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理念,更是信念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试车报告,但我却不打算写关于试车的事情,理由是什么?你看完就会明白。
  
  公司的同事们听到我要来试理念S1,大多数,不,该说是全部的人都这样问我:那车有什么好试的,不就是思迪嘛?
  是啊,S1的确是采用过去本田思迪平台而生的产品,但说来刚好,我偏偏就没试过思迪,因此,让我来试S1是显得多么的恰当与合适。于是乎搭上了飞机,我飞到了海南三亚,在清明节的假期里。
  是的,你没有看错,厂家安排的试车就是在清明假期,虽然我直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这个安排的缘由,但我也只能跟我的列祖列宗说声抱歉,因为我有工作要做,所以不能回去看看他们,下次肯定加倍奉还。
  不过虽然牺牲了假期,但我并不怪广本这样的安排,因为第一:祭祖的路途实在是遥远又艰辛,给我个正当理由告假,说起来我还有点小小的开心;第二:理念是中国第一个"合资自主品牌",而S1则是它们推出的第一款作品,能参与这样肯定能在历史上被记上一笔的活动,说实在我还有点荣幸。
  从广本宣布理念品牌建立到正式推出S1,其实已经过了有近3年的时间,很多人看到S1与思迪的相似程度之后,大多数认为不应该用3年的时间才做出这样一部车来。你可以大骂广本没有诚意,怎么会拿已经淘汰的本田产品换上Logo做点小修改后就推出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车款。但我必须说,跟设计这部车比较起来,有更多的时间,理念是在寻找自己的品牌定位,广本用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在寻找市场上缺少的是什么?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最后才推出S1这样一款作品。
  S1会成功吗?我想先问你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只是要车卖的好,那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试驾过S1之后,我特地去弄了辆思迪来开开,两者间还真的没有太多分别。平庸的加速跟思迪差不多,宽敞的乘坐空间跟思迪差不多,那个很舒服的椅子也跟思迪差不多,整体的实用性也跟思迪差不多(除了后座不能分离放倒之外)。那既然S1都跟思迪差不多,对照过去思迪的销售成绩,售价不到7万元的S1会卖不好吗?我想很难。
  一定会有人说,思迪是挂上本田品牌,S1是理念品牌,两者间怎么会一样?
  学过企业经营的都知道,品牌价值的建立是最困难的,要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接受一个新品牌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理念目前是跟本田在同一个展点里贩售,与其把理念当成一个新品牌,它给消费者的感受更像是本田的副品牌。这样的操作手法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是有效也是必须的,这是我很称赞理念(或者说广本)的地方。
  严格说起来,S1只是理念试试市场反应的一款产品,虽然直接沿用了思迪的架构进行修改,但相对拥有了绝佳的产品成熟度,对于日后的产品口碑与维修保养费用都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很多人不耻广本这种作法,认为拿旧产品来继续营利是相当没有诚意的,但从经营者的角度看,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也是风险最小的方式;而以消费者的角度看,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一款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产品,何乐而不为?要知道很多你花大笔钱买到的进口货,实际上都是Made In China,只不过坐个飞机搭个船运到了国外,用上了进口品牌的包装之后再送回国内,身价马上就翻涨好几倍。
  为什么可以这样?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品牌价值。而广本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品牌价值,它大可跟其他自主品牌一样,推出真正属于自己设计的车款,然后再被消费者跟媒体批评到不行,最后即便做出了真正的好车,也不会有人愿意买单。
  广本的作法是先建立口碑,同时并得到实际的营收后,再来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要知道许多坚持自己道路、做出与市场需求唱反调的品牌,现在不是已经消失就是惨淡经营,如阿尔法.罗密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求创造营利,才有能力追求理想,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你不看保时捷都出了SUV、Aston Martin还有4门的、就连Land Rover都要出前驱!这在过去根本是你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看来我好像一直在帮广本说话,但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我认为S1这一部车要担负的责任除了实际销售数字之外还多了太多,它要扛的不只有销售量,还得用理念这个品牌,把广本这个企业推进到二、三线城市里。至于为什么我不打算写试驾心得,因为这车真的跟思迪没什么两样,而在拿到这本书的同时,相信网络上也已经出现了一大堆关于S1的试驾报告。就算你没上网,你也可以翻翻过去的书看看思迪的评价,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S1少了点思迪的运动感,更偏向舒适性一些。
  我真正要说的是那些网络媒体不会告诉你的事情,也就是理念这个品牌的意义,不要说理念甚至自主品牌都只会靠着抄袭跟模仿,要知道以前被世界媒体骂到烂的韩国车就是靠抄袭起家,但Hyundai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三大车厂,推出的车款也有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还好几次得了奖,
   理念就跟过去的韩国车一样,开始之路总是崎岖又漫长,对于我们来说,理念它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信念,一种中国人必须坚持下去的信念。
  
