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技术辅助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ua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是高中函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函数。由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比如可求任意阶导数,其代数和可以用来表示更多的函数,构成三角级数理论等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感到思维受阻,以致于最后有的学生放弃了《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等相关章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的内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做了以下尝试:
  一、数形结合,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为主。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同时不够形象化,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思维能力的提高受到影响。
  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正弦图象的变换》这两节内容时,要探索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这样就必然涉及大量的图象。在以往的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总是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于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带着学生利用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探究正弦函数图象的的两种画法,这些软件都有着强大的交互功能,只要学生输入几个数据,就能得到相应的三角函数值;在几何画板中,随着鼠标拖动改变A、ω、ψ的值,正弦函数图象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小组学习讨论活动,总结出了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要点及正弦函数的性质,并通过调节A、ω、ψ的大小,发现其各自对图象的影响,总结变化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问题研究、动手实践、相互交流、总结分析”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何画板的操作如左下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望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传统的“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和知识的建构能力。
  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消除思维惰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维上是“懒惰”的,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被动地听课,数学思维没有被调动起来。而利用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进行“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推广”教学。实际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中,探究和猜想可以成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发现新的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数学经验,提高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演绎证明等思维能力。
  如我们在研究余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正弦函数的图象及诱导公式,通过平移,发现余弦函数图象与正弦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类比正弦函数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余弦函数的性质及相关的诱导公式。
  这个形象的变化过程,不仅让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得未知的内容变成了已知,从而达到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将本节课的内容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高中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还是它的高度抽象化,因此,知识的形象化对于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现数学的本质。计算机技术为我们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几何画板、Mathematica、Authorware、Flash等教学软件都有很强大的形象化功能,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简单操作,我们就可以发现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
  如在讲正弦函数值和余弦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及符号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拖动单位圆上的一点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正弦线和余弦线在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弦函数值和余弦函数值在每个象限内的大小情况以及符号的正负。类似的,这种方法也可以解决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和记憶。
  在这个过程中,把不动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学生不用看着老师一个接一个的画图,而是有更多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除了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和解析几何初步这几个模块的内容要加强几何直观,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新的课程标准中还纳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算法初步、统计中数据的处理、方程的近似解问题等都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关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开展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因此在幼儿舞蹈训练过程中“规范化”十分重要。有人认为舞蹈不过是让幼儿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等,学好学坏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不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将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幼儿舞蹈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用规范的教材。  根据我几年选材的体会,觉得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幼儿考级教材》和
期刊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它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它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它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  要在预习中查找
期刊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问答课。因此,我认为要使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期刊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作文水平的提高又必须通过这些途径来完成。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討: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
期刊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
期刊
摘 要: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让物理学科考试选拔的地位又一次提升,这既让理科考生中的学科尖子欣逢机遇,也对今后中学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无论对今后大面积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还是培养物理学科的尖优学生,依然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基本策略之一。处理好知识情境的衔接,引领学生自然走进高中物理世界;做好知识深度的衔接,力求学生获得扎实的物理基础;注重思
期刊
摘 要:高一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化学教学,兴趣较低,成绩滑坡。本人从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以帮助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一学生 学习障碍 教学策略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包含两个阶段,即初中与高中阶段,高中是主要的学习阶段,而高一更是一个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在初中是学习的佼佼者,但在高一阶段却落伍了。凡是经过高一化学教学的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在高一学习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是
期刊
写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主要手段。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崔峦说:“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可见,加
期刊
表演是通过个人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只要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和舞台,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作用不可低估。  充分地让学生表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自然激发了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比单纯的老师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人不同的孩子。  放学后,我因为还有几本作业没有批完,就想晚走了几分钟。刚拿起笔,看见班中的学生刘春丽拿着伞哭着来向我“告状”。原来刘春丽今天早上带到学校的一把新雨伞不知被谁用刀片割破了。据她回忆,那把伞挂在教室靠后边的一个窗台上,中午还用过,好好的,放晚學时才发现伞已被割破了。我细细一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