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内容认识下对单元划分的思考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George Graham等将动作分为3类,即位移性运动技能、操作性运动技能和非操作性运动技能[1],非操作性运动技能亦称为非位移性动作(原地动作)。由于本期研讨的重点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本文只对位移性动作技能进行分析。从研讨提纲提出的立定跳远案例来看,有“感知跳跃时身体的变化、跳跃方向的控制、认知身体的运动轨迹、跳跃时的身体控制、不同条件的立定跳远”等几个技能主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则不同,如,“跳跃方向的控制”的任务要求是“1.从上向下、从下向上的跳跃,向前后、左右跳跃,感知不同的起跳方向;2.通过跳准的方法提高起跳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任务要求或目标达成,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对技术或技能的理解赋予了新的高度。“从动作构成上看,立定跳远主要分为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环节,如果按照不同的技术阶段进行单元设计,由于过多地对技术动作的强调,加上方法手段的单一,可能会让学生在1~2节课后就失去对运动的兴趣。从运动概念上看,涉及到身体在空间上的变化,需要对身体空间意识的感知,对身体的平衡能力要求较高,此外,还涉及到了身体重心的转移。而在很多运动技能中,都需要空间意识、平衡能力和重心转移这些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这就是对上述内容较好的说明。但是,从教学结构上或教学技能上来说,对上述理解本身还不够充分,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本文欲以技术发展分析为例,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教育学名家布鲁姆对认知目标分为6大类,即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运动学习除了运动技能本身的提高外,更应该重视这样的认识规律。这样的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尽管运动技能是一种操作技能,但一个运动技能的把握如果不从认识规律出发,则不能一蹴而就。本次研讨的几个概念可以从方法论上给出一定的启发,但是从认知规律本身来说,对每个运动概念都属于蜻蜓点水式的说明,而没有进行深层的领会和落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师对立定跳远这个项目本身的理解问题。本文要讨论的是立定跳远的项目属性问题,走、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是人的基本运动能力,这是人所共知的问题,那么,立定跳远项目就应该属于人的基本运动能力范畴。如果这样认定是合理的,那么从教学上理解它,就应该跳过认知的“识记和领会”的阶段,而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阶段的学习。其次,立定跳远到底是要发展什么的问题,如果单纯地追求立定跳远的竞技属性,当然是以追求远度为目的,如果按照本次研讨提出的从运动概念的层次理解,如,从“感知跳跃时的身体变化”理解,“立定跳远”本身的特定意义是什么则不能较清楚地呈现,换句话说,立定跳远的教学意义是什么?在教学上属于哪个阶段,如何界定等都比较困难。还有的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内容本身应该有着逻辑递进的关系,但是立定跳远本身和其他跳跃项目的逻辑递进关系也不能成立,如,立定跳远和跳远有递进关系吗?和体操的跳跃、篮球的跳跃等有递进关系吗?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都有待于深入的思考。
  Amelia Mays Woods 和Jenny Mae Linker在理解教学时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完成应该有不同的任务类型,并且应该进行发展性分析[2]。笔者认为她们的观点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她们认为应该有“了解性任务”类型,在这个教学类型中,是处于认知规律的识记和理解阶段,教师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的“基本要素”。“改进性任务”类型是身体内化的关键期,学生处于分化认识阶段,不管学生的动作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记忆的定势。“拓展性任务”类型就是不断改变各种练习条件,强化记忆为应用阶段打好基础。“应用性任务”类型往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对已经形成的动作定型能够有较好的运用要求。从本期的研讨案例来看,应该属于“改进性任务”类型和“拓展性任务”类型教学阶段,尽管注重了各种运动概念的要求,但并没有强调本身应该注重的教学要素,而使得教学计划流于形式。如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呢?Amelia Mays Woods 和Jenny Mae Linker认为应该做好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分析,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每个技术内容和指标有精确地分析和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到底是在哪一个教学阶段,具体任务和达成要求是什么。如,她们给出的足球技术发展性分析(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类型的要求比较详细、任务的可执行性也较明确,也说明了教师做好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及具体拆分较为重要,而教学内容的拆分恰恰是单元构成最有效的保证,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分析才是教師个人魅力之所在,也是单元划分的有力支撑点,否则,单元计划的制订就会想当然或者是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喜和,陈昌福.单元构建的内容配布及整体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6.5:57-59.
  [2]多奈塔·考瑟伦、邓小芬(美),中学体育教法学——终身学习:实用中学体育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60.
其他文献
我是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我与浙江的余立峰老师一同在国培学习中相遇、相知。有幸拜读余立峰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5期和2016年第7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就如老友相会,格外亲切。本地区体育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但是通过余老师的文章,了解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文中简称《纲要》)的书籍后,积极与浙江教育出版社联系购买到此书,心中特别欣慰。现将试行后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的活教材。”他主张带领幼儿走向公园、农场、社会场所,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尽情地观察、参与生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获取最直接的经验。儿童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关注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情况,这为种植与饲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种植和饲养的探究活动时,所用到的材料都来自大自然。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劳动和管理,进行观察
一、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在小学阶段,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必须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但由于此时的小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认知水平较低,对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以笔者所在区
部分老年人由于腿脚不好,会跌倒导致骨折。老年人跌倒后的骨折处置和护理方式需要格外注意。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跌倒骨折的处置方式、护理方式以及老年患者在治疗骨折期间需要注意的护理事项。老年人骨折的处置方式  老年群体摔倒后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大,但是有些骨折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脊椎骨折以及股骨颈相嵌性骨折等。如果处理不恰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还会造成患者截瘫。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挪动或搀扶跌倒的老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贯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幼儿从生活中学习技能,学会与人沟通相处,获得语言沟通的技能,而语言又能反作用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生活。本文旨在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从生活中挖掘语言教育资源,并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言的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其实,在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教师的教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仅仅是一些技术动作,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更多需要教师培养的是体育学习中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能够自主
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  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眼睛又很脆弱,人们要了解眼睛疾病相关的知识,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本文重点介绍青光眼的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方式。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也是致盲的三大眼科疾病之一。青光眼致盲是不可逆的。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眼病,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
2016年6月2-4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在温岭市锦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提升一线教师构建水平“大”教学单元的能力。本次研讨活动由
《中国学校体育》“案例研析”栏目发展与团队建设研讨会于2016年7月11-12日在青岛市金门路小学举行。栏目指导、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水泉博士及来自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的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栏目回顾—搭建研讨平台,提升教师研究品质  “案例研析”栏目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内容,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问题引领为形式,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