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文化也日益多样化,从而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根据本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思考,我认为要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应努力做到“求简、求精、求实”。
  一、教学设计要简炼
  现代教学,要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阐述的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不易为学生直观把握,而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不愿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渴望自主探索和发现。鉴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探索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探索性、发现性学习转变。
  探索活动的展开离不开问题的指引,而问题的提出需要借助情境的依托。备课时,我基本上遵循“情境——问题——探索——指导——总结”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按照这样的设计组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系统优化的方法”时,我首先请学生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1.田忌和齐王二次赛马,双方用的马都没变,可比赛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2.田忌赛马的故事体现了什么哲理?3.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何启示?然后指导学生思考探索,这种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学习过程的方式,往往是学生经历了痛苦、焦虑、喜悦和激动等情感的变化之后才获得的。因此,学生对从中所获得的知识结论,往往不仅是作为知识来掌握,而且容易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信念。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不能囿于固定不变的僵化模式,更不能贪多求全。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的不足之外,总有一些须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应尽量减少低效和无效的环节,使课堂更加简炼、紧凑,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课堂教学点拨要精巧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活动中,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等制约,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知识和方法等障碍,从而导致活动受阻,甚至方向发生偏差。这时,教师必须进行精巧的点拨和引导,及时清除学生思维和方法的障碍,以保证探索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在难点和易混淆知识上加以点拨。在学习“认识的来源”时,不少学生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出发,认为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来源。这时,我及时地用问题去启发学生:长城有多长?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是如何获得对它们的认识?经过思考、讨论和教师点拨,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不会主动跑到我们头脑中来,从而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要在思想教育点上加以点拨。政治课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其性质所决定的。在学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我就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远离营业性网吧,商业性娱乐场所,远离“黄、赌、毒”,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要在思维方法上加以点拨。在学习“价值规律”时,很多学生认识停留在表面上,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时,我就启发学生:一件商品如何定价?受供求的影响,它的价格会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通过点拨,学生认识到供求关系,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等都只是影响商品价格外在因素,真正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其内在价值。
  三、教学活动要务实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要追求和考虑的。教学活动要务实,就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努力实现各项教育教学目标责目标。
  学生的学习是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教学活动应通过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让他们在思考、探索中发展思维,并尝试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能力。如果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花俏,刻意制造课堂表面的热闹,所展现的只是虚假的主体性,不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的学习是主体的内化迁移感悟过程。而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赞科夫曾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海伦·凯勒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有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更大发挥,从而自觉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情感的人,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加强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画课是我国艺术教育中大有教学价值的课。在初中美术课中,中国画课的教学未被重视,是个错误的观念。本文结合现行美术教材、美术课程标准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试论美术课、中国画课之于初中美术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课;初中美术课;重要作用;审美  一、美术课是初中生重要的美育课堂、智育课堂和技能训练课堂  世人尚美,但人们对美的内涵认识有时是大相径庭的,审美情趣、品位会因人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他们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可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都外出谋生,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一味把孩子的教育推向老师,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可是,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家校携手,有效沟通,让师生关系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应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美国数学家克莱因也曾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这些表明了数学的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决定了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生活素材;润泽课堂;数学  对小学生而言,所谓有价值的数学,我认为就是莫过于让他们知道原来数学课堂的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并且我们
【摘要】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数学交互式教学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通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达到了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的效果。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数学;交互式教学  智慧课堂,是指以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以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实现师生平等交流,达到培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落实,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教学改革的驱动下,很多数学教育专家都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个人看法,大多认为如果没有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呢?本文就这一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模式;构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的工作方式与学习方式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也是一样。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手段过于单一,并且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对数学的学积极性不高。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应用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得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可以把高中数学内容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从教二十几年来,笔者真切体会到长久地吸引住这班活泼可爱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不断摸索中,笔者充分体验到牵引孩子融入课堂的快乐,也感受到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必要性。  一、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  尽管每一节课我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但上课时不可能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可是一节成功的课,却一定是因為有
【摘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写作文难的现象,思考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的教学?如何有效的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本文尝试把作文教学的内容凝聚在某个“点”上,提升作文教学实效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教学;一练一得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
【摘要】在小学的学习中,体育是一项基础课程,其课程的开展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阳光体育运动是在目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提出的,在小学生的体育课程中进行实施,目的是让小学生的得到健康的发展。本文简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开展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小学生中開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小
成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也是每一位老师的主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學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积极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又有趣,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项值得研讨的课题。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几点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