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诗意飞扬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且不论人活一世,单就语文教材中大江东去的雄豪,怒发冲冠的悲愤,大漠孤烟的阔大,小桥流水的婉约……这些或豪情万丈或清丽淡雅的片片诗情、点点诗意就将语文的天空装点的异常绚丽多姿。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万不可让琐碎的篇章结构碾去那片片诗情,让所谓规范的答题套路冲走那点点诗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怀一颗诗心,一片诗情,努力为课堂教学营造点点诗意。
   一、教师营造点点诗意
   (一)诗意的课堂导语
   课堂的诗意首先是教师诗心的萌发。教师要用诗情的课堂导入唤醒学生的诗意。导入语的设计要有文化底蕴而又文雅精致,力求给学生美的感受和熏陶,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享受。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的主题都是思乡,笔者曾这样导入:古往今来,乡愁是众多离家游子的共同情结,也是迁客骚人们心头抹不去的惆怅。你看,乡愁是明月下窗口仰视的双眸,所以才有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落日天际的一叶孤舟,所以才有了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是战乱中期待已久的家书,所以才有了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么唐代诗人王湾和元代杂剧家马致远又能将乡愁凝聚成何种物像呢?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注重对整堂课诗情画意的渲染,就拉开了诗意课堂的序幕。课堂上教师才能更好地用一颗诗心与几十颗慧心碰撞,才能在学生心中播撒下诗意的种子。
   (二)诗意的教学细节
   课堂的诗意也是教师匠心的独运。情感在,文本的根就在。教师能引导学生批文入情,沿波讨源,文本中丰富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思就会真实可感起来。一个富有诗心的语文教师,会用诗意的匠心锻造课堂的精彩。
   学习《答谢中书书》笔者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任选一句写景的句子进行赏读,幻灯片呈现“我要重读 句中的 字因为 ”。学生发言摘录如下:
   我要重读这句中的“乱”字,因为一个“乱”字,充分写出了猿、鸟竞相争鸣的勃勃生机。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品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一方面给教师用简洁、洗练的语言高度评价了学生发言,构建出诗意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诗意的作文评语
   课堂的诗意更是教师诗情的绽放。诗情潜藏在每位学生心中需要老师去鼓舞去唤醒,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让作文课堂充满快乐与感动,充满温馨与诗意。在一次写景作文讲评时笔者这样点评学生的文章。
   毕家书涵,碧海天蓝,日升日落,文采斐然∕佳坤行至草原,绿海奇景,风吹草低,牛羊皆见∕彦汶,竹海起波,绿意盎然,心浮气躁,烟消云散∕一哲美女,置身花海,形、色、味俱全,生如夏花,绚烂至极∕泽龙,才华初显,九寨沟啊,五光十色,名不虚传∕雨恬登山,疲惫至极,暗夜灯火,送来温暖,奋力前行,远方不远∕润儿行在流水间,或急或缓,刚柔相济,绝不一般∕耀晨观海,从早到晚,轻柔温婉,辽阔雄伟,海天一线∕泽香乘舟,快意赏莲,亦诗亦文,化身为莲∕淑萌,行走草原,绿草茵茵,茫茫天际,雾气来袭,如锦添花∕一凡不凡,神笔来绘王相岩,风起树摇,清香是莲,飞瀑追梦,如梦如幻
   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教师的语言艺术应是学生最喜欢读的一本书,语言也是一种力量。精美的教学语言可以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浸染几分书卷气。身为语文教师更应在写作教学中高扬起文化的大旗。
   二、学生浸润片片诗情
   学生在富于诗意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文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灵动语感的提升。学习《陋室铭》师生共同体会到刘禹锡是以一个阳光诗人的形象,有着几十年不变的倔强,《陋室铭》一文尽显他的清高。下课后就有学生交给笔者一首小诗:
   陋室一间心不平,苔痕草色心幽静。调弄心弦悟退进,宠辱两忘傲此生。(《致刘禹锡》)
   后来学生已不满足对对子与写小诗,诗词底蕴已化为好词佳句存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
   我们不是诗人,却能将生活酿成诗篇,循着诗意,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在传统与创新的教学中注入诗意的阳光,语文课堂必然诗意飞扬。行走在诗意教学的路上的每堂课必然都是亮丽多彩的。
其他文献
