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乡村联动 助力山区致富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3日,是我国首届农民丰收节。灵宝市寺河山乡火山关村53岁的建档立卡户赵成刚吃过早饭,便推着独轮车,载着刚采摘的满满两筐红富士苹果,哼着小调,赶往镇上参加当地丰收节庆祝活动。
  当日,河南省“首届农民丰收节西部分会场·灵宝苹果采摘季”活动开幕式,在这个风景秀美、具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美誉的苹果小镇隆重举行。许多当地果农纷纷赶来庆丰收、晒成果,与参会的电商攀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赵成刚一大早赶来,当然也要晒一下自己的丰收成果。今年,他家套种的10万袋红富士苹果喜获丰收,优等苹果占种植面积的90%左右,粗略估算毛收入14万多元。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的“西大门”,全市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地处全国两大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的黄土高原东缘,有着“苹果之乡”之称。全市共有51个贫困村,共有922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32127人。2016年以来,灵宝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六个精准”,紧盯“五个一批”,按照“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深度攻坚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的总体思路,精准发力、精准落实,通过品牌引领,职校乡村联动,让农民喜获大丰收;通过因村施策,让产业铺就脱贫路;通过因户施教,实现了“一户一技能”目标,唱响了脱贫致富歌,共脱贫2976户11061人,使贫困发生率降至1.99%。
  品牌引领:农民迎来大丰收
  赵成刚是寺河山乡火山关村人,家中5口人,80多岁的老母亲和妻子体弱多病,两个女儿初中毕业在家。两年前,在市教体局脱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俩女儿一个外出打工,一个在村里开了电商小店,赵成刚自己也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成了种植苹果的一把好手,今年家里的20余亩土地,种植的玉米、苹果都喜获丰收,成为该村脱贫示范户。“如果没有乡成人学校的技术培训,没有精准扶贫培训‘讲师团’老师们的指导,帮我对以前种植的老苹果树进行高接换头,提升了苹果的品牌价值,就没有我和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今天。”赵成刚深有感触地说。
  赵成刚口中的“讲师团”,是常年活跃在灵宝的一支特殊扶贫队伍。它由职业学校教师、农业合作社专家、农业致富带头人等共同组成,使职校乡村联动。“讲师团”定期组织讲师深入贫困村调研,面对面地与村干部、贫困户座谈,深度了解村子本阶段最需要培训的技能点,结合贫困村的具体情况,商定培训内容。为此,他们还编写了《山区红富士种植技术》《山区核桃种植管理技术》《花椒栽培技术》等扶贫培训教材,因户施教,开展扶贫培训,提升农作物品牌价值。如今,灵宝精准扶贫培训“讲师团”的脚步已遍布山区每一个村落,也将品牌意识、实用技术播种到接受帮扶的贫困户的心坎上。
  近年来,灵宝通过抓品牌引领,加快农民增收,打造灵宝苹果品牌,助力脱贫攻坚;举办“苹果花节”宣傳灵宝苹果,引进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开展苹果论坛,提高管理技术,推广苹果提质增效果园356亩,栽植双矮苹果36亩;今年更借助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灵宝苹果采摘季”活动,来庆丰收、论发展、壮产业。目前,灵宝全市水果总面积115万亩,其中苹果90万亩,产量14亿公斤,从业人员50万人,年产值42亿元。建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家,果品交易市场15个,经营网点300多个。有果酒、果酱、果沙、果醋、果汁、果胶等十大系列,29个果制品,产品远销韩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国内各大城市。
  寺河山乡成教专干任焕升在山区走乡入户20余年,谈及家乡的变化,他难掩心中感慨,激动地说:“以前俺乡很穷,外面传着这样一句话‘寺河山,人如燕,春来秋去冬不见。吃黄馍,喝黄汤,柴禾棍子绑张床’。现如今,俺们灵宝苹果品牌打出去了,俺们山区农民算是真正脱贫致富了!”