  总评表
  性能表现★★★
  1.5升i-VTEC发动机与5速自排变速箱的搭配相当成熟,也是这个级距最具科技性的组合,加速表现已经足敷日常使用。
  
  操控乐趣★★★
  比思迪更偏重舒适性的调校让操控性大打折扣,轮胎抓地性也不足,但车头精准度依旧保有本田风格。
  
  乘坐感受★★★☆
  舒适取向的悬挂,搭配泡绵极为厚实的座椅,乘坐感受出色,或许是这个级距最舒服的,唯独高速稳定性稍差一些。
  
  主被动安全★★★☆
  本田引以为傲的GON车体,搭配双安全气囊与ABS、防护头枕等,以这个级距的标准来看已经有80分。
  
  设备及造工★★★
  把方向盘Logo遮住,基本上这就是一部本田的思迪,本田的做工不需多说,设备方面已经符合最基本的需要。
  
  空间★★★★
  承袭了与思迪相同的出色空间,宽敞程度比起同级车就像不同世界,不论是头部或腿部都能获得完全放松。
  
  总评★★★
  
  同事问我,跟思迪有什么不同吗?我笑着说没有,开起来差不多。事实也是如此,虽然日本工程师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们针对S1做了许多专属于中国市场的调校,但所有媒体都认为两者间真的没有差别,只是S1更往舒适性靠拢一些,但那更多是因为米其林配胎的缘故。不管怎么说,对于开发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来说,S1确实是很适合的产品。
  
  规格表
  ●引擎型式~直列4缸·容积~1497cc·压缩比~10.0-- ·最大功率~77kW/5800rpm·最大扭矩~135Nm/4800rpm ●驱动方式前置引擎前轮驱动 ●变速箱型式~5AT ●制动前~通风碟·后~鼓●悬挂前~麦佛逊·后~扭力梁 ●轮胎/轮圈轮圈~15英寸·轮胎~前/后185/60R15 ●性能0~100km/h加速~—(官方)·最高车速~—·耗油量~— ●车身/其他长×宽×高~4420×1690×1495mm·轴距~2450mm·车重~—·油箱容量~42L·车价~—
  
