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与学校发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领导诞生的背景及其涵义
  20世纪至今的教育研究领域中,处处充满了教育改革的痕迹。现代社会处于急速发展变化中,教育随时、随处发生着改变。这与在二十世纪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年代初,西方学者在学校效能研究中的不断深入密切相关,国外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主要的启迪作用,国内课程领导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2001年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写道:“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诞生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领导的参与主体
  (一)校长
  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是毋庸置疑的,台湾学者李锡津指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课程领导。”甚至,校长的课程领导,从某种程度上一说,它决定了课程改革在学校中的实施能否成功。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离不开校长的参与,因为没有校长参与的课程领导共同体根本无法发挥课程领导的功能,无法体现课程领导共同体存在的价值。首先,校长是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者。任何新的国家、地方课程政策均先传达给校长,再由校长传达给学校教师;而学校教师对课程政策有什么意见及建议,也是先向校长反映,再由校长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校长在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扮演着上传下达的角色,这使得校长能比其它人员全面地考虑学校课程的问题。其次,校长是各项决策的主要执行者。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还是学校自行制定的决策,均需依靠校长方能有效的贯彻实施。
  (二)教师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教师对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决策的质量。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他们能够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判断哪些课程方案在学校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能够对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与资源做出预测。让教师参与课程领导共同体,使教师在课程决策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课程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第二,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的实施效果。让教师参与某一学科领域的课程发展的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目的,更好地向学生解释课程方案。
  (三)学生
  在课程领导的实践中,学生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尽管我们都承认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但学生仍然只是被当作课程领导的对象,很少有人去了解和倾听学生对课程领导的感受和意见,更不会在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采纳学生的建议。学生已经成为现有的课程领导及其研究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课程领导和学校改善中忽视学生的声音。其实学生是有能力参与课程领导的,我们不能因为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而将学生排除在课程领导共同体之外,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领导共同体中应有的作用。校长与教师为了从学生那里获取有关信息,开始关注学生,并且承认学生在课程领导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三、课程领导的途径及对学校的发展
  (一)让教师在课程领导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即课程,是教师即课程开发者。教师与课程不是二元对立的分离、排斥关系,而是有机统一的融合关系。“教师是课堂上所建构与创生的课程的有机构成。”教师的思想、体验、生活经历乃至整体生命都具有课程意蘊。所以,首先应该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与课程决策权。其次,让教师成为课程理解者。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有机构成,而且是课程的理解者。教师的课程理解是教师基于批判意识和思维对课程知识所产生的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教师的课程理解是教师一切课程开发行为的本质与前提。最后,让教师成为课程创造者。教师不仅是课程理解者,而且是课程创造者。教师的一个重要专业职责是基于自己的课程理解、专业特长和学生的需求,对外部课程进行改变或再创造。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创造学校特色课程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由此看来,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知识、课程理解与课程能力诸方面构成教师的课程素养。教师的课程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构成、核心构成。教师理解与创造课程的过程即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让学生在课程领导中不断促进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参与课程领导的基本途径和具体体现是真实的探究学习,即把学习视为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在学科课程中,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为学生真实的探究问题或课题,学生在探究学科问题或课题的过中产生自己的学科理解。学科知识不是等待学生记忆和内化的“现成结论”或“正确答案”,而是学生探究的对象,学生或者将之作为等待验证的假设,或者将之用作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在假设验证或实际应用中,学生既产生了自己的学科思想、发展了学科探究能力,又掌握了学科知识与技能。在生活课程或活动课程中,需要将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转化为探究课题,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并运用学科知识探究生活课题,追寻学习的意义,培养直面问题的生活态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怀和责任感。
  (三)建设学习型学校助力学校发展
  1.构建学校的学习文化
