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儿童读物这些图书给孩子们提供了提出问题的空间,尤其是那些和孩子们共性很多的人物,比如说长统袜皮皮,他们有共同的独特地看待世界的视角。
   “风筝为什么可以飞上天空?”
   “眼前的房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
   “你说过树是有生命的。那么如果我把苹果摘下来的话,果树会不会疼呢?”
  面对孩子的这些千奇百怪、不能一言以蔽之、甚至也许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应对?“如果一个人没有同孩子一起谈过哲学的话,他就错过了一份生活中最美的礼物。”美国儿童哲学的专家G•马修斯曾这样说过。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跟孩子谈哲学,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玄而又玄,其实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所谓哲学行为,就是要你在面对孩子的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时,停止老生常谈,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孩子答案是A还是B,而是和他们一同去经历寻找和发现的乐趣,因为孩子是天生的思想家。
  如果你曾经尝试着与孩子共同思考世界,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令你吃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保持和孩子一样好奇的心,与他们共同经历寻找和发现的喜悦
  如果一个小女孩,手拿着海螺贴在耳朵上对你说:“嘘,小点声,海是螺的故乡,螺在讲它故乡的故事。”这貌似天真的话语,估计会让你“傻”半天,尽管你从不自认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傻完了,请接着想下面的问题:“爸爸,眼前的厕所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克里斯塔•沃尔芙在他的小说《故障》中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小说中的爸爸给儿子画了一扇门和眼睛,又画了光线是如何交叉进入眼睛,通过视神经传输给大脑的视觉中枢。尽管小男孩知道了是大脑的加工才使自己的小小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么大的厕所门。但是他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看着爸爸画的草图,疑惑的问:“那么我怎么就一定知道,我的大脑告诉我的大小就是门真正的大小呢?”这个问题是不是也难倒你了呢?其实,把你的窘迫和疑惑抛到一边去吧。小说中爸爸的解释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合适的,但是,孩子们并不那么容易被一个说法敷衍,他们总是要刨根问底,直到他们被别的问题吸引。
  一位教育家说过,对孩子的头脑最实用而又最自然的练习就是交谈。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要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标准答案,仿佛有某个问题答不出来就有失父母的威严,其实,这时父母们错过了开启“人生最美的礼物”的机会,如果能够和孩子们共同充满好奇地去寻找答案,并且不会因为一个答案的存在就将问题扔在一旁,那么你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许多发现的喜悦、成长的痕迹。
  比如面对上面小说中的问题,如果你是那位父亲,你完全可以这样应答:“孩子,你说得对,谁能确定眼睛看到的门就和真正的门一般大呢?”把孩子的问题当成了一个契机,去思考曾一直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在这种时候反问自己的孩子:“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如果你通过这种方式和孩子交谈,孩子自己不仅会在思考当中可以获得乐趣,而且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认可,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因为自己的好奇与自己的问题居然得到了大人世界的重视,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这对孩子来说可是很受用的。
  二、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世界的问题有不同的关注点
  同时你也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什么。或许你会认为一个小孩子(9岁之前的)很少能够给出一个站得住脚的答案。这个年纪提出的所有“为什么”的问题大都关于事物存在的意义,而不问他们产生的原因。有时孩子会问出“为什么桌子叫桌子”的问题,这的确似乎不值得为此去翻腾词源学。或许这样的说明就可以让孩子比较满意:“桌子也得有名字就像你有名字一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说什么,指的是谁。”
  大约从10岁开始孩子们就会更多的问一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它的功能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果上面小说中的男孩子再大几岁,他可能就会满意爸爸给他画的眼睛与厕所门的草图了,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世界的问题有不同的关注点。似乎年齡越小的孩子问的问题越发本质,越发跟实际和实用无关。
  三、孩子在这种思考活动中学习到什么
  孩子们总是充满惊奇地面对世界和自己,所以哲学家总是试图用孩子样的眼睛去观察他周围的事物,父母们为了思考也常常需要孩子们的视角。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要与孩子之间消除差距,如果双方都平等的提出问题,无拘无束的想象,互相给予启发,一定都会获得莫大的乐趣;而且这样的谈话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思考充满信心,具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的倾信权威,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这种哲学似的谈话和思考活动中学习到很多:
  *表达自己的想法
  *形成自己的观点
  *学会质疑别人的观点
  *学会倾听
  *学会追问
  *学会提出反对意见和接受别人的反对意见
  四、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从何下手
  一般从孩子4岁大开始就可以和他探讨一些问题,锻炼其思考能力了。要探讨的问题通常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儿童读物这些图书给孩子们提供了提出问题的空间,尤其是那些和孩子们共性很多的人物,比如说长统袜皮皮,他们有共同的独特地看待世界的视角。
  *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如果孩子对什么事情表示惊奇的话,你要倾听,如果你愿意将问题讨论下去的话,你可以从孩子的话中找出问题。比如说:空气是怎么跑到肚子里去的?肚子如果不疼了,它以前的疼跑到哪儿去了?鼻子怎么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外婆如果去世了的话,她还会爱我吗?
  *孩子的问题孩子能问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天使脚上穿什么鞋子?”“我怎么知道我睡觉的时候我还在这儿?”你要把孩子的问题理解成是邀请你一同想象的阶梯,从中你可以聊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和孩子们探讨哲学,是没有任何定式的,通常也是不了了之。因为:
  *孩子们本身各有各的特色,有的孩子不过是拿哲学问题热热身,就别处凉快去了,也有一些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并不想寻找答案,而就是想引起关注,这不是思考,而是卖乖。五、与孩子共同的思考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要尽量抓住所提出的问题,从很多角度来考虑,这样发散性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会多角度的去看待事物。
  *要怀疑给出的答案,哪怕它看上去正确得不得了:也许这件事和我至今理所应当任为的根本不一样。
  *要向周围所有的家人都征求意见,来保证大家都在参与其中,没有“神游”分子。
  *鼓励不着边的回答,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回答得文不对题,但是如果你能试着找出其中的一些合理性的联系,这样会大大的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勇气。不过通常也是依仗一些跟答案关系不太大的话,反而可以将对话不断进行下去。轻而易举的就得出所谓正确答案,还有什么好继续聊的呢?
  
其他文献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用英语教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的实际培养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都说英语,这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秀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解决的一些对策。  一、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
目的作为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小卒中发生后即面临着卒中复发的高风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The Chi
[摘要]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好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是形成良好行为品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游戏的成功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自信;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愉悦,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关键词]自信 游戏 创编活动 成功 品质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因为有了自信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表现出不屈不挠、顽强拚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人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自信来自于成功
创造能力是人类最宝贵、最富有价值的财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都源于创造力。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表明,幼儿期是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当代的幼教工作者,在授予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那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呢?仅谈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  一、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尝试,激发幼儿
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确保有效教学的实施,无疑是数学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来实现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思考呢?下面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引入如何促进学生思
课堂教学由诸多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优化了,各个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本文从八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环节的进一步优化问题,供广大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
为了推进新闻标识语言(NewsML)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由千龙研究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香港中文NewsML协会联合发起并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文)新闻标识语言(NewsML)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 UCG)对早产儿的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精确测量,记录PDAd、PDAd1、PDAd2三个关键参数。用简化公式s=PDAd13PDAd2计算出D
我所于1994年吸收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成果,结合华南热带、亚热带生态特点,改进成了投资少、经营成本低的浮根水培设施。浮根水培(华南式浮根水耕法)将作物植于栽培床上,栽培床内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做法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对家园共育表现漠然,有的家长被动参与。那么如何带动家长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一、转变家长观念是做好家园共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