  时间:2011年4月4日
  地点:海南三亚
  天气:晴
  路况:城市道路
其他文献
如果你有十三四萬左右的预算,会选一台怎样的轿车呢?月月销量四万向上的轩逸、朗逸?全球口碑爆炸的卡罗拉,思域?还是神车光环依旧的速腾、宝来?其实吧,如今到不妨去看看即将上市的星瑞。  今年北京车展上,吉利高调发布了基于CMA架构打造的星瑞,不仅为其冠以“家轿颠覆者”的名号,还用四大宣言立下了誓要颠覆家轿标准的flag。只不过能否颠覆成功,还是要看星瑞自身的硬实力如何。 20万内唯一的全系2.0T  
期刊
能造出一辆“好开”的纯电轿车,不容易  无论对于纯电轿车还是SUV来说,车重问题一直是影响动态表现的一大重要因素,“体重”2.2吨的小鹏P7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小鹏汽车并不想蒙混过关,它们挖来了保时捷调校团队,携手攻克难题,从而将P7的整体动态表现打造的可圈可点。  很多人在试驾电动车时,最想干的事情无非就是把“电门”踹到底,体验一下推背和眩晕感,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当我们把小鹏P7从静止状
期刊
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喊出“全面回归母品牌”的东风雪铁龙,在北京车展上集中展示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  虽然这次车展上东风雪铁龙没有发布新车,但展台并未因此失色,惊艳巴黎的“悬浮式透明胶囊”雪铁龙19_19概念车以及天逸 C5 Aircross PHEV领衔的天逸家族系列等8款车型悉数亮相,展现出雪铁龙百年品牌的强大气势和独特魅力,透过北京车展,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全面焕新的东风雪铁龙。车界UFO,
期刊
9月20日,东风本田再次带来全新车型——享域锐·混动。13.99万元的起售价格,进一步降低了东风本田混动系列的价格门槛,也扩大其混动技术的辐射范围。作为一个全新的车型,很多消费者对该车的实际表现十分期待,近日,我们对该车进行了零距离体验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本田车这么诱人。 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乘坐体验  在很多人眼里,A级车=空间小,但在试驾享域锐·混动之后我真心没感觉出来。虽然享域锐·混动是一台
期刊
在全球电动化背景下,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给予了电动车前所未有的热情,本田也不例外。在北京车展上,本田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动化”的独到见解。全力加速电气化  本田宗一郎,作为首位登上美国汽车名人堂的日本人,设立一百多年的荷利奖唯二获奖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将本田从一个摩托车修理厂发展为世界最大摩托车制造商、内燃机供应商和顶尖汽车生产企业。  即使过去几十年光景,仍有不少人未停止对本田宗一郎
期刊
偶有的四驱车型要么是出现在高配车型上,要么其设计的目标也是在冰雪路面、泥泞路面等低附着力路况、车轮打滑时,四驱系统介入并且帮助行驶。而威兰达上市推出了12款车型,其中4款都是四驱车型,关键是这四款车型竟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四驱系统。  从预售阶段到正式上市,威兰达的四驱车型订单占比竟然达到了40%,相比前驱,四驱系统意味着成本更高,车身更重,油耗相对也要高一些,被café排放政策卡到扭曲却还依然推出
期刊
前些日子,搭载「e-创驰蓝天X发动机」的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和CX-30正式上市,长安马自达也再度成为了媒体和网友的聚光中心。而在刚刚开幕的第十六届北京车展上,长安马自达更是限量发布了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的百年纪念版车型,其也以独特的视觉设计标识,致敬着这家百年汽车品牌的深厚造车底蕴与极致匠心精神。研发压燃点火技术的初衷是为了驾乘愉悦  在绝大部分人的眼中,马自达是一个追求技术到有些近
期刊
凯美瑞VS K5  凯美瑞向来以舒适、舒心、规矩的造型与空间示人,多年来一直稳守这一级别的自家特色;全新的起亚K5则另辟方向,以运动化的手法包装使现代感强烈。    先说设计取向,丰田向来都来不太走个性路线,尤其是四门三厢这类销路广的车型,丰田一直都是保守应对,它的主旨就是尽力满足最广大用家最世俗的用车需求,易开、舒适、空间宽敞、造型大方、配备齐全有豪华感,也让人觉得面子够,在车辆调校取向上,也做
期刊
卡罗拉VS福瑞迪    福瑞迪和卡罗拉所在的A级是国内对手最多也竞争最为激烈,可以说是一个谁也不能放弃也不敢放弃的战场,稍稍一点细微的差距就有可能差之千里,那么作为后起之秀的福瑞迪能否赶超世界之车的卡罗拉呢?答案早已揭晓。    韩系车之前的设计路线都是以模仿为主走中庸之道,而从2010年开始韩系车似乎跟设计死磕上了,每款新产品都走上新锐动感之路,这样的结果就是福瑞迪虽然是从赛拉图延续而来,但两者
期刊
LS600hL VS 雅科仕  日系车在豪华领域已经耕耘了数十载,其突出代表产品为雷克萨斯,品牌的核心价值:“矢志不渝,追求完美”写照了日本人在豪华车之路上前仆后继的精神。而韩国车厂在豪华领域才刚刚入门,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去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    带有油电混合系统的LS600hL,可以说代表着日本汽车工业的最高成就。我们这次也并不讨论那套全球独步的V8大排量引擎Hybrid系统,单就这辆日系顶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