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搭载「e-创驰蓝天X发动机」的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和CX-30正式上市,长安马自达也再度成为了媒体和网友的聚光中心。而在刚刚开幕的第十六届北京车展上,长安马自达更是限量发布了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的百年纪念版车型,其也以独特的视觉设计标识,致敬着这家百年汽车品牌的深厚造车底蕴与极致匠心精神。

研发压燃点火技术的初衷是为了驾乘愉悦


  在绝大部分人的眼中,马自达是一个追求技术到有些近乎于偏执的品牌,“技术永远是革新”这句口号,也几乎贯穿了马自达的百年发展历程。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马自达不仅啃下了被欧洲人放弃的转子发动机,迎来了自己企史上的首次辉煌,如今又啃下了在汽油机上实现压燃点火这一技术难题,量产了全球首款汽油压燃发动机——e-创驰蓝天X发动机。
  只不过,在小排量涡轮当道的今天,马自达为何要花费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去攻坚自吸发动机的技术难题呢,这是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的事情。
  明明可以靠颜值,然后向主流妥协,加上一个小排量涡轮就可以赢取更多的青睐,却偏偏要靠实力,钻进了一个偏离主流方向且难度颇高的技术路线,为此付远洪(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这就是马自达的坚持。





  那么马自达到底在坚持什么?又为何要坚持?及川尚人(长安马自达汽车市场销售副总裁兼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告诉《汽车周刊》,其实就是四个字——驾乘愉悦。
  同时他还强调到,现阶段要充分体验马自达的驾乘愉悦,就“必须要利用压燃点火技术”,因为“e-创驰蓝天X发动机兼具了汽油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的行驶舒适性以及柴油发动机省油、扭矩强劲的双重优势,这也是马自达研发压燃点火技术的初衷。”

用价值让马粉感受压燃发动机的魅力


  如何让用户在遍地涡轮的市场中感知压燃发动机的魅力,是长安马自达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付远洪认为,“首先要抓住忠实的马粉,让他们感受到技术的先进性和引领性。”所以这其中的第一步,长安马自达选择通过简单直白的诚意定价来抓住马粉的心。







  据了解,搭载e-创驰蓝天X发动机的压燃版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和CX-30的市场指导价虽然高出普通版车型2.1万左右,但是放眼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国的这份加价却是全球最低的,这是因为马自达“希望把最大化的价值带给中国客户”。
  譬如马自达品牌的老车主可以享受最高15000元的置换补贴,如此换算下来,仅需多付6000元就可以享受压燃发动机的魅力,实为全球最低。又譬如推出了36期0利率的金融政策,日供大约仅需40元左右,让马粉可以更快更轻松的体验压燃版车型的驾乘乐趣。
  有了价格这块敲门砖,长安马自达的第二步便是其一直在坚持的粉丝营销。付远洪希望可以借此进一步强化价值的传递,将压燃发动机的駕乘愉悦传递给粉丝,让更多的粉丝有所了解。

只要抓住粉丝就会抓住未来


  这个地球上最著名的马粉,应该就是前《TOPGEAR》主持人,著名车评人“大猩猩”克拉克森了。他曾这样评价道:“任何能在路上跑的东西,都没法像马自达MX-5一样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我给它五星评价的唯一原因是,我没法给它十四星!”







  “网上一直流传一句话,一日马自达,终身马自达”,当我们谈到马粉的时候,付远洪笑着说道。在他看来,马粉之所以会成为马粉,是因为在深刻体验了马自达的产品之后,享受到了马自达带来的驾乘乐趣,认可了马自达的品牌价值。





  马自达显然不想造一些平淡无奇的汽车,所以它更喜欢带着叛逆去不断打破陈规壁垒,尝试颠覆主流思维,并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马自达的体量规模虽然不如大众、丰田等等,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也的的确确拥有一大波忠实的粉丝。



