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独具匠心”,效果“立竿见影”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业设计,既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得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做到内容分层,有“的”放矢;形式分层,有“章”可循;指导分层,有“法”可依;评价分层,有“效”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体现作业设计的艺术性,才能实现作业设计的真正“愿望”.
  【关键词】独具匠心;内容分层;形式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
  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的“强项”,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各个时段的练习“从不缺席”;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各种练习名目“层出不穷”,再加上家庭作业,让学生头疼不已.学生之所以对作业“讳莫如深”,是因为他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却要跑完同样的赛程,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做到内容分层,有“的”放矢;形式分层,有“章”可循;指导分层,有“法”可依;评价分层,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匠心独运”,才能设计出富有层次性、艺术效果的数学作业,学习效果才能“立竿见影”.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作业分层设计愿景
  有人说数学这门科目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席”的“主角”,是初中阶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的“三剑客”之一,它和语文学科的“头条”地位“牢不可破”,并曾一度抢了语文的风头而“独占鳌头”.[1]不过当下,小学数学在“赢得语文就是赢得高考”的呼声中已经渐渐走下了“神坛”.
  众所周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为了所谓的“成绩”,亦为了所谓的“质量”,教师们绞尽脑汁地从“题山卷海”中搜索,从网络题库中“精选”,基础题、能力题、提高题……各种题型层出不穷,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
  其实,“花样繁多”的作业设计只是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都是在围绕着高考这个“指挥棒”在不断地变化.为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责,这本无可非议,只是教师在过分关注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习的“主角”—学生,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是完全不同的.教师明明知道孩子之间存在着智力、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距,明明知道他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却偏偏要他们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目的地”,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这样的作业设计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面对这样的作业现状,教师要有所思考,有所改变,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区别对待”.与此同时,教师要艺术性地分层设计作业,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让每个孩子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唯有如此,才能助力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孔先生“因材施教”的美好愿望.
  二、设计策略“独具匠心”,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一)作業内容分层—有“的”放矢
  说到数学作业,年级不同,其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学生在低年级时,教材内容简单,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太大;到了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加深,难度提高,学生在智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拉开很大的距离,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不能“墨守成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的差异,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设计.这样,既能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能让学困生“吃得了”,二者兼顾,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运算律”这节内容时,这是中年级数学知识中学生极易混淆的知识点.在上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节内容后,需要设计作业进行巩固练习.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只让他们做几道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一下新授课内容就可以,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就过于简单了,此时教师不妨布置这部分学生自学下一节内容“加法结合律”,并在课堂上先让他们尝试着讲解,教师再补充总结.这样,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交流的兴趣.
  虽说都是同龄的孩子,但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此时此刻,教师不必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焦虑,也不必为了让所有孩子都发出同一种“声音”而着急.你无法改变孩子,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呀!改变自己,并不是说“自己”就必须要有所“变化”,而是改变作业的设计方式,根据孩子知识储备的不同,有目的地设计符合他们实际能力的作业,让每个层面上的孩子都能“吃得好”.
  (二)作业形式分层—有“章”可循
  我们见多了这样的作业形式:要么是布置所有孩子都完成教材某一页的那几道习题,要么就是“千篇一律”的数学题单,或者干脆就是人手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试卷.对于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看到如此作业,自然乐得眉开眼笑,但对于那些基础较薄、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就是最简单的计算,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拦路虎”,不用说是较为全面的试卷了.同时,对于那些“精英”级孩子,只做几道简单的练习题貌似有点“大材小用”,因此,教师不妨在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进行分层,有利于各层面上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面积”这一章节内容之后,需要设计练习题进行巩固.但对于那些基础、能力、智力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孩子来说,即使态度端正地听了一节课,到头来仍然是“一头雾水”.针对此现象,教师不妨就“艺术”一下作业设计:基础最薄的,就布置他们完成最基本的图形面积计算,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中间水平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巩固新授课内容的练习题,但是难度要稍稍降一下;对于那些基础、能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则要在巩固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再设计几道有难度的练习,以此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
  教师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更是不可忽视,但他们就是不想让这种“差异性”正常存在.这当中不排除“应试”和“成绩”的利益在“作祟”,但也不排除教师真的不想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完美主义思想的存在.他们明明知道孩子听不懂,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讲解,明明知道孩子不会做,却非要其“提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劳神费力”.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这种差异,分层设计作业,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收获即可.   (三)作业指导分层—有“法”可依
  曾有人说:“每个人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如果你强行要求孩子去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毫无意义.”[2]只要教师能正确面对、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性,能够静下心来设计作业,相信这样的作业设计,是艺术性的,是灵活的,是具有实效性的;这样的作业设计,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为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都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既然作业分层设计了,那么在指导方面也要跟进,这样作业设计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会有“法”可依,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说明,虽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分层设计了作业,但是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也要进行指导,这样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在学生“山重水复”之际,给予“柳暗花明”的希望.或许有的孩子忘记了计算公式,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或许有的孩子遇到了“瓶颈”问题,需要教师恰当地点拨.教师在指导时,既不能“全盘托出”,也不能“欲言又止”,要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有同样的成就感.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有时候教师虽然重视了作业的分层设计,但是又会忽视作业的分层指导.虽说学生的作业要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的习惯和能力,但是不排除他们在完成作业的“途中”,也会遇到“麻烦”,遇到困惑,需要教师“出手相助”.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救援”,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就会退缩,进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态度,因此,作业的分层指导“不可或缺”.
