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板图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lin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图运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活跃思维、开发智力、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深课堂印象、強化记忆效果等诸方面起着显著作用。要充分发挥板图的多种教育功能,教师必须在课前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合理剪裁,从而使板图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形象语言,成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下面谈谈高中地理教学板图设计的几种策略:
  一、着眼创意
  创意设计是一种独创、新颖的艺术构思,现代广告、MTV和服装设计都非常重视。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板图设计也无疑需要追求创意、提高品质。它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摆脱教材的束缚,解放自己的创造力,使板图的设计新颖、独特、富有吸引力。例如教材第十一章“人类与环境”,概念多,知识零碎,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时缺乏系统性。我们以巧妙的构思、创造性的联想,设计了一幅“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板图,把整章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创意设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也就是说板图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因为好的作品必须有一种好的形式表现,好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美,它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实现愉快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提倡创意设计,强调创造性和艺术性,并不是否定教材、离开教材、随心所欲,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恰恰相反,我们要的创意,应当是紧扣教材、围绕目标,为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为教得生动、学得主动服务。我们设计板图,可以是课本中没有的,以文化图;也可以从课本中的插图而来,以图变图。
  二、注重设疑
  在板图创作中,设置问题是我们平时较少考虑的,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原理和分布规律,更主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板图时开动脑筋、寓疑于图,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图启智。
  板图设疑首先要掌握启发性原则,也就是说在板图创作中设置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设置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过思考、分析、比较、综合和判断得到解决,而不能远离学生已有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盲目置疑、故弄深奥,使学生迷惑不解,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例如在分析教材第一章中的四季成因时,我们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图表,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板图设疑,其次要掌握针对性原则,就是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意识地在图中寓疑,为课堂质疑埋下伏笔。如在讲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时,我们针对学生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的弱点,一边对概念进行剖析比较,一边画板图进行图解和例证。
  三、讲究直观
  在板图创作中,应掌握教学的直观性原则,使地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相结合,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降低教学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直观板图的创作设计主要有四种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
  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板图形象地表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电子工业布局除了取决条件知识和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交通条件,教师通过画板图,学生就能在空间分布上进一步理解掌握。
  2.化静态为动态。
  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往往是静态的,学生看不到、摸不着,感性较差,教师通过用箭头边讲边绘就能非常直观地反映变化趋向等问题,让学生一目了然。
  3.化难为易。
  教材中有些原理、分布规律,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弄懂,他们的时空意识较薄弱,掌握这些知识要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而板图直观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4.化繁为简。
  教材中很多知识的阐述用了大量篇幅,繁琐而零碎,学生学习时无从着手,而通过联系图表等板图就能使这些知识既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又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地壳物质的组成等。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一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化学教学,兴趣较低,成绩滑坡。本人从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以帮助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一学生 学习障碍 教学策略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包含两个阶段,即初中与高中阶段,高中是主要的学习阶段,而高一更是一个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在初中是学习的佼佼者,但在高一阶段却落伍了。凡是经过高一化学教学的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在高一学习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是
期刊
写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主要手段。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崔峦说:“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可见,加
期刊
表演是通过个人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只要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和舞台,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作用不可低估。  充分地让学生表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自然激发了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比单纯的老师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人不同的孩子。  放学后,我因为还有几本作业没有批完,就想晚走了几分钟。刚拿起笔,看见班中的学生刘春丽拿着伞哭着来向我“告状”。原来刘春丽今天早上带到学校的一把新雨伞不知被谁用刀片割破了。据她回忆,那把伞挂在教室靠后边的一个窗台上,中午还用过,好好的,放晚學时才发现伞已被割破了。我细细一想
期刊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是高中函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函数。由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比如可求任意阶导数,其代数和可以用来表示更多的函数,构成三角级数理论等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感到思维受阻,以致于最后有的学生放弃了《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等相关章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期刊
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农村小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常常出现语言障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小学低、中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识字量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时期。  如何让学生把阅读教学当成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抓住心理,培养兴趣,营造识字氛围  学生们年龄较小,他们中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也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中的艺术是指教师以符号、评语、等级等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期望性评价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教育者的期待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作业 评价 艺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并重点强调了导语激趣、诵读激趣、活动激趣、竞争激趣、想象激趣、质疑激趣、板书激趣、教态激趣等,为古诗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引发激情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
期刊
摘 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期刊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面面俱到”:字、词、句、段、篇、结构、中心,真是“篇篇皆辛苦”。为此许多语文老师一提批作文头就疼,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这项工作是徒劳的,他们把老师花了大量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略一浏览就放到一边,部分能力差的学生甚至就读不懂老师的批语,读懂的学生也不知该如何改进,下次作文时同样的错误继续犯。这样,学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