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要把握五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有两个维度——高产与低耗。创造生成要有空间,体验展示要有情境,目标定位找准核心,问题设置体现价值,拓展延伸回归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创造生成要信心
   语文高效课堂尤其不能“强加”,如果教师总想把预设的教学内容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生成”,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那就会无形中缩小课堂空间,使知识内容达成受制。
   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兰芝被休离开夫家时,不是一般妇女惯有的表现“一哭二闹三上吊”,却是对自己进行一番精心的打扮;读书贵在感悟,从这段刻意烘托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请用一句简要的话来概括。结果让笔者很意外,学生在利用不到五分钟的阅读与思考后,每个人都写出了一句格言般的感悟:
   ——跌倒了也要爬起来笑着哭。命运再不济也要爱自己,也要活得有尊严。即使全世界的灯都灭了,也要相信坚强便有光亮。女人如花,即使不能美丽绽放,也要学会优雅凋零……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这不是预设的教学内容,却彰显了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办法。
   二、体验展示要放心
   语文高效课堂要拒绝“包办”,教师用“灌输”的方式取代学生的探究过程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碰撞,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能力素质养成受制。
   有教师教学《迢迢牵牛星》,耗费大量的时间疏理每一词每一句。显然,这种“教师直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会让学生感到吃力和乏味的。文学评论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请同学们品读本诗并思考,哪些词句份量很重?重在哪里?用任务驱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是另一番灵动的情景。
   三、问题设置要用心
   课堂提问环节中,问题是多元的,因此问题的价值有时就决定课堂的效率。
   有教师在《迢迢牵牛星》教学导入中就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请你谈谈这个故事。结果学生极为活跃,最终用时7分钟。在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中,可能对“牛郞织女”的故事了解有差别,但肯定是大同小异,因此这7分钟用教师的一句话就可以代替:“牛郎织女的故事流芳千古。”
   也是在这个课堂上,有教师设置了另一个问题:“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一次,他们该不该坚守在一起?学生纷纷表达观点,形成正反双方激烈辩论,用时12分钟。这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活动,假如认为牛郎织女不该在一起,那岂不是消解了“牛郎织女”爱情的经典性?
   高效课堂鼓励问题探究,但一定要用心思考你设置每个问题的用心何在:是关注学情的必需,还是理解文本的必要?关注问题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
   四、目标定位要准心
   在《迢迢牵牛星》教学中,有教师设置一个探究问题: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与悲凉。我们怎么理解?教师引出了顾城的《远和近》和泰戈尔《鱼和飞鸟的故事》,大谈“远和近”的哲学命题。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不准确的。该解决的问题是:造成“咫尺天涯”悲剧的原因是横亘在牛郎织女面前的这条河,那这条“河”喻指什么?在天上,这条“河”喻指的是以“王母娘娘”为化身的封建家长制;在人间,“一河之隔”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写照。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深刻主旨,是教学的重心所在。
   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因此围绕核心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
   五、拓展延伸要靶心
   拓展延伸是课堂的必要环节,能扩充课堂空间和内容容量。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但在许多课堂中,出现很多无效的拓展。
   在《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拓展设计:让学生讨论“我为何而活着”。“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哲学的终极命题,需要学生用一生去体验和思考。这样的拓展交流意义寥寥。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罗素的三种人生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所以我们的拓展应该触及教学核心,当有学生表达出“要有博大胸怀,为人类尽其所能 ,当感觉个人力量微小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找到感情的寄托”这样的感悟时,我们就能感觉到这样的拓展是有效且是必要的。
   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拓展延伸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靶心”而展开延伸。
  
   陆铭中,教师,现居广西来宾。
其他文献
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教学注定要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一席地。虽然我们二年级的写作学段目标定为“写话”,但作为低段教师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重视写作教学了。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
现在师生经常说,“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
你不能叫我屠夫  当年,只杀了三天猪  受不了嗷嗷的叫声  还有那一脚盆的血  后来,我学杀牛  布蒙着牛眼,用锤子  往脑壳上一砸  牛哼一声,就跪了  现在,当然更文明  改用电击  抽搐几下就倒了  所以你不能叫我屠夫  我们的活儿  不见流泪,也不见流血  拟声词  老父这几年喜欢在电话里  频繁使用拟声词  “隔壁的老貴八十二  前一天还在小诊所挂针  第二天,嚓的一声,就走了  老根得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单一的为了应付考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汉语趣味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未来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一、汉字趣味故事和字音字形教学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当中的要求,将汉字的读写和认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传统的
随着近几年高考的改革,语文科在命题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尤其诗歌的考查形式更是来了一个新的突破。九十年代语文高考诗歌是以客观题形式出现,21世纪以来则以主观题为主,难度加大了。从整体上看,08年高考广东语文《考试说明》以及具体的各份试题分析得出,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主要内容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高考考查的是古典诗歌,作为现当代的学生解读古代诗人的诗词,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我
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礼仪道德、继承前人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让他们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呢?音乐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音乐之美,人皆爱赏,例如孔子,人们总是把他想象成一个不苟言笑,终日
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分析者大都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而我却认为,项羽放走刘邦正是他智仁义勇的表现。  项羽当时要完成的是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的登门谢罪,项羽最终放弃了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
前言:语文这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是一种基础性学科,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分析和解读课文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初中语文在教学当中方法体现出一定的弊端,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出发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对语文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幸福教育密切相关。专业成长起来的教师总能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感悟,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一、民主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方润土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墨守成规或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激励思考,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应
仲诗文,70后,四川省苍溪人,现居惠州。诗歌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等选本。  奔跑  是春天,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开成了亮晶晶的星星  是春天,催促着树木尽快长出迎接王的眼神  勤劳的人,把河水运到山上,请你们继续勤劳下去  善良的人,把赶路人请到家中,请你们继续善良下去  昧着良心数钱的人,请你们不要在春天发出响声  是春天,让好人更好,让坏人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