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策略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团队精神是当前中职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核心,中职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深入培养学生班集体团队精神,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的凝聚力,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此,本文首先提出团队精神对中职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具体分析中职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集体;团队精神
  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呈现高度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越来越被大众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仍旧有很多学校和家长比较偏重于“发展个性”,忽视了团队精神的重要促进作用,在人才培养上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对此,在当前素质教育大力倡导下,中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的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团队精神教育培养,让中职生树立班集体共同目标,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一、团队精神对中职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的“团队精神”就是指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通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的精神,也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相互协作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培养是团队管理建设的核心工作,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忠诚度,最大化的提升团队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重视培养学生班集体团队精神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当前中职学生精神状况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生是具备团队精神和乐观态度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的不良现象,究其原因现阶段的中职生中有较多是独生子女或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我行我素,或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 的管教,导致有的学生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少言寡语、性格孤僻;有的学生有着狭隘的竞争心态,因嫉妒造成学生间的矛盾频发;还有的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班级荣誉感不强等等,严重影响着健康班集体建设。对此,中职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工作,不仅仅要快速调整中职生精神面貌,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的策略
  团队精神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更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此,中职班主任要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具体方法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全局观和集体主义人生观
  思想是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中职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要从培养学生思想角度出发,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从思想认知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借助有效的方法,如搞活动、做游戏、观看影片等,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并不是一味的摒弃自身的个性化,而是要将自身的个性要与团队行动保持一致,要有整體意识、全局观念,要体现在团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为着班集体的共同利益而努力,这样才能为最终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日常的德育渗透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全局观和集体主义人生观。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学生团队能力
  班集体建设并非中职班主任一人之责,而是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组建像企业管理形式的班级领导班子,如班主任可以胜任为董事长、1名总经理、5名部门经理等等,学生在任职到各个岗位时要恪尽职守,为班集体发展服务,一方面配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协调好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为了培养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班集体建设可以组建一支“互学组”,班主任可以以小团队的形式安排学生到班级学习活动中,通过团队协作、互助学习,强化学生的团队能力,让班级学生共同进步。
  (三)参与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群体意识
  团队精神的培养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此,中职班主任要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如学校组织的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舞蹈协会、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书画协会,或者社会上组织的团体活动如“一对一”扶贫帮困活动、关爱“敬老院”活动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集体社团活动中,让成员们感受到群体活动所产生的合力效益,强化学生的群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班主任表率作用
  班主任既是学生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班级管理工作。对此,在加强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方面,一方面班主任要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独具一格的高尚品格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如在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班主任行为影响下,学生可以养成团队精神,发挥班主任表率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切莫“高高在上”,而是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不断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减少学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促进学生班集体团队精神培养。
  结语: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中职生不仅仅要注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要提高自身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将班集体团队精神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首先通过德育教育,树立全局观和集体主义人生观;其次鼓励学生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强化学生群体意识;最后通过班主任自身表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熏染学生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贺立燕.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职业.2021年12期
  [2]刘文文,徐玉兰.中职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年90期
  [3]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刘海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职生班主任[N].贵州民族报.2019年
  [4]张俊义.有效提升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效率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05期
  [5]苑海凤.探讨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41期
其他文献
患者,男,43岁.因乏力、腰酸2个月,腰痛1个月于2005年8月入我院。
期刊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所著的中篇小说,其由于极高的文学价值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翻译界也已对其进行汉译并产生了多个汉译版本。本文以李继宏的《老人与海》汉译本为中心,并选取吴劳版本作为参照,以期对李译本进行评价并对名著重译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老人与海》汉译本;生态翻译学;译本比较  1.原文介绍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
FAB分类中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是一类发生在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阶段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ML-M5常常表现为高白血病细胞性,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或急性呼吸衰竭、明显的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凝血功能异常(包括DIC)等[1-2].我们对42例初诊AML-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探讨AML-M5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期刊
t(8;21)(q22;q22)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最常见的再现性染色体异常之一,占伴有核型异常的AML-M2的40%~50%,少数M1、M4患者也可伴有t(8;21)[1]。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实时定量RT-PCR(Q-PCR)方法监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AML1-ETO 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于TagMan探针的Q-PCR技术检测17例AML1-ETO(+)AML患者allo-HSCT后不同时间骨髓标本AML1-ETO mRNA的表达.AML1-ETO mRNA水平以内参基因abl
约80%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贫血,超过40%的患者需行红细胞输注治疗,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终将进展为输血依赖.尽管红细胞输注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目前的研究表明频繁的红细胞输注可导致继发性铁过载,造成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输血依赖的MDS患者生存期缩短,死亡率增加[1-2].我们就MDS患者铁过载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期刊
摘要:习惯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机械化从事或完成自动化动作和行为的心理倾向[1]。这种心理倾向一旦形成,就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需要。若不这样做,就会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如一个人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一次不洗就不舒服。这种自动化进行的某种动作倾向,叫习惯。我国古人说:“习久性成”也是这个道理《尚书、太甲上》从这些定义来看,健康行为包括健康习惯,但是他的含义更为广泛[2]。随
期刊
目的 通过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移植前胸腺近输出功能与预后相关性研究,判断能否将受者移植前的胸腺近输出功能作为预后的指标.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定量检测64例同胞全相合骨髓移植(MSD-BMT)患者移植前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水平(作为胸腺近输出功能),并对所有移植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统计学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