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never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技能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推行课内与课外两方面的合作学习,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含义 意义 课外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英语教师的研究的重要话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应运而生。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浅显的观点和简单的做法: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即依据一定的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对其布置任务,并要求各小组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习效率也有高低。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优等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的方式反馈了学习内容;后进生不仅学到了本来不会的知识,更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增强了学习信心。其次,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大限度地点燃了师生的激情,让学生体会到了竞争的刺激,合作的魅力,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比如在教授Films这个部分时,我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曾经学过的电视节目的名称时,为了给本组争光,大家都极力地回忆,忘记的同学立即翻开课本寻找,然后专注地记忆。我提问时他们回答得既迅速又准确,课堂气氛一度达到高潮,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其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导因素,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促进。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措施
  2.1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
  所谓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即将英语课堂分成若干小组,以4-6人每小组为宜,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刺激组内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分配的时候,要注意男女生搭配,组内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有层次性等问题,此外,还要兼顾到学生之间的性格、能力的差异,甚至其兴趣爱好等等。在组内合作学习开始之前,给每个小组的组员分好工,做到每个人各司其职。拿我们班举例子,本班有30人,分成六组,每组5人。每组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发言人,还有一名组员。当然,每个人的分工是不固定的,根据各人在组内的表现,集合大家的意见,经常更换组内成员的分工。还是以9A Unit 5 Films为例,由于本课生词太多,句型较为复杂,而且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很难理解。所以由我下达本节课主要任务:顺利地朗读全文,弄清主要内容,能够用英语简单描述奥黛丽·赫本的一生。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组长分配任务,组员找出本文生词以及难读的单词、短语,记录员写下他们,组长和副组长帮忙查找生词意思并弄清单词读音,最后发言人作总结性发言,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我们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结合每个组的表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给予一定的奖励。一学期下来,进步最大、奖励最多的组将成为本班的“最具实力组”,组内表现最好的成员将成为本学期的“英语学习之星”。一年下来,本班学生都已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操作起来已经驾轻就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互相鼓励,学会了团队精神。
  2.2英语课堂之外的合作学习
  各门学科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但是课外的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所以每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课堂之外的合作学习。
  英语课堂之外的学习(即课后的学习)常以pair work 的形式存在,即我们常说的“结对子”,一名优等生帮助一名后进生。当后进生在朗读、默写及简单的短语及句型的记忆有困难时,他的拍档要指导并督促其按时完成任务。在选择搭档的时候,我们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即相互选择。这样的选择有利于优等生心甘情愿地帮助他的搭档,也有利于后进生诚恳地接受搭档的指导和要求,合作效果明显提高。本班的课后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合作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优等生还要定期地指导后进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等题型。最重要的是搭档之间还需要找出彼此课外作业中的错误(尤其是后进生作业中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整理出来,交给老师一起解决。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老师很快就能知道本班学生的普遍错误,及时地作出解释和指导。
  总之,学而有法,却无定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而非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更好甚至最好,是我们每个英语老师需要仔细琢磨和研究的问题。
  [1] 林格伦 (Lindgren). 课堂教育心理学[M]. 2008.
  [2]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对于英语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中,掌握基本知识与形成阅读能力。本文在论述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上,探讨了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为初中物理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与初中物理教学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要注重与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最佳效果的情景,教师需要重视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为了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这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技能。英语训练中包括听、说、读、写,其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在初中英语阅读训练中,师生互动教学也非常的重要。本文研究的是如何在阅读训练中,进行师生互动教学,为互动教学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训练 互动教学 策略  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国家《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笔者认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编题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我们每一个物理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机器、器械的种类越来越多,构造日趋复杂.在种类繁多的器械中,有一种结构及原理都极其简单、应用极为普遍的器械,它就是“联通器”.本文对生产和生活中的连通器进行简要分析.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  联通器性质:联通器里的水(密度均匀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证明如图1所示,设想U形管底部有一液片AB,截面为
1教师的教学风格概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呼唤教师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