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周记,让学生人人爱上写作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愿原则,分好小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要视本班具体人数而定,以我班为例,45人,可以分为15个小组,每个小组刚好三人,人数不宜太多,不超过五人最好,这样组长会更清楚本周轮到哪位同学交周记,不用老师亲力亲为去催交周记(周一下午交接力周记,周三或周四评讲后发下去)。学生自由组合,那小组的成员肯定都是彼此关系较好的,写作水平也大致差不多,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写作水平悬殊太大,写作水平高的孩子容易骄傲自满,水平稍逊的孩子会感到自卑。
  二、别致的名,有归属感
  每个小组都要为本组的“接力周记”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每个组员起一个笔名,组长安排好每周分别由哪位同学完成接力周记。我特意打印了这样的表格。有些孩子们为周记本和自己起名字时,很用心,一般都把周记本的名字和组员的笔名都有关联,例如,
  组名:冰雪梦(笔名分别是:冰雪莲、冰玫瑰、雪雏菊)
  组名:火焰兵团(笔名分别是:熊熊火焰、火焰面包、火焰战士)
  组名:梦幻糖果(笔名分别是:糖果·梦莹、糖果·梦蝶、糖果·梦晴)
  从这些稚嫩而富有童趣的名字上基本可以判断小作者们的性别和性格。每本周记本都是一个小天地,组员们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他们有归属感,会好好呵护自己组的周记本,好好完成每一篇周记,为自己组争光。
  三、关注生活,捕捉题材
  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乐于表达”,由此可见,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不是胡编乱造;学生要有表达的欲望,而不是被老师逼着完成习作。我要求孩子們“接力周记”的内容是真实的,写自己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事,体裁不限。有些孩子心思细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总能从学习、家庭生活中捕捉到写作的题材,每次阅读他们的习作,一股浓郁的孩子气息扑面而来,一篇篇富有童真童趣的习作让我欲罢不能。有些孩子比较粗线条,他们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可以写,写出来的周记干巴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两个方法:一是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相建议周记的内容,“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二是我平时密切关注班上发生的事情,下课也喜欢和孩子们聊天、拉家常,对班上的动态比较了解,所以我每周都会提醒一下孩子们,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周记的内容,可以从哪个角度来写。
  四、多方评价,激励表达
  每一个孩子完成周记后,我要求家长先进行评价,然后交上来给我批改,我进行等级制评分并写上简单的评语,轮到下一个组员写周记,他(她)是先评价上一个组员的周记,自己再完成接力周记。当知道自己的习作会受到他人的关注,就会尽力地把周记写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周记被欣赏、被认可。当然,教育永远都不可能做到齐步走,班上的孩子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我对他们的要求肯定会不一样,只要他们的写作超越了自己,我就会给好评,这点我也跟家长们沟通过,培植孩子的表达自信和激励孩子们的表达兴趣很重要。这是部分家长的评价:
  “还算可以,但整篇周记不够整洁,希望今后要注意。”
  “不错,继续努力!”
  “从化妆到表演的过程描述得非常生动,语句生动。”
  “语言表达有新意,但叙事要表达得更加流畅!”
  家长在评价的同时,也会当面点评孩子的周记,一对一的当面辅导,能较快地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我对孩子们“接力周记”的点评,更像是听他们倾诉、侃大山的一位朋友,让他们感觉到,我也在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一起分享他们的喜与悲。这是我对“接力周记”的部分评价:
  “舞会的细节描写得生动传神,如果能把舞会最精彩的部分详写,其他略写,就更好了。下次我也好想参加你们的舞会!(笑脸)”
  “小马,你笔下的饺子太让魏老师馋嘴啦!”(流口水)
  “你的课间10分钟过得如此惊心动魄,魏老师也不禁为你捏了把汗。建议你下次把旁观的同学的表现也写写,会更有趣。”
  “哈哈,太好笑了!下次你们下课玩这个游戏时,记得叫上魏老师来看看哦!”
