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中医帮您支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哮喘在临床上被视为一种治愈难度极高的疾病。部分哮喘患者通过中医治疗手段有效控制了哮喘病情,并降低复发率。那么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有哪些神奇疗方可以帮助治疗哮喘呢?
  中医在哮喘治疗时,会结合导致哮喘发作的因素与患者外在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中医认为,哮喘患者的脾、肺、肾三处脏器存在不足,容易导致痰液停留在肺部,从而形成伏痰,也就是那些隐藏部位很深且较为顽固的痰液。

口服中草药方治疗哮喘


  (一)葶苈子大枣
  将30~60克的大枣以及同等分量的葶苈子和生白术以及9克的炙马蔸铃混合,再加入12克肾气丸及9克生甘草,用水煎服一剂汤药,分为两次,分别在早晚于温热状态服下。葶苈子大枣化解郁痰和疏通气道的作用,适合于各种不同症状及类型的哮喘患者。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药方上进行加减修正,如患者的舌苔颜色较红,属于阴虚者,则可以加入15克的南沙参。
  (二)半夏丹参
  半夏丹参主要针对的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药方当中的药材包括半夏6~15克、丹参10~30克、五灵脂9~15克、炙麻黄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藶子6~18克、苏子6~12克。将这些药材混合在一起,用水煎为一剂汤药,同样分为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此中药方一周即视作一疗程。一疗程结束时后需停药1~2天,再开始下一疗程。此药方适合于喉咙中有痰鸣音的患者,及受哮喘病情影响存在呼吸急促、胸闷、舌质暗、脉细涩等症状的患者。
  (三)固本治喘汤
  固本治喘汤也主要针对的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起到补肾纳气、降逆消痰的作用。固本治喘汤的制作需要先简单进行一些材料处理,将蛤蚧去除头足,然后煎海浮石、生龙草及钟乳石,最后将主要的药材加入进去,包括淡豆豉、广地龙、紫菀、皂角、制南星、细辛、炙麻黄、甘草等。此种汤药需要用水煎服后分为三次服用,煎服一次为一剂,每42剂为一个疗程。
  (四)截喘汤
  喘汤当中的主要药材包括老鹳草、碧桃干、佛耳草,这四味药各取15克,再加入姜半夏、旋覆花、全瓜及防风,各10克,最后再加入6克的五味子,将这些药材用水煎服,每日早晚均需要各煎服一剂汤药服下。热喘患者则可以在此基础药材当中加入15克的石膏、10克的知母以及10克的黄芩,而属于寒喘的患者,则可在其中加入9克炮附片和3克肉桂。

中药敷贴法治疗哮喘


  当前中药穴位贴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通常会选择温补性较好的中药材,譬如麻黄、白芥子、甘遂、肉桂、乳香、没药等等,将这些药材研制成粉末,然后用生姜汁或者是蜂蜜进行调和,最后使其形成膏状,或捏成丸状,借助于胶布将这些药材贴在特定的穴位,起到治疗效果。冬病夏治消喘膏中应用到的主要中药材包括炙白芥子及延胡各21克,细辛和甘遂各12克,将这4味药材研成细末状加入生姜汁,调制成膏药。临床比较推荐的中药贴敷穴位为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定喘、大椎、足三里等。

自血穴位注射法


  这种治疗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先抽取自身约两毫升的静脉血,然后进行穴位注射。临床会根据患者的疾病不同而选择特定的注射穴位,此类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过敏性疾病患者,譬如哮喘患者以及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研究表明,此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
  哮喘患者的病情发作是较为突然的,如果发作时未能及时控制导致病情加重,很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应求助于专业的医生,不要在家中自行治疗,否则有可能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医院)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在小学阶段,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必须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但由于此时的小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认知水平较低,对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以笔者所在区
部分老年人由于腿脚不好,会跌倒导致骨折。老年人跌倒后的骨折处置和护理方式需要格外注意。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跌倒骨折的处置方式、护理方式以及老年患者在治疗骨折期间需要注意的护理事项。老年人骨折的处置方式  老年群体摔倒后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大,但是有些骨折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脊椎骨折以及股骨颈相嵌性骨折等。如果处理不恰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还会造成患者截瘫。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挪动或搀扶跌倒的老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贯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幼儿从生活中学习技能,学会与人沟通相处,获得语言沟通的技能,而语言又能反作用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生活。本文旨在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从生活中挖掘语言教育资源,并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言的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其实,在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教师的教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仅仅是一些技术动作,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更多需要教师培养的是体育学习中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自主
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  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眼睛又很脆弱,人们要了解眼睛疾病相关的知识,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本文重点介绍青光眼的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方式。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也是致盲的三大眼科疾病之一。青光眼致盲是不可逆的。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眼病,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
2016年6月2-4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在温岭市锦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提升一线教师构建水平“大”教学单元的能力。本次研讨活动由
《中国学校体育》“案例研析”栏目发展与团队建设研讨会于2016年7月11-12日在青岛市金门路小学举行。栏目指导、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水泉博士及来自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的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栏目回顾—搭建研讨平台,提升教师研究品质  “案例研析”栏目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内容,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问题引领为形式,以网
根据George Graham等将动作分为3类,即位移性运动技能、操作性运动技能和非操作性运动技能[1],非操作性运动技能亦称为非位移性动作(原地动作)。由于本期研讨的重点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本文只对位移性动作技能进行分析。从研讨提纲提出的立定跳远案例来看,有“感知跳跃时身体的变化、跳跃方向的控制、认知身体的运动轨迹、跳跃时的身体控制、不同条件的立定跳远”等几个技能主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则不同,如,“
一、体育教研理念的内化,引领教研模式的创新  教研活动是连接课程理念与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一条纽带。通过教研活动,把课程的理念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導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操作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进行尝试与运用研究。通过《指导纲要》的实践操作运用,进一步内化浙江省体育教研活动的理念,为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升级提供方向。如《指导纲要》提出“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下,构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