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要素在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诗的阅读教学中,该用怎样的技艺“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学生感同身受那流传千年的情真意切、慷慨激昂、画意诗情与积厚流光呢?就诗的内容而言,小学阶段大抵都是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行旅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不同内容的古诗教学,是否可以摸索出较为新颖而又不失成效的方法呢?
  笔者几经尝试,发现参照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据此为线索,引导学生“读”“画”“想象”“演绎”“感悟”古诗,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大有裨益。
  以时间为线,让想象在“草长莺飞二月天”里驰骋。
  很多古诗或在诗题或在诗句中都有着或明或暗的时间交代。有的在诗题中点明时间,如《钱塘湖春行》《秋夕》。有的在诗句中点明时间,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有的通过选取反映某季节的景物暗点时间,如《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还有的通过写作背景反映时间,如《竹石》写于作者73岁时的四月。
  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爱河而干欲火。”诗人总是易感的,春夏与秋冬,心境各不同;状物或言志,万般皆情生。因而透过诗中明点或暗点的时间,进行品味想象,不仅对诗意了解得更透彻,而且对诗的色调把握得更强。
  在教学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思考:作者是在什么季节送元二到安西的?你可以从哪些诗句词语判定出时间?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跟随教师范读后,学生很快就抓住“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等词语展开想象:一个初春的早晨,细雨初歇,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古有折柳相送,暗含离别),诗人设宴为朋友践行,临行依依不舍。古诗毕竟离现今太过久远,学生是较难理解的。通过辩识季节景物特点的共性,学生的兴趣更容易激发,想象的画面就会更清晰透亮。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后,跟随音乐很自然就读出了诗情画意。
  以地点为针,让心情在“还似洞庭春水色”处徜徉。
  许多古诗在诗题或诗句中点明了地点。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以及“牧童遥指杏花村”“不肯过江东”等。
  继续以《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为例:“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这是何等美景,我们多想在此处徜徉。但这一次的离别,作者是在哪里送元二呢?又送往哪里呢?通过资料链接,使学生明白:他们在渭城相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当时较为繁荣;元二去的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穷荒绝域,路途遥远。这样学生就明确了渭城、安西的地理环境。接着引导学生体会:一边是繁华美景的渭城,使人流连忘返;一边是人烟稀少的安西,使人望而却步,两地相隔千里,试想元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别后路上几多寂寞几多愁呀!况且“一别之后,两地相悬”,不知何日可再见。地点的清晰化,两地环境的差异化,临别的情景仿若就在眼前。想象路上的颠沛流离,想象别后“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学生思绪跨越时空,其画面、意境却毫无违和感,仿佛自身在两地间徜徉,以第三者的视觉,感受这离别,感受这繁华与荒芜。
  以人物为珠,让友谊在“不及汪伦送我情”里深挚。
  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诗,诗人总是有感而发,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表达思念,或表达美好的志向等。人物才是最为关键的,他是所有情感的发出者。那就让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中隆重登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就会跃然纸上。
  刚刚的想象,仿佛充满悲凉。再引导学生深入:王元分别在即,通过对诗的理解,很明显王维设酒宴为元二践行。从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中你感受到悲凉吗?从哪些字眼你感受到两人的深挚感情呢?“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清新的画面,看来并非我们之前想象的悲凉。继续引导学生抓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 “更”字及“无故人”一词,想象王元二人对坐,把酒言别。学生很容易从一个“更”字看到了王维临别时频频劝酒,百般叮嘱,可见作者的依依不舍;“无故人”越发想象得出诗人对朋友将身处异地、寂寞无聊、前途未明的担忧,以此种种,衬托出两人的深厚友情。结合诗中 “朝雨初歇”“道路明净”“舍青柳翠” 的清新环境,更显得难分难离,友情可贵。王维重视友情的品行也就仿若历历在目,令人感动。在此基础上,进而渗透:友谊是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人生沿路的风尘;是上天在人的心灵中植下的一方净土,培育着诚实善良的花朵;友谊是一枚青橄榄,开始品尝总是涩涩的,时间久了才能品出其甘甜。
  以事件着色,让意境在“劝君更尽一杯酒”里流连。
  《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送别一事,表达深挚的友情,这类送别诗在古诗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这首诗之所以看似平淡无奇,却能流传千古,与其意境深远不无关系。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王元临别相互频频劝酒,相互百般叮嘱,到底是王维在送元二,还是元二在送别王维(诗人年事已高,别后不久即去世)?学生在经过诗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方面的品味之后,对其意境就体会更到位,对诗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
  这样,时间为线,地点作针,人物是珠,事件着色,穿针引线,连就这具有美丽色润的一串珍珠,每一首古诗就是一串珍珠。这些珍珠项链的美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虽然在此只是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例来阐述记叙文要素在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力量可能显得单薄,但实际上,它可以应用于许多的古诗教学中。这有待于教师去探索与发掘。
其他文献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它拥有浓密的大气层。一项新研究显示这颗卫星可能曾经拥有复杂的地质学历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仔细查看土卫六的地表
在我们解决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中则可以结合相关的数学思想来解决。
新时期对于学生教学要求给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是所以老师的教学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中,同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
【摘 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种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高速公路的建设不管从技术还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整个建设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在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而在当前的高速公路施工中,虽然说许多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依然需要不断的完善,下面本文将就对高速公路施工中常用的冲击碾压技
在新时期,新课程、新理念下,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在美术教育中要走进现实、走进自然,充分利用环境,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并且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因此,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离,学生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内涵和写作风格。以下是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自主学习  (一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
在排列组合中,有不少涉及到“平均分给”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重复计算,这类问题。如果通过注意观察、对照、比较,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平均分组问题可以先
文章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只有转变原有的旧观念,才能理解并适应这种转变.摒弃原有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束缚,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提倡
【摘 要】这是一种新型的宜居窗帘,包括窗帘、所述窗帘上设置有变色系统、自动开合装置和显示装置。它能够根据环境状况调节颜色、自动开合并实时显示温度和湿度,给人们提供轻松舒适的室内环境。(1)一种宜居窗帘,包括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上设置有变色系统、自动开合装置和显示装置。(2)根据要求1所述的宜居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系统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