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精彩从“诵读”开始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a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亲临过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的课堂现场:在学生自由读书的基础上,于老师为学生示范朗读,他时不时抛开课本,面对学生诵读,声音浑厚,情感浓郁。学生被浓浓的母爱深深感染,不知不觉沉醉其中,于老师也似乎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一读完,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其后学生的朗读也倾情投入。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我曾执教多次,但有一次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上课时,我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常规,一上课就与学生交流了自己看《走下圣坛的周恩来》这本书后的感受,于是我真诚地对学生说:“当老师一看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就有一种朗读的欲望,我好想把自己对总理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课堂上,全班同学聚精会神地听着我背诵课文:我眼眶里情不自禁地噙满了泪水,哽咽着,教室里静极了。懂事的班长眼角挂着泪花,用目光安慰着老师:平常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呆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平时爱随便说话的同学红着眼睛静静地望着我……然而只停了几秒钟,一阵悲伤低沉的声音一齐响起……“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毫无疑问,是教师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是教师那悲痛欲绝的神情,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把学生都带入了课文特定的境界中,从而激起了他们对总理逝世的万分悲痛的心情。同时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上述两节课教师的背诵带给了孩子强烈的心灵冲击。这样的精彩,源于教师对“读”的内涵的深刻体认。
  众所周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而言,诵读均是一项不可荒废的“童子功”。但是现在,老师在要求学生背诵时,却常遗忘了自己的“以身作则”。时下有几个老师敢在学生面前范读甚而背诵给他们听呢?由此我想,入语言之门,首先得让学生享受教师的诵读。
  
  一、让学生享受美妙的声音
  
  一直以为,在学生初入学阶段,一定要让他们在教师美妙的声音里,最直观地感受语言的魅力。过去的书塾,常常是老先生领读,小学生跟读,这种口耳相传的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伟大的方法——以最节俭的成本让学生听到封存在文字里的声音。在此起彼伏的琅琅书声中,读出一股气势,读出一种氛围,读出一个语文的磁场,教师以自己美妙的嗓音,领着学生读:简单清浅的韵文,趣味盎然的童谣,优雅的古诗词,多姿多彩的现代诗歌,这些语言,有节奏,有韵律,、可朗诵,其韵味包含在声音里,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
  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该放在第一位。要出声地读,大声地朗读。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的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
  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如老师用轻快、舒缓的语气读《庐山的云雾》、《海底世界》、《孔子游春》,就会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浓美;用浑厚的声音、激昂的感情范读《安塞腰鼓》、《七律·长征》、《郑成功》,就会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才思滚滚,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情美;而读《黄果树瀑布》、《草原》、《三亚落日》时,似高山流水,错落有致,层层推进,飞流直下,就会给学生_种多姿多彩的动态美。总之,教师的范读,可以使不同的内容,通过最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日不间断地输入这些新鲜的声音,是学习语言的极佳情境。读何达的“砍柴的时候。想着的是火的诞生”,读牧也的“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读冰心的“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读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这些美妙的声音,带给学生的,又岂止是语言?
  
  二、让学生享受师生问的平等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新的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给学生以科学指导和示范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教师美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厌恶背诵课文,有时即使勉强背出而书写错误百出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不背诵又不行,因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只是强调了背出的时间,学生死记硬背,苦不堪言。如果在要求学生背诵出来之前,教师先声情并茂地将所背内容吟咏出来,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震撼式的、爆炸式的。
  从师生关系来看,范背是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关专家认为:人的社会角色地位是人际沟通的一大障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角色出现,而要做到师生民主,缩短师生间的角色距离,范背,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教师精彩的范背。调动他们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所以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教师如果自己先范背,让自己处于学生的平等地位,作同样的要求,自然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让教师享受名篇与经典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著名作家梁衡曾这样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读书读高层,读文读经典;名篇背如流,下笔如有神。”其实这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髓。这个看似最笨的办法却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作为语文老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经典作品的积累。
  一个人能背不少书,就等于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精神的乐园,闲来无事就可以在这座精神的乐园里漫步徜徉,在这里我们有许多知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能背诵的这些诗文,陌生的是随时都会发现这些诗文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感悟。
  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背诵经典课文有助于教师主动阅读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学生的积累,都提到了相当的高度。那么。要求学生去背诵、积累的课外精彩语段,教师应起表率作用。教师对名篇中精彩片段的范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在 教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学生也会争相阅读教师推荐的读物,并模仿着教师去主动背诵、积累有关内容。
  只要我们自觉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每天与学生们共同背诵,日积月累,我们的文化底蕴就会逐渐丰厚起来。
  
