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作文评改,培养习作兴趣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作文批改,把批改作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抓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改,让学生自己掌握评改作文的权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写评语,注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灵活处理每一篇学生的作文。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写作 兴趣
  随着新教改的推进,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作文是一种练习、实践的方式;然而对于教师来说,便是一种教学效果的反馈方式。作文的评改在学生的作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增进教师对学生了解,也是指导和鼓励学生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作文评改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作文评改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下是具体内容。
  1.教师评改作文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
  1.1及时批改是前提
  及时批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作文习作完毕之后隔了太久再进行作文的讲评的话,这样会使学生对自己习作成果的了解日渐冷淡,学生很有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写作内容,因此教师在及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时,应注意把握住作文点评的火候,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作文评讲。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享受习作乐趣之余,也能提高作文兴趣并增加对写作的渴望。
  1.2多样评价是基础
  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作文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因此评价应该注意多样性,首先,教师应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其次是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个性化。同时在互相评价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教师评价作文的目的不是评判学生写作的好坏,而是为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新颖的健康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向作文成功大道。
  1.3欣赏性评价是根本
  欣赏是最美的心灵之花。在课上,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优秀作文,也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欣赏文章优美的段落甚至于一个完美的句子,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技巧,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应该求同存异,多多鼓励学生,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有效培养。在习作课上,教师应该努力表扬每一位同学的文章,对学生予以积极地鼓励。
  1.4把情感贯串始终是保证
  作文评价也应讲究情趣性,通过一些笑脸、图案等对学生加以鼓励,大大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还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对待学习。在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对于学生情感因素的表达与投入,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情感交流,做到情感饱满,用词合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2.激发学生自改作文是提高习作兴趣的有效方法
  2.1提高认识,增强自改的主动性
  批改作文往往成为语文老师的负担,对于学生的作文修改通常都是费尽心思,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于写作的错误认识,认为写作是老师的事和自己无关。这样对学生的作文提高百害无一利。在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中,多数作文要求学生应自行完成对作文后的修改。由此可见,学生自改作是当前一些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工作。实践证明,认真反复地修改作文得到的效率比寫作一篇新的文章更高。
  2.2精选事例,激发自改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自改作文的兴趣,举例:在进行“推敲”时,用诗人贾岛反复“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写作时要善于推敲的道理。同时可以利用黑板报的形式介绍古今中外文人骚客关于反复推敲修改文章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作文修改的意义,进而产生自改作文的想法。教师可以在课内外展开生动有趣的改作文活动,增进师生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领略自改作文的乐趣,也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2.3细节入手,注重自改的效果
  要注重自改的细节,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应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交谈中,教师应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整理写作思路,使写作思路清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委婉地与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自己悟出修改的最佳方法。这样通过一步步的训练,使学生渐渐地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理解如何选材、布局等,如何使作文言之有理,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2.4加强交流,激发习作热情
  在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按照作文水平分层次进行分组,每组固定3-5人,这样可以使学生尽情的发表个人的看法,积极地参与作文修改这项工作,从而使得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修改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修改作文,教师在作文修改中应起带头作用,交给学生基本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改作文,并尝试走上讲台大声发言,与老师进行真诚地交流。在对话与交流中使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兴趣得到提升,而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结 语】
  学生应该注重作文的修改,增加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在互相交流中使得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取长补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习作水平层次的理解从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习作能力。总之,教师与学生应该和谐相处,教师应注重评价与激励,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育庚.培养修改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J】.读写算,2013(19)
  【2】李雄.在修改中愉悦习作【J】.学园,2013(12)
其他文献
以黄淮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强筋型冬小麦品种郑麦366和中筋型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旗叶中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a、叶绿
初中语文是教育的基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所以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存在于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对于学生
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发展都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创新,不断完善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作文指导,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开展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鼓励学生吐露真情实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等,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关键词】  张扬 个性 策略  一、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  1.开展个性化的作文辅导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对于害怕写作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帮助他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摘 要】个性化的教学有很多展开模式,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也能够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够展开锻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熟悉学生在写作中需要完善的一些方面,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己修改文章。  【关键词】小学 个性化 作文教学 实践  将个性化的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这不仅会让作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
【摘 要】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当应成为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提高的重头戏。但从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情形看,有许多令人不能乐观的地方。作为一般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相关的应对策略,本文对高中学生论文写作的点滴思考很值得人们去借鉴。  【关键词】高中学生 论文写作 策略思考  在平时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中,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少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知识的传授,也没有少对学生议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但学生之议论
【摘 要】  作文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肯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很多学生写出的作文跑题偏题经常存在,这一现象反映出学生对作文题目的陌生、不理解。审题能力不提高,会影响作文思路的正确性。所以,教师要切实培养小学生作文审题能力。  【关键词】  培养 作文审题 能力 途径  在小学语文作文学习中,审题是其关键步骤之一,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在设计作
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以手写心,表达出自己真实、个性化的心理与情感。纵观当前语文教学写作现状,情感艰涩、表达乏力、人云亦云等现象充斥着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
以华南8号木薯为试验材料,比较在水平种植上,种茎芽眼顺向(同一方向)与反向(相对或相背)的术薯产量性状效应。结果表明,种茎芽眼顺向比反向提高16.0%鲜薯产量、19.3%薯干产量、23.0%淀粉产
粤糖03—373是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