  10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灵宝苹果试验站在寺河山乡苹果小镇正式揭牌成立,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这个豫西山乡的希冀:“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把灵宝苹果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把苹果产业打造成全面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活力产业、富民产业,让这漫山遍野的‘金苹果’,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的致富果、幸福果。”
  因村施策:产业铺就脱贫路
  灵宝市朱阳镇是革命老区。1933年7月,陈先瑞、李隆贵等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与当地游击队组成红七十四师,领导朱阳人民坚持鄂豫陕根据地斗争,为卢灵洛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灵宝市委、市政府不懈的追求。
  “通过发展3000亩核桃种植、2000亩烟叶种植、3000亩野生连翘加工,弘农源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项目的建设,到2019年年底,王家村将全面脱贫摘帽。”王家村党支部书记宁福群信心满满地说。
  王家村位于朱阳镇南部深山区,距镇上18公里,辖19个村民组。总人口581户2230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390人,是灵宝5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6年以来,王家村党支部在市教体局和市科协的帮助下,确定了“以种植业为主,以药材加工、乡村旅游为辅”的脱贫思路,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帮扶,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8年,该村种植烟叶2291亩,年产值1000万元;发展种植连翘100亩、优质烟叶500亩,年产值610万元;养殖牛羊年产值20万元。全村的贫困户均被产业覆盖。王家村通过两年的努力,已经脱贫83户356人,2019年将全面脱贫。
  王家村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源于市里的产业扶贫政策。近年来,灵宝市政府充分发挥果、烟、牧等特色产业优势,坚持龙头企业进园区、扶贫车间下乡镇、村里集中发展特色种养业;全市发展食用菌36万袋,建设温氏养鸡大棚21个、蔬菜大棚18个、葡萄大棚10个,覆盖贫困户3036户10326人;坚持建设基地辐射带动,积极实施产业扶贫“百千万”工程,建设培训就业基地9个、产业就业基地53个、产业增收大棚507个、产业项目覆盖贫困群众1200余户。   “我家乡产的核桃、连翘茶、土蜂蜜不愁卖了,供不应求,电商扶贫使我脱了贫,住上了新房。”在朱阳幸福家园电子商务扶贫基地,建档立卡农民宁建成高兴地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灵宝市政府下大力气来抓电商扶贫,不断丰富销售渠道,通过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对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开设了灵宝苹果天猫旗舰店、京东灵宝特产馆。乡镇新建了5家天猫优品服务站,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76家,形成“一店带多户”的网店模式;在五亩龙翔新村建立了电子商务扶贫基地,57家大型超市与灵宝市达成苹果销售协议,带动100多户贫困户300余人就业增收。
  因户施教:唱响脱贫致富歌
  “我家的葡萄卖了9000元,亩产3500斤,我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葡萄栽培技能太有用了。”建档立卡学生王瑞静心存感激地说。王瑞静原来在灵宝职专学习计算机专业。这几年,西阎乡发展葡萄产业,他在上学路上看到周边不少葡萄园,了解到学校种植专业专门开设了此课程,就转到种植专业学习,掌握了葡萄的种植技术,帮助家里找到了一条脱贫之路。
  灵宝市教体局职成教科科长李发学说:“职业教育就要积极落实教育厅对教育行业扶贫的部署,打好职业教育‘技能牌’,精准扶贫培训‘讲师团’老师们通过在职业學校开设现代职业农民培训班,在成人学校开展精准扶贫培训,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能,增强了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实现‘一户一技能’的脱贫目标已指日可待。”
  在寺河山乡火山关村,王同春老师深入到贫困户的苹果园,手把手教农民果树修剪技术;在豫灵镇太张村,70岁的管双喜老师深入到贫困户的花椒园,传授丰产技艺;在革命老区朱阳镇王家村,高级农艺师李宗文老师深入到贫困户的核桃园,现场传授核桃防霜杀的管理要点。这种走进贫困户田间、园中、地头的教学模式,使每个贫困户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解决了贫困户的致富难题。
  “精准扶贫培训真是及时雨,不但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增强了我们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建档立卡户张指南也感慨地说。
  张指南家住在川口乡赵家沟村,该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距离乡政府东南8公里,160户人家680口人,耕地面积1900亩,现有未脱贫贫困户55户185人,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以来,该村通过调整产业,在国家“大樱桃集约高效栽培示范与推广”项目的支持下,栽植大樱桃1000亩,引领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赵家沟千亩大樱桃进入初果期,收入200多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指南的收益更为显著,他家的8亩樱桃由于管理到位,今年收入达8万元。
  脱贫不忘乡亲。张指南脱贫后,把自己参加乡成人学校实用技术培训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悉数传授给乡亲,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据不完全统计,该村产业脱贫120人72户,年收益约 160万元,覆盖贫困户83%。
  “今年,我给家里寄了15000元,我家再也不当贫困户了。”在厦门打工的建档立卡户学生时莹歌兴奋地说。时莹歌家住在豫灵镇底董村,家中4口人,因弟弟上学、父亲疾病缠身致贫。通过在灵宝职专两年的技能学习,她被灵宝职专安排到厦门天马集团工作,每月收入4000余元,她的就业帮助家庭走上了脱贫之路。
  抓就业扶贫,帮助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一直是灵宝市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灵宝市政府通过组织召开春季务工招聘会、脱贫攻坚专项招聘会,200余家社会企业提供岗位8000多个。其中,该市乡村保洁员、转移就业联络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2763个, 87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公益岗实现就业。目前,全市具备劳动能力贫困户7608户16973人,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愿望的贫困户6262户11837人,已实现贫困家庭1人以上就业的有6083户10926人,贫困家庭就业率达80%,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1人以上就业率达到97%。
  在浙江湖州一家大酒店工作的建档立卡学生王应恩对帮助他家脱贫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说:“是技能培训让我走上了致富路!我要用自己一技之长,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并带动更多的同龄人承担起脱贫的责任!”
