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优秀民族文化,学做谦谦君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ho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鉴赏教学目标是古诗词教学得以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古诗词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自身情况、社会发展要求四个维度确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目标:感受优秀民族文化,学做谦谦君子。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君子修养;文学素养;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对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一线教师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搜集到很多有关古诗词教学的辅助资料,但对古诗词鉴赏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总体来说不高。作为高中这个特殊学段,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研究现状
  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关于古诗词鉴赏目标的定位;关于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关于古诗词鉴赏方法的研究;关于古诗词鉴赏内容的研究。
  三、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研究意义
  (一)古诗词自身价值
  古诗词的认知、教育、审美等价值得到了教育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孔子在《论语》中不止一次提到过学诗的重要性。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①,并且肯定了诗歌抒发情感、认识事物、人际交往、疏泄情绪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事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木兽草之名。②宗白华先生肯定了诗歌的审美陶冶的功能:“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③
  (二)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
  以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举例来说。人教版必修有五册,共选入课文有79篇,其中古诗词集中在必修二、三、四中,共22篇(诗14篇,词作8篇),占到接近28%的比例。在人教版选修系列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共48篇,其中有古诗词30篇。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古诗词的比重体现出了它的重要地位。
  四、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依据
  (一)古诗词特点
  我国古诗词,与外国诗歌题材相比,它蕴含了抒情性、高度凝练、表达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等特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特点是中华民族沉淀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感受体悟。
  (二)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古诗词教学的鉴赏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学生自身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矛盾中,这个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古诗词鉴赏目标应使学生通过与先人对话,陶冶性情,追求高尚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社会发展要求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说明大众对传统文化、古诗词学习的强烈需要。而“中国梦”也要求高中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古诗词中彰显的家国情怀、理想追求、高尚道德可以引导高中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内容
  (一)感悟优秀民族文化
  古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热爱祖国、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民族精神。
  (二)学做谦谦君子
  1.浩然正气。通过古诗词鉴赏,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面对挫折,能够直面问题,不断改变。得意时,安详自若,失意时,乐观旷达。
  2.审美素养
  高中古诗词鉴赏应该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加强古诗词诵读,在诵读中体验作品意象和意境,感受美、理解美。
  3.语文素养
  通过古诗词鉴赏,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积累丰富的诗词知识,培养语感,提高高中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目标应该适应高中段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感悟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践行君子品格、修养,提高审美素养、语文素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注释
  ①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72.
  ②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77.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
  参考文献
  [1]王世颖.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张爽.高中古诗词鉴赏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游思源.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4]蒙芳玉.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5]刘玉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4.
  [6]曹加忠.诗味说与中学古诗词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提出了如下的对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用心探索教学新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常听同仁们说“作文难,难作文”“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
【摘要】名著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开展名著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得不到持续,名著阅读时常中断。经过实践和摸索,提问解答式阅读法的开展给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环境,可以让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持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名著颇有实效。  【关键词】名著阅读;合作学习;交流阅读;积极参与;提问;解答  【中图分类号】G623.23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写作教材后,会出现对写作方向不确定,没有写作素材,或是主题思想提炼不出等问题;在批阅作文时,更是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空话连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了生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摘要】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倡导的“诗意语文”,在小语界形成了一派“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教学风格。他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用诗意语文谱写了他独特的诗意人生。  【关键词】诗意语文;王崧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诗意追求的起源  “我有一个语文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事业的存在。”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王崧舟发
【摘要】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的学科,虽说写排在最后一位,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认字、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积累词汇,语言运用是为了提升句子之间的起承转合,这些都能够在写作中发挥极大的作用。福楼拜曾说:“作品应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却无处可见。”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归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没有学会积累写作素材。本
【摘要】文言文,自然有“文”和“言”,而“言”又是“文”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性散文。全篇教学分为2课时5模块来完成“言”和“文”的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劝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红楼梦》中人物的装饰是要与其身份相匹配的。装饰,可分为服饰、头饰、配饰等,也可分为颜色、质地、样式等,但不论从哪个方面都必须符合各人身份地位,符合当时礼仪规范,符合周围人的感官感受。这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是极具价值的。从《红楼梦》中认真品读学习这些,对学生的礼仪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红楼梦》;装饰;礼仪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红楼梦》中我们不
【摘要】学习习惯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更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发展,对其行为的养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习惯注重从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接触知识的初期阶段,教师、家长等在此时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的相关介入,能够帮助他们更为有效地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养成为研究对象,从听、讲、想、看四方面谈学习习惯之养成策略,
【摘要】《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扬森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说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应该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结尾奇峰突起,耐人寻味,非常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因此在本文教学临近结
【摘要】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各方法间没有优劣之分,贵在选择与运用。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对象;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课时、教学条件、班级实际情况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选择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效的选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