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持续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儿童学会学习,这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但儿童的学习持续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好习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在数学学科方面,我们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呢,我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预习、复习的习惯。
  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那怎样才能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呢?我想除了教师的努力,也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尤其是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看书、去发现问题,让他们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如我们马上就要学习的统计表,家长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调查好一些相关数据。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质疑的习惯。
  孔子云,疑,思之始,学之端,就是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只有让学生多想,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存放着的求知火种,产生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智力。这里的“想”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针对一个问题,不断地追问,至少追问三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完成他们的思考;另一种是学生针对自己出现的不惑,提出他们的疑问,再追究这种疑问的解决方法。比如:常见的教师询问,这道题对吗?不对,那错在哪里呢?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再比如,六年级《比例的应用》,每吨水的单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那么方程为 =。如果这样列方程行吗?为什么?=或=呢?不断的追问或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坚持下去,就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三、阅读的习惯。
  数学只需要思考,不需要阅读,这是一个认知错误。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进行数学学习,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能不能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会读了,理解了,就能思考这个知识系统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了,做题目就轻而易举了。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出现学业落后,没有学生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也就容易了。当然,我们的养成阅读习惯还包括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与课内知识相辅相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得到质的飞跃,数学学习才能持续发展。
  四、自我反思习惯
  “千金难买回头看”,学生也需要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反思能促使人不断进步和提高。习题完成后,检查一下,反思一下,做对了吗?还有其他解法吗?这是现在学生最缺失的一环。其实,只有面对错误,反思错误,才能成长。题目错了,错在哪里,是数字读写错了,是计算过程错了,还是题目理解错了,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改进;数字读写错了,下次要看得更清楚;计算过程错了,下次更仔细,更用心地计算;题目理解错了,我该怎样来阅读理解这一类型题目呢……持续下去,学生的学业就不会存在那些不该错的全错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光是简单的四个方面,应当是多层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作为教师,将好习惯培养的理念及方法告知家长,与家长取得共识后,工作才会开展的很顺利,让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从好习惯的培养起步吧。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其他文献
神经氨酸酶(NA)是禽流感病毒的两种表面糖蛋白之一,属Ⅱ型糖蛋白,是一种糖苷外切酶,具有酶切活性。NA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对于流感病毒本身而言,它可以裂解唾液酸和附近的糖
复习一直是教师最苦恼的事情,复习课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于是,题海战术随处可见!而换回来的却是孩子们的叫苦连天,老师们的疲劳应战!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十几年教学经历中总结的复习策略:  1.复习不等于练习  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是一个阶段性的巩固验收和进一步系统提高的过程。期末复习主要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巩固,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和延伸的过程。 
半滑舌鳎和星斑川鲽是我国北方沿海区市场价值较高的鲆鲽鱼类。半滑舌鳎是属于黄渤海特种鱼类,也是近10年来开发的工厂化养殖名贵鱼类。星斑川鲽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在我国黄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过程中,除了采取必要的防突技术措施外,还要采取必要的防突安全措施.侯甲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局部通风机停运,不能连续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以知识的联系、生活经验、化学史料、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为表现,并决定了高中化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学习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6-01  
摘要:本文分析了演示实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动效用,阐述了能动效用的具体体现,提出了演示实验在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和能动效用三个环节中应用时要遵循的规律,同时提示做好演示实验对促进教学质量的能动效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演示实验 能动效用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7-02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实物、模型、器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教育研究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做出假设或预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共同讨论证据、比较结论以及把自己的结论和科学知识进行比较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观点和新的思维方式,主动地构建、修正或放弃自己原有的认识和解释,从而扩展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涉及到深层次思维过
摘要: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教育进行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老师教好语文和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情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尊重学生在个性、智力、兴趣、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发展,让新课程成为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过去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一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二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消极、沉重;三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得像机器人、木偶;四失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