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q22695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的语文阅读已经得到广大师生高度的重视,各种阅读联盟如雨后春笋,各种阅读方法层出不穷,从课外扩展到课外,再到學生的生活。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现在阅读教学,或者阅读指导的无序性、混乱型。本论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引导大家回归“常识”,回归汉语言文学的阅读的根本,从实践经验中论述阅读指导的基本问题,廓清基础认识,正本清源,正确“领跑”,领悟小学语文的大阅读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需求,也需要依“标”靠 “本”,坚持语文的基本性质不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毫无疑问,我们语文大阅读的教学和指导也应该坚持这个方向性原则。尤其是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从操作性来讲,就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科学;第二是“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也就是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以治学地学习语文,习得语言。
  一、坚持母语阅读的特点
  阅读是文化的熏陶,是精神的陶冶,是人格的对话。阅读更是文明的传承,生活的认识,价值观的播种。“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可以古为今用,但不能食古不化
  社会的文化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语言文字更是因为生活更加的鲜活,充满了活力。在继承中发展是不变的真理,每一个时代,文化都有鲜明的烙印,但是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它的根源和脉络。我们华夏具有几千年丰富的文明成果,是我们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1)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需要从经典中寻找营养
  从古到今,我们对于儿童学习语文还很多教材,持之以恒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因为西学东渐的影响,“科学”工具战胜了文化思想,我们从近代以来,一直在不断否认我们文化的核心价值,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到了让我们清楚知道“文化自信”的阶段,我们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需要从传统文化宝库中,重新树立阅读“自信”,系统地、神圣地阅读我们的经典著作,涵养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需要孩子们阅读的是古代蒙学经典,古代蒙学知识内容丰富内涵丰满,语言的格式朗朗上口,叙述的内容事理,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人”,正如《弟子规》的话说:有余力,则学文。适合孩子们阅读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蒙学读物直接、具体、真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在的少年儿童具有积累文化、启迪智慧、规范言行及培养良好人格的作用。
  例如,在出版界很有盛名的中华书局就精心出版了一套“中华蒙学经典”丛书。这套丛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①《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 弟子规》《童子礼 》《家诫要言》《千家诗》等;
  ②《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童蒙须知 》《名贤集》《神童诗 》和《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等;
  ③《格言联璧》《笠翁对韵》《小儿语 续小儿语》《蒙学》《小学》等;
  中华书局出版的这套丛书确定的目标为传统蒙学经典的普及性读物,精选和收集了我国古代育人的道理、知识、治学、修身、识字、作文、习礼等方面内容题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生动阐释相关生活知识,做人道理。
  (2)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需要在发展中找到方向
  小学语文所有的教学都姓“小”,不要任意拔高,也不要随便缩小。也就是标准、水平不要随意拔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施展教学,因材施教;范围不要随意缩小,阅读的量和阅读的度都要宽广一些,博采众长。就如同蜜蜂酿蜜,采的花多了,自然就能酿出蜜来。
  近代经典,现代经典都是孩子们需要阅读的材料,比如,四大名著,在比如《读者》杂志,现代作家作品,这些都是很好的养料。
  (3)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需要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
  学好中国话,做自信中国人,这是我们母语阅读的伟大使命,也是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呢?
