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e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初中数学较为抽象,学习起来存在难度。鉴于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现状,并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最后探索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63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中学教育得到了质的飞跃,逐渐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够理解一些数学问题,进而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停滞不前。鉴于此,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以“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现状
  显而易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可知,数形结合具有教学实用性,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然而,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明确数形结合的重要性,不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非常抽象的學科,如果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定理,那么学生就不能够灵活掌握数学,并且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十分痛苦,学生不能够发现数学的奥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不到提高。而运用数形结合,教师将固化的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巧妙地转化为图形,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研究图形,并从中汲取数学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图形非常直观,能够将数学知识表达得非常清晰,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促使数学由“抽象”转化为“具象”。学生能够学懂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至关重要、势在必行,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实际应用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保障初中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实际应用,提出以下见解: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巧妙运用数形结合,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鉴于此,教师应该在正式上课前,就应具有数形结合思想,并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想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就应该重视数学解题的导入过程,科学、合理地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实际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将图形的直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促使学生能够明确抓住解题关键点,引导学生去解题,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大致的解题方向,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数形结合来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就应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因为此部分教学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元一次方程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效学习。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画数轴,并在此基础上标出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且能够促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与数轴之间存在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那么,学生在面对初中数学中的相遇、追击等问题时,就能够通过画数轴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其实,教师运用数形结合进行数学教学,是在无形中传授给学生一种有效的数学解决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形结合进行升华。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越来越难,学习力度也逐渐加大。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数学定理、数学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足以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初中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等知识都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这类数学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存在问题。根据学生反映,学生在遇到这类数学问题时,解题思路混乱,不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鉴于此,教师应该运用数形结合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遇到这类数学问题时有清晰的解题方向。不断升华数形结合,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至关重要、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推动中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素英.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
  [2] 张秉宁.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7(43).
  [3] 郑有江.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9).
  [4] 高爱红.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镇第一中学 325600)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及做法,与读者商榷.rn一、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rn
当代教育不单单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初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应该从思想和品德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内在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论是主观发展愿望,还是客观评价要求,都要多写教学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我们同样能够在自己的天空中画下精彩的痕迹——那就是用笔来记下自己的反思.当教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针对追求升学率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偏颇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物理教学的改革,应着重于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优化,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有助于动手能力的提高,能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树立科学的物理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物理;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计算以及公式符号,还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严格处理,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校对于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不够到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绿色化学理
摘要:初中时期是很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正是初中学生心理年龄渐渐开始成熟的阶段,刚刚产生叛逆心理,并且急于支配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就变得很重要。这要求教师要寻找和学生情况相适应的工作方式来展开教育和沟通。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9  初中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打好创新基础rn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思维着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级形式.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除交代实
初中学生要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抛开教材中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行不通的.学生的学习不能与他们身心发展、认识发展的规律相违背.所以,教师要本着把教材体系和知识规律两者有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rn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