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体育”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其实,在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教师的教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仅仅是一些技术动作,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更多需要教师培养的是体育学习中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和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在体育学习中进行探究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下面我们就用实例谈谈对课程标准中教学方式的理解与应用:
  一、自主学习
  1.概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但是在体育课堂上,自主学习是有阶段性,特别是年级越小,课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越短、内容越简单,这是因为年级越小的学生,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式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技能项目掌握较多,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要放手在一些练习和活动中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和时间。下面以初中学段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例(见表1),进行阐述。
  2.案例分析:在本课中,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于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简单的专项练习后,便采取了分层教学的策略。这样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练习的难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这种安排的优势在于避免了由于练习难度过高而导致学生在完成练习时技术动作变形。在本课的检测环节,更是设置了本课目标挑战线、过程性考试及格线和优秀成绩挑战线这三个明显的标示。这样的设计就能够让学生体会的不仅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是实现自我的目标,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本课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听讲、观察教师或同伴的示范、各种联系等手段使自己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符合自主学习的特点。
  二、合作学习
  1.概述: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合作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合作?合作以后的学习效果是什么?这些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仔细考虑。下面以初中学段学生为例(见表2),进行阐述。
  2.案例分析:球类教材本身就具有合作学习的特点,不但战术配合需要合作,基本技术学习也需要二人或多人的合作。本课是一节初中的篮球课教学案例。通常在初中的篮球课中,由于要应付体育中考带来的压力,教师们往往更加重视篮球的单个技术教学,却忽视了技术动作在篮球比赛中所起到的技战术应用。篮球是一个集体项目,想要打好篮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课是一节新授课,但在本课中,教师不仅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进行了细致的示范和讲解,更是對该动作对于其在篮球比赛中的实际作用给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在两人一组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个环节中,就在学生学习这个动作的初始阶段简单模拟了篮球比赛的场景,使学生初步体会该动作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在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练习的环节,也体现了在篮球比赛中会面对不同对手的特点。而这些环节都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的。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探究学习
  1.概述: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以初中技巧—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内容为例(见表3),进行阐述。
  2.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不仅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示范与讲解,更是利用在练习者身上贴“小纸条”的方法强调了本课的动作要点,为学生练习动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学生在练习中,通过边练习边观察动作要点的方式,探究每个练习步骤,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每个动作要点在不同的练习中加以应用。在学生完成整堂课的学习后,我们会发现学生不仅是学会了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这个动作,更是明确了在各练习环节中每一个练习动作的要点和其对完整动作完成应起到的支撑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能够通过探究的方式运用这些理论来一步步完成所有练习。这样学生学习更能够理解整个动作完成的科学理论依据,将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到了本课的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策略1:保留竞技特点,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解析:提到全员运动会,很多组织者就会想到游戏类、集体类项目,忽略了传统的田径项目,一味地追求项目的娱乐性、全员性,这与运动会的特性是不符的。竞技项目的激烈比赛场面,结果的不可预知性,以及过程的戏剧化和刺激性是不可替代的。竞技项目既满足体育尖子运动员的求胜欲望,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这也是发展学校课余训练的有力推手,能吸引更多爱好体育的学生参与到课余训练中来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可知,胰腺癌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胰腺癌发病较快,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并且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早期发现后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胰腺位于身体比较隐蔽的位置,所以即使患有胰腺癌,发病早期也没有明显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现胰腺癌时,病情就已到中期或晚期了,此时已经无法再进行手术治疗了。胰腺癌的病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帮助幼儿把握好身体素质、智商情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当避免开展单一、乏味的教育活动,要通过丰富多样、极具特色的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与机会。在设计特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托各类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如创新绘画活动、优化体育活动、组织高效阅读、创设生活情境及亲子共同拓展等,深入开展幼儿教育。在
直肠癌患者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是最佳的诊疗方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能清除肉眼所见的所有直肠内的肿瘤。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直肠癌手术后必须要进行化疗吗?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例结构才能确定。直肠癌手术后必须进行放化疗吗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直肠癌患者进行简单的分类,一是病灶无转移患者,二是病症转移患者。当患者处于早期或者直肠癌没有出现转移的话,化疗是没有必要的。当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多发于男性。痛风这一疾病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关系,且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要多了解痛风相关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三种。痛风患者会出现一个关节或多个关节的剧烈疼痛,且疼
我是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我与浙江的余立峰老师一同在国培学习中相遇、相知。有幸拜读余立峰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5期和2016年第7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就如老友相会,格外亲切。本地区体育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但是通过余老师的文章,了解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文中简称《纲要》)的书籍后,积极与浙江教育出版社联系购买到此书,心中特别欣慰。现将试行后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的活教材。”他主张带领幼儿走向公园、农场、社会场所,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尽情地观察、参与生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获取最直接的经验。儿童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关注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情况,这为种植与饲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种植和饲养的探究活动时,所用到的材料都来自大自然。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劳动和管理,进行观察
一、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在小学阶段,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必须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但由于此时的小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认知水平较低,对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以笔者所在区
部分老年人由于腿脚不好,会跌倒导致骨折。老年人跌倒后的骨折处置和护理方式需要格外注意。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跌倒骨折的处置方式、护理方式以及老年患者在治疗骨折期间需要注意的护理事项。老年人骨折的处置方式  老年群体摔倒后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大,但是有些骨折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脊椎骨折以及股骨颈相嵌性骨折等。如果处理不恰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还会造成患者截瘫。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挪动或搀扶跌倒的老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贯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幼儿从生活中学习技能,学会与人沟通相处,获得语言沟通的技能,而语言又能反作用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生活。本文旨在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从生活中挖掘语言教育资源,并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言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