  写作,其实就是和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只要把内心所想写出来就可以啦!我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让他们乐于表达。
  孩子们对“接力周记”的评价还比较稚嫩:
  “还不错,加油。”
  “写得很具体,字体工整。”
  “语句通顺,字很漂亮。”
  组员的评价,对大家的写作热情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因为是中年级,孩子们鉴赏作文的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相信在老师的引导和熏陶下,他们的评价会越来越“专业”的。
  五、精心评讲,充满期待
  每周只有15个孩子写周记,那其他孩子如何分享每周的佳作呢?“接力周记”的评讲课承载了这一项任务。
  “接力周记”,里面写的都是校园生活和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用自己的笔,更用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憎恶表现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无一不是童真童趣的体现。孩子们这两个月写的周记:《韩国弟弟》《竞选狼后》《我要参加朗诵比赛啦》《可怜的莫经伦》《蟹子包》《男版“如花”欧小涛》《悲惨的星期二》《杀“猪”记》《捉贼记》《“生死逃亡”》《快乐的舞会》《独轮车与红月亮》……光看题目,就很吸引人啦!朗读水平高的孩子,我会让他们亲自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完后,我会让孩子们进行点评,我会在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方面进行点评。有时候我会亲自朗读孩子们的佳作,绘声绘色地读,边读边点评,耳濡目染,可以逐渐提高孩子们鉴赏作文的能力。自己写的周记能在全班展示,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因此,每到周二或周三,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们便会追问我什么时候评讲周记,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接力周记”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它使一个班成为一个学习、生活、写作的共同体,使读和写,写和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体验到表达的乐趣,并养成随时观察生活、我手写我心的好习惯。我坚信,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接力周记”会开启孩子们写作的一段新旅程!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
期刊
“身教”则是指老师以身垂范、为人师表,这既是对老师的严厉的要求,也是老师能引以为傲资本,据经验论之,若干年后学生也许不记得老师教了多少知识,但也许记得老师的气质、修养、品格,可见做一个老师不易,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教育的资源,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有老师说:“我不敢说自己能给学生多少积极的影响,只求尽量不误人子弟”。此语多么沉重,因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反思:怎样做不误人子弟?十一学
期刊
一、建设昂扬向上的精神家园  幼儿园的风清气正,员工的敬业、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追求优质教育的态度,是靠园长的思想引领、人格魅力的影响,班子成员的表率,以及富有成效的培训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长期形成的园所文化,这种文化的力量时时刻刻影响着、凝聚着职工。  (一)园长和班子成员要做教职工的表率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建园初期和改革时期,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做给职工看,领着
期刊
我们班的班长张平是一个全才,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各科成绩都很高,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各位任课教师都很喜欢他,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如此,张平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夺得800米长跑第一名,带领全班取得一等奖。在艺术节活动中,指挥大合唱,独唱等等,多才多艺,很讨人喜欢。在班级管理中,他认真负责,敢作敢为,班级的学习纪律都井井有条,有这样一位班长,我觉得非常放心,因此我对他的关注尤其多一些。  前
期刊
一、开拓创新,强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人类智能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在对视障学生进行生活技能培养方面,这一理论由显重要。对视障学生来说,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技能的掌握,只能靠倾听或触摸来感知。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要适时创设情境,充分发挥视障学生的听觉和触觉“发达”的特点,多元智能,因势利导,培养视障学生自主探究,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存技能。  与普通学生相比,视
期刊
一、明确应用文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文的用途十分广泛。譬如,召开会议或布置工作,要事先发个通知;和远方的朋友交流情况,商量工作要写封信;个人或单位向组织提个要求,要写张请求、报告或申请书;一个集体组织规定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事项,要订个公约;为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就订个计划;学校将要开学时,要出个通告;还有在经济交往中要订立各种经济贸易合同等,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如果
期刊
从毕业至今已在乡村学校工作了17个年头,期间任教过小学阶段的大部分科目,回顾教学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的学生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再是通过自己看、听、做来实现,而是大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到的,对于知识的运用,他们只会复制,不会创新,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
期刊
如何认真、全面地点评一节英语课是否有效甚至高效呢?这既是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新理念的真实体现,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对一节英语课进行评析,真实地反映课堂高效的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一、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之评析误区  误区一: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忽视了教学效果的“实效”。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
期刊
一、引言  教材重组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删减、替换、组合或者对教材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教材重組存在着乱取或乱舍的现象:一是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生搬硬套地把各种知识凑在一起。二是不考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真实意图,大刀阔斧
期刊
一、创意手工制作活动的意义  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园是比较受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生成创意手工制作的主题,确定主题,让幼儿以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激发幼儿对制作的兴趣,培养了幼儿想象的能力。通过创意手工制作活动,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幼儿技能技巧,眼、手、脑的协调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造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