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狼》之“中”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是蒲松龄老先生《狼三则》中的一则。其第一自然段叙述了屠户遇狼的内容。原文共两句:“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这段的整体文意很容易理解。对“途中两狼”一词,历来都解释为“路上两只狼”。虽然这种解释很直接、好理解,但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欠准确,有不妥之处。笔者认为这里的“中”应读做zhòng,释为“遇到”,“途中两狼”应释为“路上遇到两只狼”。
  首先,若照传统的解释,用“途中”表“路上”之义,有点“小题大做”。文言表达以单音词为主,讲求简洁、明确。用一个“途”字表“路上”之义已非常明确,也就是说,表“路上两只狼”之义,用“途两狼”即可。且“途中”在文言词汇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双音词,可见,“中”在此并非是“途”的附着,而是另有独立的音义,把“途中”释为“路上”,明显地是犯了训诂中“以今推古”之忌。
  其次,从上下文看,此句前面的内容“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其陈述对象是“屠户”;若“途中两狼”解释为“路上两只狼”,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的陈述对象是“狼”。这一陈述对象的变化,使两句的内容好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感觉好象屠户对后面有狼并无察觉。有的人也许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将“途中两狼”释为“路上(遇到)两只狼”。这样的解释在笔者看来却是“卖儿招婿”:放着“中”本身有的“遇到”之义不用,偏偏又“招”了个“遇到”来补充。不过,这也证明笔者解释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再次,将“途中两狼”解释为“路上两只狼”,还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两只狼是此路上的“常客”,每天出来“伺人作案”,这次算是瞄上了一个屠户。而将“途中两狼”释为“路上遇到两只狼”,那感觉就是屠户与狼是“偶遇”。
  最后,可能有人认为“中”读zhòng时,在字典上并无“遇”的义项。对此笔者认为,字典词典上的释义义项来源于语言的实际应用,但它不可能收尽字词的所有实用意义。词的多义性往往是引申产生的,而引申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系统,更何况有这样的语用实例,谁又能说“中了流弹”、“中了埋伏”两词语中的“中”(当然读zhòng)不能释。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每个人都是诗人,但每个人都可以去鉴赏诗歌。诗词背诵、诗歌鉴赏也是我国高考制度中经久不衰的考题,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就是以诗歌教学为主。如何指导学生去感受、理解、体验诗歌的美,进而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陶冶情操并很好地背诵下来,始终是困扰我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教育家
期刊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作者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写出了脍炙人口之作。他运用高超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将渔夫和妻子桑娜金子般善良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环境对比与心理交错描写,体现桑娜的担心和勤劳能干    作家笔随心意,从“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到“屋里却温暖而又舒适”。从环境的
期刊
一放寒假,学生的心立即飞回了家中。亲人的团聚、朋友的嬉耍、节日的欢快,让他们把学习丢在了脑后。但如果布置一些独具特色,寓学于乐的作业,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体会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是会很乐意完成的。  结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有文化氛围,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学习书法、赏写春联、搜编短信。开学后,我用了一节课作了信息反馈,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交流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一、学习书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语文不积极、不主动,上课时,老师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却心不在焉、昏昏欲睡,而且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整体施加影响,唤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入审美的佳境。    一、巧饰“凤头”,引导学生尽快“入境”  语文课的导入好比“凤头”,它是课堂的起始,是教师讲课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简捷的课堂开场白。
期刊
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相对茫茫字海来说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刚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单单小学语文六年制二册就要求:认识460个字,其中300个是要求学会写的字,160个是要求认识的。识字量的提高,使生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字呢?我认为,只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期刊
学生的认识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动脑动口,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目的。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奉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只有当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予以诱导启发。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探求精神?其方法枚不胜举。以下仅就“设悬”、“质疑”、“解囊”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做法。  “设悬”、“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学好这门课,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界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个要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新课标的
期刊
一、语文课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应把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一个人语言能力又主要表现在语感上。正如吕叔湘所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通俗的说法,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悟,在视听之际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其表示的意义的能力,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二、将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听
期刊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散文,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  诗人写诗,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形象,集中歌颂最有意义、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及由此所激发起的情感去打动读者。  尤其是古诗,它的语言简练,通假字较多,感情同样丰富。一首诗,往往就是一
期刊
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而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讨厌作文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写——读——写”相结合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写或口述与课文相同的景物,然后与课文对照,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与自己的不足,学完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