  (四)作业评价分层—有“效”提升
  作业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層设计貌似是教师没有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其实这正是其“英明”之处.学生会在教师的“艺术”引导下,在这种“因人而异”的氛围中,主动地、有计划地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其间,或许还会遇到困惑,但是有了教师及时的分层指导,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他们的美好愿望还是没有“实现”,他们还有所期待,期待能得到教师中肯的评价,期待小伙伴艳羡的眼神.同样,教师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不能“千人一词”.
  例如,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可以这样鼓励:今天的作业用“完美无缺”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希望这种结果每天都有;对于中间层面的孩子,可以这样激励:从你的作业可以看出这些练习对你来说有点“幼稚”了,你完全可以再尝试一下更高一点的“山”;至于那些处于“高层”的孩子,如果他们也顺利“过关”的话,则可以给予这样的肯定和期待:你的思维总是那么活跃,你的方法总是那么灵活,期待你有新的突破……诸如此类,不尽相同.
  既然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那么除了作业内容和形式方面要有所“差异”,在指导和评价方面也要有所“偏颇”.资质一般的学生,鼓励其继续努力,中间水平的学生,激励其有所提高,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再“推”一把,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所期待,有所追求,有所突破.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教师应该多一些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设计出艺术性的、灵动的作业,让每个层面上的孩子都能学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数学的“百花园”中沐浴花香,在数学的海洋中“游刃有余”,只要作业设计“独具匠心”,教学效果必定“立竿见影”.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美好愿景,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美好初衷.
  【参考文献】
  [1]朱明远.分层教学:其实是一种“无痕教育”[J].教师月刊,2016(2):13.
  [2]陈振兴.再说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途径[J].文理导航,2017(8):34.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突出知识发现,教会学生思考,领悟数学归纳法思想,使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课堂探究中得到真正落实.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探究教学,递推思想  一、基本情况  (一)授课对象  某县市中档生源高一学生,没有学过推理,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是人教版选修2-2第二章第3节内容.  教学目标:
【摘要】作为非师范专业的数学系,我系培养的重点又是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数学教师,由于受到学生层次以及基础设施的约束,我系在培养学生教师技能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就我系采取的基本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师技能训练,教师素养培养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智库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民办高校数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运用在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不定积分第一类换元法的教学案例进行探讨和实践,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讨论式;不定积分;换元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已在各个学科中被广泛引用,但是如何巧妙合理地应用在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数学学科独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数学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的优势,并且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如此广泛应用的今天,“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变得更有实现的可能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自主学习;课堂检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各种优势,正在各学校逐步推行,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困难和阻碍,有的是硬件条件受限,有的是软件条件问题,所以
【摘要】本文探讨了广东省“3 证书”中职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该模式的研究充分揭示了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了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界定了螺旋教学模式的概念,探讨了螺旋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及实践目标,构建了螺旋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高考,螺旋教学模式,数列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重点偏向教师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对小学数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是更加看重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和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选择科学的解题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学生一般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分为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运用与顺向思维相对的逆向思维,要求学生拥有打破思维定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在小学
【摘要】高中数学教材给出了求相关指数R2的公式,并说明了公式的重要意义及应用价值,较全面地解释了线性回归模型精确度的高与低、强与弱,本文从相关指数R2的有关概念和生活案例出发,走进生活实际,根据提供或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借助回归方程,确定方案,算出相关指数R2,判断拟合效果,体现素养导向.  【关键词】相关指数R2,生活案例及应用,核心素养     线性回归模型中的相关指数R2是统计学的重要内容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历经多年,注重人人发展,全面推进高效课堂,促进教育公平等新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体现着人们的被教育需求.有关分层教学,百家争鸣,褒贬不一,但,多在探寻其积极意义.其如何能提高效果,是教育领域持续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数学教学实践出发,由点及面,以小博大,排除教学因素的影响,深入分析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客观原因,从数学学科的“机制”建设出发,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分
【摘要】為了适应逐渐贴近国际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满足其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新教改正如火如荼f 推进.然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农村教育从生源、教学资源到教师队伍等都较为薄弱,其教育改革的脚步较为缓慢,影响了新教改的整体进程.本文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提出几点思考,并提出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思考;实践  自20世纪末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体积教学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合理布设问题情境,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选好时机设疑促思,提供优质的研究空间、优化评价手段,形成优良的研究风气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体积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有效策略  对小学数学体积教学来讲,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发他们自主探究十分重要,其不但是保证小学生学好数学体积知识的基本条件,还是加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