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器人专业“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职业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职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存在的效率低、安全隐患等问题,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和泛在学习理论,基于构建的课程平台、工业机器人技术公共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科技创新工作坊,提出了“理、虚、实、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并以机器人机床上下料速度优化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解决了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在线教学要素及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型出发,通过对信息输出者、教学信息、传播媒介、信息接收者、评价反馈等五方要素探索传播学对于在线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并简要分析商务类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在线教学的有效路径,为移动端的在线教育模式提供借鉴,对广大教师及学者正确理解在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对标先进,是“双区”建设背景下深圳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的重要逻辑前提.通过地理空间、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呈现深圳与香港、上海等城市之间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差距,为后续开展深圳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提供“量”和“质”双重维度的参考和启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电力专业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五年一贯制为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 一种创新形式,职业教育评价也因其导向、改进和激励功能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决策导向模型,结合电力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构建五年一贯制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对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有利于提升电力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不明确、产教融合有待深入.艺术院校具有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开展文化艺术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艺术院校应把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发挥自身功能,转变教育理念,科学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对接;发挥专业群优势,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校训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特殊文化资源,同样具备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高职院校的校训具有凝聚人心、激励促进、价值引领、约束规范、教育完善、传播辐射等功能和作用,传承好学校的校训,需要充分发挥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破阻碍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实现文化育人与教学、科研等育人工作的相互融通.
高职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遵循“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路线.在目标设计上,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内容开发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有古今中外比较、习近平讲话、法律法规体系图表、国学经典名句等;“课程思政”设计最好着眼于教学重点上,而不要在难点、政治敏感性和涉密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要与知识点高度契合,选择经典、新近发生和大众身边的素材.在教学管理上,“课程思政”时间要适中,切入要自然.在教学评价上,要将结果性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线课程是高职院校疫情期间达成“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更是“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OBE理念作为一种主流教学理念,能够为在线课程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以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为例,从完善课程方案设计、创新课程项目设计、丰富课程资源设计、强化课程互动设计四个层面出发,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性改进的教学理念为引导,探究在线教学课程设计的新模式,以期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产教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发展的一项中长期职教发展战略,它对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新型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必然趋势与现实需要.文章基于“奥迪4S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进行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探索研究,提出了在建立“三群统一”模式和开展“1+X”证书制度下协同推进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的方案,并架构了基于“奥迪4S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管理内容体系、指标对接体系和发展评价体系,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新型职业教育创新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文章对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三者联动的“一个基本四条路线”立体式双创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体系以学院的“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以“风险我担,利益均沾”为原则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在校企持久稳定合作的基础上,规划双创导师培养路线、学生双创能力提升路线、双创专业课程构建路线、优质创业项目培育路线,综合实施双创人才、优质双创项目、专创方法、双创理念和创业素养培育.整个培养体系将双创教育、专业建设和项目管理相融合,使双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创新理念进课堂.近五年来,该体系成
为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以EFQM卓越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RADAR逻辑,围绕课程负责人、上课师生、课程教学设计、合作关系与资源、教学过程与质量生成、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成果、学校及社会认可、课程教学绩效指标等9个要素,探索构建“课程教学班”卓越模型,并将之运用于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