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之下的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生态教育,让阅读教学“慢”下来,促使学生自然和谐地发展。
  慢生态理念阅读教学生长一、审视生态教育下阅读教学中的“快现象”
  1.教师认识不到位
  近几年,各地很多教师在没有深刻领会有效教学理念基础之上,就纷纷效仿、做秀,把高效课堂的“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特点片面理解成“节省时间,加快语速,加快内容进程,增加课堂容量”。
  2.评价机制影响
  “容量大不大、节奏快不快”也往往作为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浙江省某市也将“大容量”和“快节奏”写进了“中、小学教师上课守则”。似乎“大容量”和“快节奏”是教学出奇制胜的法宝,似乎只要“大容量、快节奏”就一定会出“高效益”。
  3.课时不足
  新课程实施后,每册课本的授课时间相比以前将近少了一半。课时不足成了困扰语文教师的普遍难题,于是“大容量”与“快节奏”教学就成了老师首选的途径。
  4.对新课程认识的误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领悟不深,偏离了课改轨道,忽视了“语文课”的本质、本味。
  鑒于此,笔者提出用生态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沉浸在原汁原味的生态教育情境中,让教师的教学节奏放慢些,踏实有效地走好每一步,让学生真正自然地成长,可持续地发展。
  二、“生态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探索
  (一)慢下来,让学生回归文本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于是有的教师开发了大量教材资源,课堂出现“目标多而杂”,“高频率快节奏”,“资料的展览厅”等,造成学生认知的困境,造成学生情绪的浮躁,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淡然。这就要求教师潜心提炼,对教材内容有所筛选,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点,最符合学生发展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让学生实实在在学知识。
  1.拓展的有度
  拓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拓展要做到有度、有效、有的放矢,应该为突破难点而拓展,为充实留白而拓展,为品味语言而拓展,为发展内容而拓展,为人为熏陶而拓展。
  读准语音,积累语汇,培养语感,达到正确理解并较熟练地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让语文课立足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指向,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用好辅助工具
  计算机辅助教学确实是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很多老师就会在课堂中多讲点知识,拉快进度,让学生多学点,但往往欲速则不达。首先,知识的掌握需要循序渐进。其次,我们语文教学重在体会品悟,提高多方位的语文素养。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慢慢领悟,潜移默化的。
  (二)慢下来,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是创造条件为学生服务。这就要求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而不是抑制、挫伤其生长的天性。
  1.当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或表述自己观点时,教师要耐心,静下蠢蠢欲动想往前赶的心来倾听、获取信息。
  2.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由老师提问慢慢转换成学生也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需要教师要耐心,因为学生提出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一个过程,学生提高提问能力又要一个过程。
  (三)慢下来,让全体代替个体
  1.多点耐心,适当引导与鼓励
  人的行为动机多数来源于自我成功的激励,然而面对未成年人,我们不能忽视外界肯定对于他们的激励作用。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怕为完不成任务而放弃浇灌施肥的最佳时机。
  2.分层教学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态度、发展要求以及学习方式等。其次,教师便可根据这些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学生分层,在备课过程中也可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使学生提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人数就会多起来,学习氛围融洽,学习效率就提高。
  3.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多学生不敢表现自己或不能表现自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方法指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慢下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1.保证时间
  课堂上经常听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通全文。”可是,还不到片刻,还是书声朗朗的,教师就已经急不可待:“差不多了吧?”“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可是不到两分钟,老师又急不可耐了:“好,时间到了。我们一起交流交流。”课堂上,教师要慢下脚步,多给学生点时间,学生的感悟就会更多,学生会说得更好,语文的能力会提升的更快更好。
  2.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就是指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回答问题或教师提问过程中等待、观察、听取等技能。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这是因为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联想、加工、组织语言等活动时间。
  (五)慢下来,重视生成,善于诱导
  精彩的课堂肯定是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课堂。当然合理有效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这需要教师多学习,多积累,具备一定高度的思想和教育智慧,把握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放下赶进度的包袱,及时调整,机智地应变,合理利用。这样,慢下来关注生成,学生和教师最终会在新课程中得到更完美地成长。
  三、实施生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1.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之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学生更多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里人人可以有话说,人人可以有事做。
  2.学习语文兴趣增强。课堂中,教师慢慢地不断地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探讨问题,更积极地进行各项活动,更积极进行问题思考了,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习语文兴趣更浓了,语文成绩也提高了。
  3.语文素养提高显著。学生的朗读水平、品味语言能力,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在进步。
  4.学生的身心更健康了。课堂上,学生学有所成,成绩、能力都提高。这些都带给了学生自我的肯定、莫大的成就感,学生更开心,更自信,更积极了。
  四、结束语
  总之,“生态教育理念”之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的表现锻炼机会更多了,能参与课堂的学生更多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生态理念”下语文课的“慢”教育,使学生的生长更自然了,更快乐了,更健康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26项目分项目“生态教学”研究方案(网络).
  [2]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时间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秦皇岛市海港区萃文中学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为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安排了专职教师,配套了必要的教学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要一味地勤奋工作,只顾低头拉车而不顾抬头看路。而应该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讲究方法和技巧,这样才会使工作效率更高,更有效。
从增强政治敏锐性中提高新闻敏感、从知道积累中培养新闻敏感、从观察和思考中增强新闻敏感、从采访实践中练就新闻敏感、从大量信息中掌握新闻敏感、从分析比较中巩固新闻敏感六个方面,谈了新闻敏感的自我培养和提高。  新闻敏感 自我培养 自我提高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新闻敏感强,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迅速地判断出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抓住新闻;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研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阐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阅读不仅提出了量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并且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能力,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鼓舞,可
"妈妈,我们来了新老师,还教我们唱歌、跳舞呢。"近日,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教学点一年级学生高兴地对妈妈说。日前,这个教学点的6名学生迎来了首位"90后"教师梁盼盼。截至目前,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可将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充实学习环境,加速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才能让职业中专的学生真正学好数学。  数学教育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在职业中专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好专业课的必备条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本来基础就差的学生,提到数学时就觉得更加的头疼。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一、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入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习历
文章甄选了7个评价指标,构建政务微信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市12个区的22家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政务微信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美丽的环境。让学习变成多方位的、立体的、体验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领会人类心灵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