  学校的学习文化是指学校关于学习方面的氛围、意识、行为模式等,反映一所学校具有继续学习的精神风貌。学校领导层应该积极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尊重不同参与人员的特质;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学习课程的相关理论,并对现行的课程进行思考,将其应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积极推广相关成果。这样就能够促进学校内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成果共享,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从而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校的学习能力提升。
  2.共建学校的发展愿景
  “愿景”是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其实不仅学校有自己的愿景,教职员工和学生也有自己的愿景,而作为学习型学校应协调好“个人愿景”与“学校愿景”。学校的领导首先要清晰明确地向全体教师员工说明学校初步的发展愿景,其次,通过交谈、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老师们对“学校愿景”的看法和反应,再通过多次的交流与讨论最终确定学校的共同发展愿景。最后,全体教师员工共同商讨如何使“学校愿景”落实,并为之努力。
其他文献
我们班的班长张平是一个全才,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各科成绩都很高,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各位任课教师都很喜欢他,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如此,张平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夺得800米长跑第一名,带领全班取得一等奖。在艺术节活动中,指挥大合唱,独唱等等,多才多艺,很讨人喜欢。在班级管理中,他认真负责,敢作敢为,班级的学习纪律都井井有条,有这样一位班长,我觉得非常放心,因此我对他的关注尤其多一些。  前
期刊
一、开拓创新,强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人类智能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在对视障学生进行生活技能培养方面,这一理论由显重要。对视障学生来说,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技能的掌握,只能靠倾听或触摸来感知。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要适时创设情境,充分发挥视障学生的听觉和触觉“发达”的特点,多元智能,因势利导,培养视障学生自主探究,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存技能。  与普通学生相比,视
期刊
一、明确应用文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文的用途十分广泛。譬如,召开会议或布置工作,要事先发个通知;和远方的朋友交流情况,商量工作要写封信;个人或单位向组织提个要求,要写张请求、报告或申请书;一个集体组织规定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事项,要订个公约;为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就订个计划;学校将要开学时,要出个通告;还有在经济交往中要订立各种经济贸易合同等,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如果
期刊
从毕业至今已在乡村学校工作了17个年头,期间任教过小学阶段的大部分科目,回顾教学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的学生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再是通过自己看、听、做来实现,而是大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到的,对于知识的运用,他们只会复制,不会创新,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
期刊
如何认真、全面地点评一节英语课是否有效甚至高效呢?这既是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新理念的真实体现,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对一节英语课进行评析,真实地反映课堂高效的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一、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之评析误区  误区一: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忽视了教学效果的“实效”。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
期刊
一、引言  教材重组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删减、替换、组合或者对教材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教材重組存在着乱取或乱舍的现象:一是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生搬硬套地把各种知识凑在一起。二是不考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真实意图,大刀阔斧
期刊
一、创意手工制作活动的意义  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园是比较受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生成创意手工制作的主题,确定主题,让幼儿以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激发幼儿对制作的兴趣,培养了幼儿想象的能力。通过创意手工制作活动,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幼儿技能技巧,眼、手、脑的协调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造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
期刊
一、自愿原则,分好小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要视本班具体人数而定,以我班为例,45人,可以分为15个小组,每个小组刚好三人,人数不宜太多,不超过五人最好,这样组长会更清楚本周轮到哪位同学交周记,不用老师亲力亲为去催交周记(周一下午交接力周记,周三或周四评讲后发下去)。学生自由组合,那小组的成员肯定都是彼此关系较好的,写作水平也大致差不多,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写作水平悬殊太大,写作水平高的孩子容易骄
期刊
一、元江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元江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较大  少数民族学生常借助自己的民族语进行思维,思维方式具体形象。在山区居住的学生,由于交通闭塞,生活和学习环境非常艰苦,缺少五彩缤纷的现代化大环境。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没有进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没有接受过全面科学的学前教育都市生活的影响,学生思想单纯。因为和外面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均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目前,已由最初只重视宏观方面的研究,即简单地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来进行论述,转变到对成人教育机会均等进行微观的全方位分析,即从成人教育的课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层面进行细致阐述。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衡量教育机会均等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标准:起点上的均等;教育过程上的均等;教育结果上的均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