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示初中化学教学的魅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就要理解化学,理解化学就要求学生多动脑、动手,要积极主动地亲身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掌握治理污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使学生由害怕学习化学到喜欢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一、用活化学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的一些知识,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枯燥乏味,刚刚学习化学的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加之教师照本宣科,教死书,学生提不起兴趣,厌倦化学,导致一些学生成为化学的学困生.优秀的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事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促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兴趣是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阴雨天的夜晚桂花地里(有坟茔的地方)夜晚为什么会出现“鬼火”?为什么三鹿奶粉会导致大头娃娃?为什么假酒会导致人失明?老师做的小魔术,如烧不坏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家中发酵的发面闻起来酸酸的,可是加点碱水,酸味就没有了,怎么回事呢?这些奇怪的现象,能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觉得化学太神奇了,从而带着极大的兴趣融入于化学教学活动中.
  二、展现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非常神奇,而且妙趣横生,从理论到实践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时,我拿着一根带火星木条伸到装满O2的瓶里,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燃烧起来.当学生看得惊奇时,我提问:O2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可燃性.接着我用点燃的木条放在一个收集好的气体瓶里,发现点燃的木条迅速熄灭.在学生兴趣很浓时,我提问:大家估计这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灭火?请大家在课本中找答案.学生带着好奇心参与教学,比起教师的滔滔不绝的苦口婆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化学知识.我请同学们想一想,过去经常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报道,在寒冷的冬天有的人煤气中毒身亡,煤气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看化学课本.原来煤气就是化学上说的CO,煤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CO,CO是有毒气体,人体中毒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让学生宣传CO的知识,并防范冬天CO中毒.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教师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走进生活化学,感受生活和化学的关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人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例如,在讲“酸的通性、pH”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视野要开阔,不断进行学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Internet网与校园网的开通为中小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当前,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高中物理课程中,是高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越来越强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思想认知问题、教育形式和模式问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师资队伍问题等.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予以科学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推动初中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是其主体性原则的直接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所在.同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够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布置这一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上位煤层开采后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残留煤柱在底板的应力分布以及巷道在非均布载荷下易
创新是推动时代不断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基本需求.学生主动锻炼创新思维,有利于冶炼自身思维逻辑,并形成独具一格的思维模式.在学习中,积极地发展创新能力,也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而反思是一种客观主动的认知活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包括思维本身都受到反思的考查批判.有效地利用反思思维能促进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反思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能更好地认知教学知识,并在反思过程中获得
化归思想作为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十分重要.掌握这种思想,在学习函数过程中会感到轻松易懂,遇到问题也能轻松化解.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领悟化归思想,并灵活运用,这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的定义是,通过转化的方式,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转变为容易理解、解答的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模式化和规范化是化归思想的两点特色.将感到迷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