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麻疹的护理

来源 :保健事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总结了62例小儿麻疹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高热的护理,皮肤黏膜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麻疹的患儿早期治愈起重要作用
  。 【论文关键词】麻疹;小儿;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1]。本病传染性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其流行,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儿童发病率显着下降。现将近三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麻疹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8年5月共收治麻疹患儿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6月~7岁。
  1.2 主要症状和体征 62例患儿中,发热62例,咳嗽60例,皮疹62例,畏光56例,流涕60例,结膜炎58例,腹痛腹泻32例,咽部红肿62例,出疹柯氏斑62例。
  2 护理措施
  1 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尽可能住单间,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对流风及强光刺激。保持室温18~22 ℃,湿度50%~60%,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1次,观察热型。高热患儿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忌用激素,或大剂量解热药,防止体温骤降出现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而使皮疹突然隐退,延误透疹进程[2]。忌用醇浴,冷敷,以免影响皮疹导致并化症。 2 病情观察 小儿因其特殊生理特点,病情变化快而复杂。麻疹并发症多且重,应及早发现,需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出疹及退疹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出疹期如透疹不畅,疹色暗紫,持续高热,咳嗽加剧,肺部啰音增多,为并化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可至心力衰竭。患儿出现频繁咳嗽、声嘶、甚至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症,为并发喉炎的表现,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为并发脑炎的表现,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3 皮肤黏膜的护理 3.1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1次,忌用肥皂。内衣应为棉制柔软的衣服,宜宽松。腹泻患儿注意臀部皮肤清洁,勤换尿布垫,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及量。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如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菜煎水抹洗全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透疹。注意防止烫伤。 3.2 加强五官的护理。室内保持光线柔和,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每日4~6次,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及呼吸道分泌物,翻身拍背协助痰液排出,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盐开水,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或含漱朵贝液,口腔或嘴角干裂者涂石蜡油或4%硼酸软膏。 4 饮食护理 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稀粥等,经常更换食物品种,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多喂温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指导家属做好饮食护理。 5 预防感染的传播 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 d,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 d,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21 d。病室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3次。患儿衣被及玩具曝晒2 h。减少不必要探视,预防继发感染,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3 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由于麻疹传染性较强,可经飞沫传播。为控制疾病的流行,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通过交谈、墙报、宣传册等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科普知识水平,认真配合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院内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关爱患儿,随时提供所需的身心帮助,满足其对安全、爱的需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儿出院后保持清淡、营养饮食,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坚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按计划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1] 崔炎.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8.
  [2] 陆美珍,周立叶.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及预防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8):6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胃穿孔临床治疗治疗经验。 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11月间共收治的胃穿孔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例患者之中,治愈9例,溃疡复发10例,因腹腔内感染,全身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 结论: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可以指导病人及家属从鼻孔进行胃插管,并用针管将胃内的食物抽取出来。在诊断溃疡穿孔时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外科疾病鉴别。对于
期刊
【摘要】:  在医疗领域,药剂师用药是否合理主要表现在其能否使患者的用药达到依从性效果,而且用药的依从性也慢慢成为能否成功治疗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很多的药剂师慢慢变成了只向公众提供药品,而渐渐的对患者取药后是否按要求吃药,与询问用药效果等漠不关心,知之甚少。但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作为药剂师,在改变患者用药是否有依从性方面的作用变地日益重要。  【关键词】: 药剂师 用药依从性 作用  目前,因为药
期刊
【摘要】: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以可信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搜寻实证,并运用实证,建立整体统一又不忽略护理中个体因素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可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等。本文就循证护理在临床孕产妇心理护理方面的运用予以探讨。  【关键词】:循证护理;孕产妇;心理护理;  一、循证护理的概述  在实施循证护理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搜寻或调查孕产妇可能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的影像学状况,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方法:对1 25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肝胆B超检查,并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39.28%,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4.70%,占整个阳性率的62.88%。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的长短不同而差异具有显著性(P0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对132例脑水肿患者造成的毒副作用以及外渗原因和护理干预。方法 患者人数132,其中男87例,女4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5岁。治疗期间主要观察和监测132例患者静脉注射20%甘露醇后穿刺部位的局部反应、生化测验以及患者主诉。结果 132例患者中,出现体内水电平衡紊乱61例,肾功能损伤9例,甘露醇外渗5例,静脉炎17例。无反应15例。结论 患者在治疗期间静脉滴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尿失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0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膀胱训练、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尿失禁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的产科护理的理念,是一个和谐化的过程,是以实施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为主要的沟通手段,产陪护理,以及在心理的感情支持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都是为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为基准的,这样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产科护理  产科护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问题。最近几年,尽管普遍都是实行了住院的分娩模式,使得母婴的健康有了较大的保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人工流产术后患者11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口服避免药物;观察组患者术后立即给予口服特居乐。将两组患者术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点滴出血、闭经、再次妊娠、宫腔粘连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
期刊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科门诊输液的影响。 方法 将儿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806例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428例(1845次)和对照组378例(1675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理干预。 结果 输液穿刺过程中,干预组患儿的合作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科门诊输液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输液治疗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改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护理时给予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