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历史 感悟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先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再是“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要进步”,现在又明确提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个性鲜明”的办学目标。围绕这些理念,我的头脑中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历史教学的意义何在?学生学习历史的价值是什么?”但现实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学生学历史也只是把它作为升学的敲门砖,使历史学习变得枯燥无味,结果使不少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历史教学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如何突破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困惑。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当我把‘人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业知识。”某个时候读到爱因斯坦这段话,它给我的历史教学以很大的启示,倏然使我茅塞顿开。显然,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应该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求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其终极目标是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对当代的中学生来说,吸引他们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科书),或认真听教师的历史课,其关键是要让他们能真切感到他们所读、所听的是一本他们自己的日记,或是一本对他们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即由“论他”变为“论我”。学生只有从历史教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内心潸然的泪水,通过历史教学拨动自己的心弦,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真正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而当历史成为学生对自己生命的领悟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拥抱,就会使学生从内心迸发出“我要学历史”,产生极高的持久的学习热情。
  由此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欢迎你,要让学生听课、学习兴趣盎然,教师的功底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个“功底”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要精通。就像有人说的:“教材到了你手中,就像小学识字课本那样简单。”另一层含义是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让教学成为艺术”。也就是通俗话所说的不做“教书匠”,而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教书匠只会照搬书本,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而“学者型”教师对所教学科内容往往有创见,独树一帜,富有人格魅力。
  课堂教学要想一洗沉闷的空气,教书匠不能担当此重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要钻研教学,务必要多学习;要学习只有多订阅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书报杂志,吸收当前名家经验,学为己用。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转变了教学观念,喜欢去充分挖掘教材里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让其思想感情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例如,我在讲到“中国古典文学”时可以让学生从《诗经·伐檀》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劳动的伟大和乐趣;讲到“儒家思想”时让学生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及其名人事迹中接受良好的品德熏陶;或从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中感叹古人的民族气节;讲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可以使学生牢记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和先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牺牲,使学生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讲到“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可以使学生明确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学生祖国统一的必定信念;讲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可以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務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对教育所发出的这一感想无疑道出了历史教育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总之,我们应“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培养出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异创新的科学素质,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等人文素养的人才。科教兴国当重史,历史教育当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其首要者当是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感悟,真正从内心上自觉接受历史教育。(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指称问题上 ,普特南既反对外在实在论的观点 ,又不同意反实在论的看法。他从内在实在论的立场出发 ,对指称的确定性作了内部主义的诠释 ,从而使“指称的确定性何以可能 ?”
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的建设在经济飞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从高校的角度,纸张的使用在构建低碳校园中尤为重要。笔者从绵阳高校校园实际情况出发,展开调查研究,客观实际地
语言是由抽象符号组成的,幼儿期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语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他们不能从干涩的语言符号中形象的理解语言带来的丰富情感.因此,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教学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如同一幕电视连续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导入)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但让人浮想联翩、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
本文探究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并运用一定的技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课堂
本文主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并存入数据库,利用XPath模块对职位数据的清洗、抓取,并利用Struts2+hibernate实现就业推荐系统.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求职
期刊
Introduction: Language is a very important communicative tool that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can use to convey the meanings of their intention. In order to lea
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这个“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磁场,是检验教育是否有效的检验场,是传递文明、爱人育人、凝聚希望的实践场……那“场”中的元素有哪些?又怎样挖掘、综合运用这些元素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之间,在这中间地带有无一种生成性资源来架构课堂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桥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初探。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必要性
从1985年成立“大学生篮球联合会”(简称“大篮联”),到1994年改为“大学生篮球协会”(简称“大篮协”),会员由原来最初的几所院校增加到现在的百余所.本文对黑龙江省7所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