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侯逸凡:围绕兴趣激发潜力,你也可能成为大师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先送她学书法,可她坐不住,没写几个字,就打翻了装墨汁的碟子;又给她报过二胡、舞蹈等兴趣班,同样都没提起她的兴趣;后来发现她对棋的悟性好,就送她学习国际象棋,结果一不留神,竟成就了国际象棋史上最年轻的“四冠棋后”——
  2020年7月10日,26岁的侯逸凡接过深圳大学的聘任书,成为深大“史上最年轻”正教授。这位世界国际象棋史上最年轻的“四冠棋后”、北大学子、罗德学者、牛津大学教育硕士,被冠以“天才少女”的传奇姑娘,是怎样在人生棋盘上走出奇招的呢?
  父母发现她对棋的悟性好,就带她到兴化市少年宫。没想到,她一下子就迷上了国际象棋
  侯逸凡,1994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侯雪健在检察院工作,母亲王茜是医院的护士。逸凡从小聪明伶俐,在幼儿园学了剪纸,回家看到床单上印的花朵很漂亮,拿起剪刀就剪,好好一条床单就这样毁了。父母虽然心疼,但并没有责备,因为他们觉得小孩子有好奇心很正常。
  逸凡4岁时,父母想让她学点特长——先送她学书法,但她横竖坐不住,没写几个字,就打翻了装墨汁的碟子,把自己弄了个大花脸。后又给她报过二胡、舞蹈等兴趣班,可没一样能提起她的兴趣。父母也不勉强。
  5岁那年,逸凡看到哥哥姐姐们玩六角星形的玻璃球跳棋,觉得好玩,就跟着学,刚学两天就上了手,将哥哥姐姐们杀得片甲不留。父母发现她对棋的悟性好,就带她到兴化市少年宫,让她在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中选一种学。逸凡看国际象棋的棋子造型立体,便伸手捏住棋盘上的“马头”,开心地说:“选这个。”
  没想到,侯逸凡一下子就迷上了国际象棋,学了一年就拿到所在年龄组的全国少儿冠军。接下来,她闯山东,进北京,转战國内外,战绩辉煌:13岁成为最年轻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5岁成为最年轻中国棋后,16岁成为全球最年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侯逸凡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国象比赛上,比赛之余还要进行训练,在校读书的时间少得可怜。为了学棋,她小学换了好几个,一二年级在江苏兴化第二实验小学,三四年级在山东济南十亩园小学,五六年级又转到北京体育路小学。
  逸凡到山东学棋时才7岁,年龄小加上水土不服,王茜放心不下,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前去陪读。为给母女俩租个像样点的房子,侯雪健戒掉烟酒,将自家房屋出租,自己则寄居在亲戚家。
  逸凡热爱国象,但也没放松文化课学习。周末和比赛间隙,她都会主动找老师补习文化课,有时候下午刚从国外飞回北京,顾不上倒时差,第二天早上8点就照常去学校上课。所以,尽管她一直处于“半练半读”状态,但功课从没落下,还担任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小学四年级时,她参加济南市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拿了一个二等奖。
  逸凡入选国家队后,王茜陪女儿来到北京,并在国象队的图书馆谋得一份差事。此时,逸凡训练、比赛的任务越来越重,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参加训练,还要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比赛,一年对局超过150局,训练、比赛之余,除吃饭、睡觉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文化课。
  逸凡的教练常常叮嘱她要学好英语,有机会多跟国外选手交流,只有博采众长,才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为鼓励女儿学好英语,王茜经常带女儿去高校英语角练习口语,平时在家母女俩就用英语交流。碰到两人都不会的地方,王茜就四处向人请教。逸凡还利用出国比赛的机会,用英语跟对手聊天,和棋迷交流。在母女的共同努力下,逸凡的英语口语水平、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为支持女儿的事业,侯雪健也停薪留职来到北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对他们来说,女儿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及时转变角色,之后心无旁骛,全情投入,使她在学习、下棋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2年1月31日,在第10届直布罗陀国际象棋公开赛上,侯逸凡击败匈牙利名将朱迪特·波尔加,打破了这位世界女子棋坛“无冕之王”20年来对女棋手不败的神话,震惊了整个国象界。
  侯逸凡力克波尔加,外界关注度爆棚,她却一如既往,以平常心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2月27日,是逸凡18岁生日。她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并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她用这种方式向18岁致敬,向青春献礼。
  就在大家期待侯逸凡乘胜追击、再创佳绩的时候,她做出了让人意外的选择——到北京大学读书。周围有朋友提醒她:“现在正是你出成绩的黄金期,你晚几年再去北大读书,这样两头兼顾,不好吗?”享受校园生活,接受北大教育,是侯逸凡梦寐以求的事。她说:“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因为下棋而放弃过学业;同样,今后我也不会因为学业而放弃下棋。”她永远记得父母的教诲:国际象棋可以是爱好,可以是职业,但不可能是人生的全部。
  2012年,侯逸凡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外交学专业。从向往北大到走进北大,亲身感受北大精神的魅力,她开始了棋盘厮杀与安静求学的双面生活。因为要参加各种比赛,她上课的时间比同学们少,但她从没有懈怠过,甚至比同学们更努力。周围女同学喜欢看的美容、休闲杂志,她一本也没看过。无论在宿舍在家,还是参加比赛,只要有空,她就会见缝插针地学习,将随身携带的课本拿出来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回头问同学、老师。每次出国比赛前,她都先查阅当地的政治、历史背景,然后到实地考察,这样印象特别深刻,知识掌握得更牢。
  侯逸凡参加重大比赛的频次较高,如果比赛时间与考试时间冲突,她就申请提前考试或根据学校安排缓考。凭借勤奋努力,她不仅如期完成了学习任务,大学英语等成绩还在班里名列前茅,学科综评两次都是第一。在北大学习期间的2013年、2016年,她第三、第四次夺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称号,成为史上最年轻“四冠棋后”,真正做到了下棋学习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017年,侯逸凡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获得号称“本科生诺贝尔奖”的罗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公共政策专业的硕士,成为该校第一个以运动员身份申请到的罗德学者。
