测井资料解释的综合应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国内外水淹层测井解释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在尊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拓宽常规测井在油层水淹监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培华等.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见:水驱油田开发测井’96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李厚裕,谢豪元.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淡水水淹层.油气采收率技术,1994;(1)
  作者简介:
  鲁硕,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就读于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勘查技术工程(测井方向)專业,研究方向:测井技术。
其他文献
虚拟仪器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设计和发展的仪器,它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自动测试、过程控制、仪器设计、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的应用。  1 虚拟仪器的特点和构成  1.1 虚拟仪器的特点。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高效、开放、易用灵活、功能强大、性价比高、可操作性好等明显优点。  1.2 虚拟仪器的构成。虚拟仪
期刊
一、民事再审事由概述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民事再审程序不同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它不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独立于一审二审程序之外的救济程序。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我国再审程序更多地是追求对错误判决的纠错,并认为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在诉讼程序制度上的具体
期刊
一、摩尔定律”与“计算的极限”  人类是否可以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永无止境地提升?传统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有没有极限?对此问题,学者们在进行严密论证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果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无限提高,最终地球上所有的能最将转换为计算的结果一造成熵的降低,这种向低熵方向无限发展的运动被哲学界认为是禁止的,因此,传统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必有上限。而以mM研究中心朗道为代表的理论科学家认为到2l世纪
期刊
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化的产物,它将电子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它的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应该对其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 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表述  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含义就是利用现代的电子技术达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各种相关处理的一种工程形式。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的信息包括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的信息技术。另
期刊
一、微电子技术概念  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上的技术.其主要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藝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的技术。该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如在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手机、电子计算机、医疗器械、移动电视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还有军事方面的武器如卫星通信、原子弹等一系列的武器装备中。  二、微电子的现状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F微电子的发
期刊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课堂教学必须应学生而动,才有可能教得顺手,教得精彩,从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向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体会。  一、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期刊
在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多媒体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实,我根据自己几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及教育时间证明,网络化的教育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下面就是我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
期刊
一、引言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所引发的教育手段、教育观念和模式的革命,使远程教育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碍、教与学的彼此互动进入一个全新教育模式,远程教育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对于依靠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保证教学工作和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建立良好的网络支持系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服务,为实现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素质教
期刊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粘土矿物的成分、组合、含量以及结晶度来研究古气候环境,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分析结果与古生物遗迹、孢粉、氢氧同位素所反应的古气候信息吻合,因而该方法成为古气候研究的又一有效手段。由于粘土矿物分布的广泛性和取样的简易性(存在于地表和近地表),特别是当孢粉或氧同位素比值不可获得的情况下,粘土矿物组合及含量成为主要的气候环境标识。因此,利用粘土矿物研究古气候环
期刊
视觉设计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是对美的形式和规律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它的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同时使受众的多种感觉互相沟通,处于愉悦的状态之中,以达到最终的目的。网络广告的视觉艺术是在特定媒介下接触网络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可以表达设计师情感和和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应从网络广告现象的角度探讨网络广告审美价值,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