  付远洪告诉《汽车周刊》,长安马自达必须抓住这些忠实的马粉。
  “想要提升我们品牌的价值,就一定要通过马粉们的力量提升”,及川尚人表示长安马自达首先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粉丝营销,并且通过系统性的数字营销平台,从粉丝关怀到整个售后服务都做到更加极致。其次是通过拓圈将长安马自达的品质价值传递给粉丝以及更多的用户。
  关于拓圈的好消息是,随着两款次世代车型的投放,长安马自达的用户群体如今不仅更加年轻化,也开始向后延伸,不少35-40岁甚至50岁的用户都开始选择长安马自达,这说明长安马自达在粉丝拓圈层面上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大江健三郎曾在《广岛札记》中这样写道:“在广岛实在有太多有耐性的人们,而且不是一般的忍耐性……”生于广岛的马自达其实也是如此。明知道有些事情只要妥协,就能迅速获得更好的结果,却依然耐着性子埋着头,努力朝着理想的方向奔跑,这就叫一约既定,万山无阻。為了那份早已笃定的初心,即便永世负重逆行也不后悔,这样的马自达的确值得我们敬佩。
  努力也会有所收获,今年4-8月份,长安马自达就取得了销量同比增长25%的好成绩,其中两款次世代车型也都在朝着各自的预期目标迈进。对于一个小体量且不走寻常路的品牌来说,能够在疫情后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难能可贵。
  随着压燃版本车型的上市,未来一段时间内,长安马自达无疑将成为网络热度的贡献者。虽然其中有好有坏,但不可否认这将有助于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了解这个个性独立的品牌,继而有希望认同它的品牌理念与价值。毕竟在网络时代,只要不被遗忘,一切便皆有可能。
其他文献
“新伊兰特、新机遇、新挑战”,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杜君保的三个“关键词”,道出了第七代伊兰特在北京现代“HSMART+”技术品牌战略推进中所担当的重任。“第七代伊兰特不仅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对创新的致敬”,它在外观设计、车内空间以及动力、操控、安全性和轻量化等方面的革新性改变,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A级车新的需求,也必将为细分市场树立新的标准。破界设计 运动气息呼之欲出  第七代伊兰特前卫、犀利、出
期刊
在中国市场渐入佳境的林肯品牌,基于对豪华内涵的独到见解和本土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正式发布全新品牌主张——“豪华 自有其道”,充分体现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豪华汽车市场中特立独行、坚持为客户打造美式豪华体验的美好愿景。  同时,林肯还积极与车主和消费者沟通,通过推出更多优秀产品、持续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贴合各细分市场目标受众瞬息万变的购车需求:全新林肯冒险家推出首款限量版车型——黑骑
期刊
一張与众不同的谍照,打破了人们对长城多年的呆板影响,吊足了胃口。面向全网公开征名,公开将命名权交给用户,再次激起网友们的线上狂欢。从定名“大狗”到“红狗,蓝狗……”,“哈士奇版,马犬版……”,车型名字,颜色名字,配置名,对一台新车来说,几乎所有重要的称呼,就这么“狗”上了。  有人说是莽撞草率,也有人说是别有用心。  这跟我们习以为常的汽车圈的高大上截然不同,甚至让诺兰来导演这台车的上市,他也未必
期刊
与一年前带着PPT展示未来规划,并提出要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相比,今年,华为展现出了更加清晰的汽车业务布局逻辑。一年前提出的计划,目前看来已经卓有成效。深度融入汽车业  关于华为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很多人都是在今年比亚迪汽车与华为麒麟芯片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才知道。但是事实上,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华为针对汽车推出了车载通信模块ME909T,正式开始进军车联网。 
期刊
如果你有十三四萬左右的预算,会选一台怎样的轿车呢?月月销量四万向上的轩逸、朗逸?全球口碑爆炸的卡罗拉,思域?还是神车光环依旧的速腾、宝来?其实吧,如今到不妨去看看即将上市的星瑞。  今年北京车展上,吉利高调发布了基于CMA架构打造的星瑞,不仅为其冠以“家轿颠覆者”的名号,还用四大宣言立下了誓要颠覆家轿标准的flag。只不过能否颠覆成功,还是要看星瑞自身的硬实力如何。 20万内唯一的全系2.0T  
期刊
能造出一辆“好开”的纯电轿车,不容易  无论对于纯电轿车还是SUV来说,车重问题一直是影响动态表现的一大重要因素,“体重”2.2吨的小鹏P7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小鹏汽车并不想蒙混过关,它们挖来了保时捷调校团队,携手攻克难题,从而将P7的整体动态表现打造的可圈可点。  很多人在试驾电动车时,最想干的事情无非就是把“电门”踹到底,体验一下推背和眩晕感,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当我们把小鹏P7从静止状
期刊
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喊出“全面回归母品牌”的东风雪铁龙,在北京车展上集中展示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  虽然这次车展上东风雪铁龙没有发布新车,但展台并未因此失色,惊艳巴黎的“悬浮式透明胶囊”雪铁龙19_19概念车以及天逸 C5 Aircross PHEV领衔的天逸家族系列等8款车型悉数亮相,展现出雪铁龙百年品牌的强大气势和独特魅力,透过北京车展,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全面焕新的东风雪铁龙。车界UFO,
期刊
9月20日,东风本田再次带来全新车型——享域锐·混动。13.99万元的起售价格,进一步降低了东风本田混动系列的价格门槛,也扩大其混动技术的辐射范围。作为一个全新的车型,很多消费者对该车的实际表现十分期待,近日,我们对该车进行了零距离体验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本田车这么诱人。 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乘坐体验  在很多人眼里,A级车=空间小,但在试驾享域锐·混动之后我真心没感觉出来。虽然享域锐·混动是一台
期刊
在全球电动化背景下,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给予了电动车前所未有的热情,本田也不例外。在北京车展上,本田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动化”的独到见解。全力加速电气化  本田宗一郎,作为首位登上美国汽车名人堂的日本人,设立一百多年的荷利奖唯二获奖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将本田从一个摩托车修理厂发展为世界最大摩托车制造商、内燃机供应商和顶尖汽车生产企业。  即使过去几十年光景,仍有不少人未停止对本田宗一郎
期刊
偶有的四驱车型要么是出现在高配车型上,要么其设计的目标也是在冰雪路面、泥泞路面等低附着力路况、车轮打滑时,四驱系统介入并且帮助行驶。而威兰达上市推出了12款车型,其中4款都是四驱车型,关键是这四款车型竟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四驱系统。  从预售阶段到正式上市,威兰达的四驱车型订单占比竟然达到了40%,相比前驱,四驱系统意味着成本更高,车身更重,油耗相对也要高一些,被café排放政策卡到扭曲却还依然推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