其他文献
不爱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回家做作业拖拖拉拉,拒绝上学……孩子的这些表现让家长头疼不已: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自觉,成绩优异,偏偏自家孩子不争气呢?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习问题专家宋柯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谈谈——  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缺乏内在驱动力  孙凤仪(8岁男孩的妈妈):自从我儿子上了小学,为了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盯着他做作业、复习功课。但是,只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马蒂·罗斯曼历经25年研究发现,从三四岁开始做家务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更融洽,成年之后在事业上更成功。  研究发现,对小孩子来说,做家务是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孩子们喜欢帮助他人。孩子们都乐意在公园里擦拭湿滑的滑梯,这样其他孩子就可以放心玩耍;他们可以为生病的朋友制作鼓励卡片,写点什么或者给它们上颜色;他们愿意把家里的袜子一双一
湖南衡阳籍妈妈蔡秀芬,一心想为儿子梁柯创造美好未来。2014年,她把上初中的儿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与丈夫辞职赴深圳创业。2017年,早恋的梁柯为给女友买生日礼物,入室抢劫、故意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服刑期间,梁柯心灰意冷,试图自杀。为拯救儿子,蔡秀芬从衡阳辗转长沙,在监狱外陪儿子服刑。她忍着丧父、失婚之痛,引导儿子改过自新……儿子犯罪撕裂妈妈的心  2017年5月9日,蔡秀芬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你
不久前,正在英国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封信。信上说,学校将会请专业心理研究人士来为学生做心理压力方面的聊天测试。为帮助家长理解,信中还列举了几个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的因素,比如父母中有人去世、父母离异、孩子患重病或残疾、学习压力、处理朋友关系困难等。信中提醒家长,请根据自家情况为孩子选择其中一至两项参加测试。  对于在中国长大的我来说,对5岁的孩子进行心理压力测试,听起来有点小题大
5岁的孩子既是期盼来年入学的小不点,又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既是妈妈眼里的小宝宝,又是自己心目中的小大人……5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过渡年龄,孩子会表现出不同于此前的特征,让父母又欢喜又担忧。  宝宝为啥这么乖  【案例1】讨好妈妈的胖胖  胖胖今年5岁,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在小区大人的印象中,胖胖是一个闲不住的孩子,只要从幼儿园回来,小区里就到处飘着他的身影,而且都是一闪而过,神龙见首不
最近给一些小朋友上了阅读、写作方面的公开课,发现一个问题:总有些家长抱怨我讲的内容不能“马上用来指导孩子,并看到效果”。请问,这是想要“速成药”吗?  追求“速成”的家长们  每次上公开课,我都会先谈谈基础的教育理念、方法框架,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一层面上与我达成共识,这样当我后面再谈到具体方法的时候,就更容易沟通并达到预期。但怎么说呢,公开课、讲座最多也就是1小时,能把上述概念清楚明白地讲完,再带几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做一个五斗柜,初中生组装了一辆自行车,75%的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学校成为学徒……  2012年,我因为工作需要来到荷兰,从事中文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外联部的安排下,我住进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区。我第一次接触荷兰的“匠人”教育是因为邻居玛丽。在她的恳请下,我成了她的两个孩子——吉米和汤姆的中文老师。吉米是哥哥,14岁,正在读初中。8岁的汤姆是弟弟,刚读小学二年级。  由于是
近几年雾霾天增多,主要原因是化工厂排放有害气体、机动车排放尾气,还有燃烧煤炭、柴草产生大量烟雾。雾霾严重伤害我们的呼吸道,使我们的肺部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出行戴口罩也就成了在所難免的事。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确地发出呼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吧,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  (指导老师:苏东平)
【尹少淳简介】  美术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美术发展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著作《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被教育部師范司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方面,美术一直是家长青睐的项目。不少家长心里还存着一个小九九: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行,将来还可以参加艺考。所以,近年来,无论
孩子从不愿意写作业,到主动按时完成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回顾三年来陪女儿走过的路,我深深体会到:当孩子对写作业有抵触情绪时,家长一定要及时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对症下药,引领孩子渡过难关。  作业未完成多次受惩罚  女儿小的時候我在外地工作,直到她10岁那年我们母女才得以团聚。由于我长年不在女儿身边,公公婆婆及老公都对女儿宠爱有加,什么事都依着她。和女儿团聚后,为了弥补对她的亏欠,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