面对高中阶段纷繁复杂的课文,为了尽量讲深讲透,教师往往不惜花大力气,全面准备:铺天盖地的问题,遍及各点的引导,多多益善的课时,唯恐漏了哪一处,唯恐学生不能掌握到位。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一、要具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精彩的问题设计,可以提纲挈领地带动整篇文章,使学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阅读课文,从而轻松顺利地引发思考。   审视我们的课堂,低效性是摆在大家面前的
期刊
祖国是人民的伞,树木是草儿的伞,荷叶是红莲的伞……你,是我的伞。   ——題记   小时候的一个雨天,爸爸来接我放学,我走在前面,他撑着伞走在后面。我笑着跳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像只灵活的小燕子。回到家,我看见爸爸的后背湿了一片。“爸爸,您背上怎么湿了呀?”我看着自己身上干爽的衣服,惊奇地道。   爸爸却微笑着对我说:“你跑得太快了,爸爸得追你啊,跑着跑着就出汗啦!”   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别提300万字。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呢?   一、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
期刊
我的妈妈会魔法,可以变这又变那。变成老师、变成洗衣机、变成暖宝宝……你相信吗?   妈妈变成了老师,把我的错题精心地整理在一起,在白板上抑扬顿挫地为我讲解。直到我明白了,她才肯停下沙哑的嗓音。我多想说:“妈妈您辛苦了!”   妈妈变成了洗衣机。她把我、姐姐和爸爸脱下来的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她一天又一天不停地转着,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时,我想说:“妈妈您歇歇吧。”   妈妈变成了暖宝宝。我在学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字的启蒙阶段,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在教学中实施有意识的写作练习,是小学生写作的必要和必须。   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结合。低年级教学要让学生把“轻松读、快乐写”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一、重视词汇教学是写作的根基   写作首先源于词汇的积累,只有广泛的阅读,对其他文章、语句形成印象性,才能形成
期刊
我妈妈像个闹钟。每当到了早上六点时,如果我还没有起床,妈妈就会像闹钟一样把我叫醒。没有一次让我上学迟到,除了我自己做事时很墨迹。她从来都没有失职过,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的四年级。   我妈妈像台学习电脑。我每次遇到了不会的题时,妈妈都会认真地教我,不管是数学题、语文题,还是英语题……只要是在我实在不会的时候,都能得到妈妈的帮助。   我妈妈像一本字典。每当我做作业和看书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媽
期刊
吃过晚饭,我走上阳台。隔窗向外望去,只见天空中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又大又圆。明亮的玉盘中还有些淡淡的黑影,像一棵桂花树。那棵桂花树下有一个点,很像一个人——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嫦娥吧?她抱着兔子,坐在桂花树下。   關于月亮的故事,我也是知道几个的,最有名的就是嫦娥奔月。后羿和嫦娥是一对夫妻,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了一包不死药,吃了会长生不老,而且可以升天。后来嫦娥被骗,独自把药吃了,飞去月亮上当了神仙。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可以对课堂教学气氛产生影响。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态促进课堂气氛   教态,指的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情绪、表情、体态动作、
期刊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不仅要隆重召开“家长会”,还要代替妈妈当一位临时保姆,你说,今天能寻常吗?   如果不是爸爸出差未回,这项“苦差事”也不会落在我身上。我一直以学习为重,对于照顾妹妹这一块,我实在是有些“秀才遇上兵”,更何况是如此一位调皮的两岁多的孩子呢?此时,我也只能祈祷这令我惴惴不安的家长会能快点结束。   放学后,妈妈带着妹妹准时抵达校门。只见妈妈一脸“坏笑”地看着我,说了一
期刊
新课改下,一线语文老师对新教材的实施,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又各显神通。但综观老师们的做法,首先都有“大格局”的思想,这个“大格局”可以是对一个作家的整体认识,也可以是对一本书的整体认识。由此延伸出去,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我的一点浅知拙见:   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倡导“整本书阅读”。剖析“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价值,同时也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和学生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