  (责编  张德广)
其他文献
何谓“苏霍姆林斯基难题”   所谓“苏霍姆林斯基难题”,是本人在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过程中,联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总结出来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牵涉全局性的问题。它是指:苏霍姆林斯基在研究了儿童发展的特点后,指出了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到青年时期的成长规律。而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反映在职业教育领域,构成了一系列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德育领域的一些内容只有在儿童时期才会
期刊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大数据技术更是大力推动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据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调查分析,我国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有500万~1000万人从事大数据专业相关的职业和岗位,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教育部在2016年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市场急需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创建了良好的培养环境。2017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
期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之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精神,办好中职教育的关键所在。市场经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特点,推动了中职校企合作形式、内涵的创新发展,其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呈现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共生、合作共赢”的鲜明特色。近年来,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把
期刊
幼儿文学是服务幼儿的文学,它直接关系着幼儿的精神生长和民族未来。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幼儿文学修养,而且还肩负着让幼儿亲近文学,让文学深入幼儿心灵的重要使命。   一、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在一次“国培”课堂上,重庆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一位教师谈到了他们在招聘新教师时遇到的困境。考官给入围面试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把你最拿手的一项技
期刊
编者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谱写教书育人新篇。10月8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寻找李芳式的好老师”大型宣传推介活动,遴选确定100名“李芳式的好老师”。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发现和挖掘全省教育系统的典型事迹,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进一步贯彻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展示我省师德师风典型人物,本刊结合《师德师风》栏目,陆续报道我省师德高尚的先进人物。
期刊
11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在全省13个赛点举办。  为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素养和基本素质,省教育厅提出“关注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举办了第四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承办,共有来自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 252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针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基础能力,本次大赛设置基础类、实用英语类、计
期刊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职院校每年均开展办学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填报的基础数据经过汇总分析后形成各项数据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学校当年的办学情况。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集,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东西部区域内高职院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办学水平存在差异,有针对性地缩短东西部办学水平差距是推进高职教育平衡发展的必要途径。我们选择东西部职业教育较有代表性的江苏省与四川省,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紧紧围绕河南省品牌示范和特色学校及专业建设要求,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思路、“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加强骨干专业内涵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行业办学的特性,学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先后对平面媒体印制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桌面排版方向和图文信息处理方向)、美术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对平面媒体印制技术订
期刊
检查完画室的颜料摆放,随手把玉雕机房的门窗关紧,等到学生宿舍的灯火渐次熄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安然入睡,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镇平工艺美校)校长秦英翔才结束自己的巡察工作,踏着皎洁的月色回家。今天的校园巡察,发现了不少问题—玉雕班的电灯有点暗,必须赶紧换了,要不然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学前教育专业这两年报考人数增加,钢琴室、形体室需要增添一些器材,耽误不得……镇平的日升月落,学子的来来去去
期刊
为推动河南省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河南省教育厅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10年来,以大赛为引领的幼师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我省幼师类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与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深入。  为适应幼师职教发展新常态,实现“合格+特长”的幼师人才培养目标,南阳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阳幼师)以组织师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为契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