  方法无非三条:规范、标准、唯美。规范指的是,小学生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好典范的白话文,不要鹦鹉学舌,文白夹杂。标准是根据科学的系统进行阅读,特别是我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注》的书目,我们更是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指导到位。
  2.可以洋为中用,但不能崇洋媚外
  (1)我们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课内需要以中国典范白话文为主,课外要以中国经典阅读为主。
  (3)外国文学,翻译文章,只能作为甜点,不能作为主食。
  3.可以学用结合,但不能教条主义
  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丰富的源泉是生活,实践的阵地也是生活,对于许多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习字词句篇,是为了听说读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有母语学习的优势,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和实践的资源,以及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会。   (1)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交往中频繁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语言文字,在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大量的进行语文交际实践,从而逐步发展语言,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构建学生自身的语言格式,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
  (2)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更多地在生活学习中直接运用语言文字,锻炼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使用感受,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在有用、有效、有感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获得语感,提升语言的亲和力。
  二、坚持经典阅读的方向
  对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说,最好的精神食粮是“课本”,小学教材的文本大多数是经典中的经典,典范中的典范,标准中的标准。特别是某些历史悠久编写教材经验丰富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文质兼美,历久弥新。就好像某个时间段,有人怀念民国出版的小学教材一样,小学生的人文性学习,并不是想我没想象的那样,年年推陈出新,时时花样百出。
  三、坚持读思结合的方法
  再好的经典,再美的文章,读思结合,满载而归,读而不思,如入宝山而空手回。
  四、坚持年龄序列的基础
  正如现在,某些幼儿园办园不规范,出现幼儿园管理和教学小学化的特点一样,我们小学语文的大阅读教学也出现逆生长的奇怪现象,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既要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不良倾向,更要防止小学低幼化的慢智行为。
  1.小学生大阅读不宜全民读绘本,绘本从内容及其形式上来说就是版式更大些,内容更丰富些的“小人书”,是零食,不是学生阅读的主粮。但是现在,很多地方一股“绘本热”,这是,现代社会,知识碎片化,思维低智化在我们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体现而已。我们千万不要迷失了方向。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阅读的责任和方向却是十分的重要。小学生的大阅读教学要十分谨慎,十分认真,十分细心理解,消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把阅读的量,阅读的质切切实实逐个年龄段提高上去。总之一句话,小学生阅读是一件神圣的任务。
  2.小学生大阅读需要“按部就班”,也就是需要按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开展阅读教学指导,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逆向生长,降低质量。
  3.小学生大阅读需要因材施“本”,我们常说教学需要因材施教,阅读教学指导也是教學,因为其更注重个体性,内生性,主动构建性,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学生认知的能力,发展的客观条件,给予适合的指导,不能一刀切,一口价,使得某些学生吃不饱,某些学生吃不了,而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给予科学的引导,在学生的阅读“最近发展区”用力,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语文大阅读的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阅读教学指导“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祖国文化、语言精神粮食的营养下,滋润学生、熏陶学生丰盈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于明.因材施教和策略和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2]阎立钦.21世纪素质教育探索之路[M].教育科学出社,2000.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报道 6月5日上午,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招委会主任徐小莉同志率队开展2019年普通高考考前检查。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周尚谦,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嘉颖、副局长周信等同志陪同检查。  徐小莉首先来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检查视频监控室和试卷保密室,查看了试卷运送专用通道,详细了解了我市高考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并到濠头中学考点,听取该考点高考准备情况汇报,检查了考点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保密室
【摘要】一个人的德育素质与其今后人生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小学生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且对于说教式的教育不太容易接受,所以应当通过对其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善,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来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将德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对如何将德育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部分
本报综合消息 1月24日,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傅华出席并讲话。副省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宁生主持会议。  傅华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因此如何在当下品德教育相对薄弱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小学生是目前班主任的主要工作。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
【摘要】网络工具与网络资源为拓宽小学生学习英语途径 ,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进行了探究 ,旨在发现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问题;网络环境;网络资源  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将网络环境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所使用的网
【摘要】户外沙水游戏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需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兴趣、需要以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幼儿的持续探索,给幼儿提供适宜、适切的支持引导,让幼儿在沙水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主动、专注、坚持的学习品质。本文以“水上乐园”的探究学习为载体,探究教师如何引导大班幼儿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属于自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内容,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语文综合性课程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等人文素养的养成,更有助于学生遣词造句、品析理解等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课
【摘要】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新课标新课改,给初中生物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激发创新的兴趣、创设创新的情境、放飞创新的想象,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学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及有关生
【摘要】信息时代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将传统教育中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思维可视化在我国小学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思维可视化的專题研究还较少。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将思维可视化的内涵以及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分析。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生受到其自身年龄特点的限制,活泼好动,学习往往依赖于自己的兴趣,感兴趣就喜欢学,反之则不加理会。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愿学的情绪,使他们肯学,要学,想学,教师要摒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想,要有和学生做朋友、做小伙伴的意识,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独立大胆表达,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的。  一、游戏激趣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