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帮高三学生解压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下学期初有位女生找我谈心,随意闲聊后出现了学生不停地哭泣,而后不断来谈心的学生,引起我思考高三学生的压力。过高的压力常影响高三学生复习迎考状态及考场上临场发挥,有一些学生因经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无法正常学习,严重的甚至被迫退学。如何使高三学生在复习迎考阶段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学习潜能,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都是擺在学校老师及家长面前的重要问题。在问卷调查后,浅谈我作为教师怎样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我从学生、家庭、教学三个方面对高三11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学生自己对学习成绩不正确的分析产生焦虑。有35%左右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成绩时不很正确,对自己的定位不准期望过高。
  2.父母营造的过度家庭氛围影响学生的紧张心理。有52%学生提出家长给的压力大:表现在有的父母不掌握孩子学习的节奏,过度请家教,将子女休息时间排的满满当当;或是“温柔”压力,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精心的一日三餐、保健品、营养品等。虽然是尽心尽责,但有时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倍感压力。
  3.学校教和学生学配合不当导致的学生压力过重。老师为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为学生集体大量订购复习资料与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家长为了使自己孩子的成绩提高,又买了不少复习资料。学生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作业压力。过密的练习测试使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消化巩固,最终就使学生体力脑力消耗过度,心理忧郁烦躁。
  作为高三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健康成长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保持适中的期望值。有一男生,六门主课除了数学之外其余五门都很优秀,但是在高三第一学期后半期因为数学成绩差点放弃了自己,不愿意到学校来。在老师及家长的共同帮助下,他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现在的这位同学能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在展示自我优点过程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参加中国传媒的面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学习方面能“如鱼得水”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还是会碰碰磕磕,也常常会产生技不如人之感。因此,老师先要帮助学生有平和的心态。有了心态方面的准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平时测试,调节紧张的心态。在我班上,有一女生很勤奋,高三第一次月考进入了年级前五十名。高三第二次月考时,数学只得了六十几分,全班的最低分。苦着和我讲考试时心理压力很大,怕自己名次会往下排。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由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在每次月考和模拟考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绪,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沟通。1.指导学生正确的考试步骤,做到先易后难,逐步适应。2.要善于从每次测试中发现自己微小的进步,如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考试多了几分、某个问题因为仔细审题做对了而多得了几分等,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来激励自己,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能增强学习信心。3.从测试中发现自己哪些知识块薄弱,决定复习的侧重点、方法等,制定出详细计划,如分几个阶段来实现等。
  其次,教师从作业量和测试卷难易度等方面给学生解压。教师在帮学生选定复习资料时尽量多考虑学生的六门功课的合理分配,难易度的分层要求。老师在平时的作业布置尽量分层要求,测试卷的难度上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复习进度。
  另外,学校老师和学生家庭配合程度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方面。学校和家庭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形成开朗、自信、热情并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积极关心和参加集体活动,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这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为此,班级学校和家庭都要作出努力。如学校为高三学生加设了一节艺术课,欣赏音乐或优秀的影片,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安排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班级跑步、拔河等一些既轻松又放松的活动,丰富高三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的发挥取决于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找压力的来源,寻求解压的方法,其目的无非是要在高考冲刺阶段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面对学生压力过重的现状,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减压的措施,以达到增效和开发潜能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瓯海中学
其他文献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核的五个能力之一。  据对1990~1997年高考试题统计,八年实验总分平均占14%~25%,略高于考纲的规定。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应用的层次。特别是“3 X”考试科目设置改革,其测试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图像、视听集成为一体,统一转化成数字信号,并能进行加工、传输的一整套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从地理学科的特性来看,有许多内容是非常吸引学生,适合以多种形式来表现及传递给学生。地理学科内容极为多样且复杂,“空间”常是其着力的重点所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远距立即互动传输等,而这些特性正可以有效地被引入到认识空间、认识地理及改善地理教学上。通过
2008年3月我接管了初一的一个班级,该班当时的状况可用“脏”、“乱”、“差”三个字形容。然而,一盆迎春花却改变了这一切……  案例1:班级环境——用迎春花装扮   以改变班级环境为突破口,我实施了班级管理的第一个方案。早自习开始前我和值日生、班干部彻底清理了教室,并刻意在讲台边放上一盆含苞待放的迎春花。接着的开场白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朋友,我愿意和你们
回顾自己从教的几十年经历,对备课的熟悉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粗浅到深入的过程。大致说来,“备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点”“线”“面”“体”这样几个阶段:   一、“点”的境界  刚毕业那会儿,“备课”在自己的眼里,就是直接为完成下一节课作预备。这种备课观是一炮一个眼儿,目标明确,很务实的。马上要上课了,看一看教科书上的内容,翻一翻参考书上的教学设计,想一想具体的环节与步骤,理一理课上要用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讨论中的一个焦点,有人主张“少预设多生成”“轻预设重生成”,同时也有人认为精心地预设才会有良好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是,“预设”与“生成”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灵活地处理这种关系,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
一、国家加大财政投入    1.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更要加大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教育并不是一座存在于社会海洋中的“孤岛”,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要真正得到改善必须有其所存在环境的改变作为支持,那么农村教育的改善也离不开农村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转变。因此,塑造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对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2.加大农村教育投
一、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数个教育文件里都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也多次下发相关文件部署落实,而1995年的“九老提案”和2004年的“甲申文化宣言”等,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勃兴起到助推作用。但上述文件所提及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针对小学以上学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
许多战事,在第一枪打响之前胜负就已见分晓了,战场上的厮杀只是帷幄之中运筹的推演。作文也一样,动笔之前通盘周密的谋划是取胜的关键。一些大问题是不能边走边想的,比如立意的确立,文体的选择,材料的筛选,写作“重心”的勘定,都必须谋定而后动。  这里有一个心理上的栏杆需要考生去跨越,当你看到其他考生已经“出发”时,你是否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作“静夜思”?其实你不必紧张、烦躁,只有袖手于前,方能急书于后,
相对于传统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影像、声音以及动态演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营造浓郁教学氛围  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直观形象地进行影音演示,通过录像、音乐等展示手法加强学生的感观刺激,在学生心理上引起情感的共鸣或达到身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