  四、让学生享受课堂的精彩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对学生说:“课文背出来了。再来备课。”
  “课文背出来了,再来备课。”这话说得多好啊!我们听名师的课,常常十分关注他们的教学设计,其实,名师课堂的精彩,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对教材的读!
  熟读成诵的好处,是使你熟悉名家名篇的话语。熟悉了他的话语就能进一步把握他的性格,把握了他的性格再进一步就能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从“诵其文”到“知其人”的境界。回过头来,能把他的话语消化成为你自己的话语。
  贾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展示了他对多篇文章熟读成诵的基本功,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课文在贾老师滔滔不绝的背诵中“活”了,我们在惊叹于他的记忆力的同时也明白了:他课堂中敏锐的语感,游刃有余的课堂调控,又何尝不是一篇篇美文背诵出来之后的结果呢?
  王崧舟老师备《草船借箭》,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呼之欲出。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的却是少数。究其原因,教师备课不备“读”或少备“读”是问题关键所在。从某个角度讲,教师读得有多好,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有多深。
  “课文背出来再备课。”这朴素的话语传递了深刻的道理:功夫在课前,功夫在“读”中。教师在课前熟读教材,吃透教材,找出正确、流利背诵的方法。再深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内容、文章的特点和表达的感情,做好范背课文的准备。教师也只有在范背课文的准备过程中,才会了解哪些内容容易背,哪些内容学生背诵有一定难度,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背诵时,确定好指导重点有的放矢,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我们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要背起来。教师自身阅读面广了,文学素养高了,“水满自然流”,我们就不愁备不好课、上不好课了!
  想让你的课堂精彩纷呈吗?那就从读开始吧!
其他文献
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激情饱满、思维活跃的状态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既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之评价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等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  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面对如此的形势与挑战,美国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反映在教育领域,便孕育出了著名的“2061计划”,这是美国决意从根本上改变其科学教育这种不如人意的局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1]  “2061计划”中的第一份重要报告
摘 要: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不仅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引领者,做他们的思想导师,还要维护班级制度,做班委工作的保护者,帮助班委开展班级各项工作。中途接班还要做调和者,调和师生学习生活中的矛盾,改变班主任工作过去传统习惯上那种低效、浅层、粗暴的模式。总之,理清角色,找准支点,是班主任营造班级和谐育人氛围,带动班级不断进步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角色;班主任;德育  中图分类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多次出现了“体验”这一重要词语。这就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事实证明,只有学生真正参与了体验的过程,语文课堂才会情意浓浓,走向有效。这篇文章,笔者就以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视角,谈谈如何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成为学生情感、思维碰撞的精彩阵地。  关键词:体验;情感;情境;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对社会文明的追求越来越不能匹配,另外,如今利欲熏心的社会大环境让人类道德的滑坡到了不忍目睹的地步,全国上下掀起了全民加强道德教育及大
摘要:笔者从规范、落实、研究、创新、品牌、考核六个角度入手,从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共同致力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德育;措施;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17-2  一、规范  德育工作重心在学校,主角是学生,主体是班主任和学校教师,以生为本,以校为主并不是把工作和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各自为阵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发人们重新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
作为语文教师,我推崇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我重视用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实施道德教育。
摘 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情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目标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从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入手,探讨情感教育在其间的渗透。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目标;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29-2  在当前新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