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及语文中考改革的方向,使阅读教学已被广大师生重视,很多同学已开始读些课外书籍,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读书的目的性,不知如何去读书。因此,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一、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语感,重视对学生进行形象性思维训练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形象思维的潜能。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符号表层意义的理解和深层思考。语感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一种驾驭文义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味等方面和总体感悟,“语感”不仅指“受感”一边,还包括“传感”的双边活动。表情达意,绘声绘色的朗读是通过有声语言对课文旨趣的形象再现,它能传出文字的情趣,把读者和听者带进一种艺术境地,让学生去进行形象思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我在教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让学生看后又反复地读课文,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第二段:“……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然后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学生在感受语言材料后进行想象,都能回答出这里用了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花之繁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把语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训练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这种教学方法亦即情景教学。如我在给学生听写时,拿一根草吹一下,让学生写一个词语,学生们能很快地写出“风吹草动”这个词,我在讲台上昂着头大步走,同学们能很快写出“昂首阔步”这个词。这样既能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了语感,也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技巧、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诵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母语学习靠语感。唐代韩愈强调:“手披目视,口咏其义。”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他们都强调阅读的重要。那么怎样进行读书的训练呢?
  第一是多读。学生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藏书,让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语文教师应作表率。平时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并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选文尽量短小精悍,体裁多种多样,适合学生阅读。
  第二是善读。阅读方法很多,包括精读、略读、速读、跳读以及查阅参考资料、读思结合等等。教师指导学生,要养成“三到”和“四边”的习惯,“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四边”即边看(默读)、边摘录、边批注、边思考。教师的作用是“导读”,要把握方向,指出重点,突出关键,化解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想象,疏通思路,形成能力。总之,老师的“导”要得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语感,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
  
  目前的教学活动,“套子”仍不少——死搬教科书,课堂上单一讲授,“套子”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做接纳知识的罐子。怎样才能摆脱“套子”的羁绊,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获取知识,而不是机械在记忆概念,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呢?我认为:让学生通过诵读,发散联想,培养学生多向求异思维,可促进学生不断地有所创新。
  多向思维表现为不拘于已有的知识,而是尽可能多向思维,多角度探索,以掌握跟解决问题有关的多种见解、材料和方法。我在教读《紫藤萝瀑布》时,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然后以“受课文启示,你联想到了什么?”为中心分组进行讨论。由于有典范课文引路,又能联系生活中的积累,这种由此及彼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们便有情绪的冲动,合理地、有根有蒂地去放纵联想,有的联想到自己的姐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情绪一度的不振,后经苦苦地思索或家人的开导,又信心十足地迎接新的生活了;有的联想到自己的爸爸下岗失业,一时生活无着,对生活缺乏信心,整天沉迷于麻将席上,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这次发散联想的练习,人人有说不完的故事,负责记录的组长应接不暇,讨论结果相当成功……
  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用这种方法去开通思路,可以获取丰富的材料。灵活运用这种方法,比起单一讲授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我还创造一些机会,挤出1-2课时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多方面撷取知识的同时,既训练了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其他文献
学生的认识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动脑动口,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目的。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奉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只有当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予以诱导启发。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探求精神?其方法枚不胜举。以下仅就“设悬”、“质疑”、“解囊”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做法。  “设悬”、“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学好这门课,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个要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新课标的
期刊
一、语文课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应把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一个人语言能力又主要表现在语感上。正如吕叔湘所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通俗的说法,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悟,在视听之际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其表示的意义的能力,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二、将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听
期刊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散文,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  诗人写诗,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形象,集中歌颂最有意义、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及由此所激发起的情感去打动读者。  尤其是古诗,它的语言简练,通假字较多,感情同样丰富。一首诗,往往就是一
期刊
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而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讨厌作文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写——读——写”相结合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写或口述与课文相同的景物,然后与课文对照,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与自己的不足,学完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用
期刊
《狼》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是蒲松龄老先生《狼三则》中的一则。其第一自然段叙述了屠户遇狼的内容。原文共两句:“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这段的整体文意很容易理解。对“途中两狼”一词,历来都解释为“路上两只狼”。虽然这种解释很直接、好理解,但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欠准确,有不妥之处。笔者认为这里的“中”应读做zhòng,释为“遇到”,“途中两狼”应释为“路上遇到两只狼”
期刊
电化教育以直观、高效、易行的优势深受教育者的喜爱。投影是众多电教仪器中的“小字辈”,它使用方便灵活,简单快捷,能发挥出“一点一滴”的作用,具有相当大的教学应用优势。目前,在课堂电教中唱主角,被广大教师所推崇。  识字的难点是识字形,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只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使学习成为自主学习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参与意识,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义的活动,而巧妙的“引读”通过对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掌握,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尝试的几种“引读”方法:    一、激趣引读法    所谓激趣引读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对读或教师激
期刊
《魔鬼辞典》上对“名著”的解释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人人又读不下去的作品。此言不谬,确实读名著不像读武侠、言情小说那样轻松。但不读又不行,因为按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规定,一个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名著要达到145万字(相当于10本初中语文课本的字数),那么,如何才能把名著读下去,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从中间向两边读的方法    面对厚厚的一本名著,一本正经稳坐在书桌前,摆开
期刊
“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理性认识排挤了感性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孩子的梦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以至出现了一批“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老态龙钟”的儿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深思。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们是梦的王子、公主,他们心中充盈着激情与幻想:“让老鼠成为猫的好朋友”、“我们坐着月亮在太空中遨游”……  而语文课,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儿童的多彩梦而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