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园共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做法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对家园共育表现漠然,有的家长被动参与。那么如何带动家长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一、转变家长观念是做好家园共育的前提
  在幼儿园里,我发现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自己只管孩子吃、穿、住;也有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教育;还有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教育是幼儿园无能的表现。这是一种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观念。为了转变这种观念,老师经常向家长推荐家园共育理念的文章,让家长接受新的理念。例如推荐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文章。他就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取得充分的功效。通过对这类文章的阅读,家长逐渐相信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因此,家长和教师相比,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与兴趣爱好,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老师要大。家长必须参与幼儿教育。另外,幼儿园还通过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深入到班级,看到自己孩子同家园共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差距。然后教师引导家长多与和老师共同致力于家园共育的家长接触,让家长之间互相渗透家园共育对孩子产生的积极作用。家长逐渐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行驶,才能让幼儿“这辆车”走得更好。当然,家长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会换来不断地收获。
  二、加强沟通是做好家园共育的途径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師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观念一旦转变了,家长就会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共育”,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因为,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会知道幼儿园理念的先进性,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家长才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因此,下午放学时,我们两位老师同时进班,一位老师组织活动,一位老师接待家长,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我们的家园联系栏,除常规性的计划、家教指导等,我们每天有动态的信息反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和孩子,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我们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开展“家长半日活动”,“区域活动展示”等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观摩教师的教育工作,直观的了解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在每个学期中我们都会举行几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活动中,我们会事先做好开展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看到我们平时工作中最优秀的一面,也让家长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活动后我们会广泛征求家长建议,集思广益,老师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老师还利用QQ群将幼儿一日活动掠影,班级活动内容,幼儿特殊表现,发布到班级空间。因为有了这个空间,教师和家长能及时地沟通,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在这里进行交流,班级的每项活动都能在网络这个环境下,得以有效的开展。后来考虑到有些家长并不是随时都能上QQ,班级又开通了飞信业务。老师有什么事要和家长沟通,当天的学习内容,有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就把信息直接发到家长的手机上。QQ和飞信结合沟通更有效,更全面了。老师还利用电话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商讨育儿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沟通,家长更了解班级工作,明确从哪方面,用什么方法,怎样家校配合对幼儿进行培养。家长也了解到老师的付出,更乐于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
  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是做好家园共育的关键
  以往的家长工作一般就是幼儿园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家园合作实质上就是家长顺从幼儿园的要求、被动地做些辅助工作的单向合作,家长没有主体地位,也缺乏参与意识。教师作为幼教领域的实践者,专业知识比家长要丰富得多,要作为家园共育的引导者。但教师作为个体的人来说,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幼儿教育只有家长主动参与,才能做得更好。让家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家长的自信至关重要。班级老师在每天入园离园时间向家长反馈家长家教成果,向家长讲孩子说妈妈教他什么了,孩子昨天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今天这方面表现不错,是不是家长在家做工作了,并且一定要问他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尽量与每一个家长探讨:教育孩子,他都用了哪些方法。让家长体会到他的努力是有效的,他的办法是有效的。逐渐的家长喜欢把他的教子心得告诉老师。老师受益了,家长自信了,。老师还发动家长写关于教子方面的文章。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对家园共育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写的人增强了参与教育的自信。其他家长看到他的做法会觉得,哦,他这样做的,我也能做到。也树立起了自信。自信有了,家长就会时常用心考虑家园怎样配合才能教好孩子,给老师出谋划策。对家长提的有价值的建议,老师尽量采纳。对不合适的建议老师也耐心的予以解释,绝不嘲笑讽刺。置之不理和嘲笑讽刺都会影响家长主动参与的热情。老师也会在飞信,QQ中对主动参与的家长予以感谢和赞扬。自信会在不断取得成果和不断地赞扬中建立起来。主动参与的模式也逐渐形成了。2013年六一,幼儿园举行了亲子联欢会。我班有全体孩子的舞蹈,还有亲子舞蹈。我班孩子都只有三周岁左右,孩子小,全体舞蹈排练难度很大。就有家长主动提出,老师先教家长,家长回家教孩子。其他家长也纷纷响应。就这样老师在幼儿园教,家长回家教,节目很快练成型了。在亲子舞蹈的排练中,家长也纷纷出主意,那对母子跳得好站前排,那个孩子容易溜号,放中间,如何让动作规范漂亮等等。有家长说孩子不配合他,其他家长就给他出主意,介绍经验。每个家长都把演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每次排练结束前,家长都相约,下次排练谁也不许缺,有事都串开。演出那天,家长相约统一了服装。那天的演出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没有家长的智慧,活动是不会那么成功的。活动成功,家长知道老师的付出,更知道有自己的功劳,以后更乐于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尽管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用英语教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的实际培养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都说英语,这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秀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解决的一些对策。  一、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
目的作为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小卒中发生后即面临着卒中复发的高风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The Chi
[摘要]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好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是形成良好行为品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游戏的成功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自信;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愉悦,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关键词]自信 游戏 创编活动 成功 品质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因为有了自信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表现出不屈不挠、顽强拚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人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自信来自于成功
创造能力是人类最宝贵、最富有价值的财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都源于创造力。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表明,幼儿期是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当代的幼教工作者,在授予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那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呢?仅谈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  一、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尝试,激发幼儿
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确保有效教学的实施,无疑是数学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来实现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思考呢?下面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引入如何促进学生思
课堂教学由诸多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优化了,各个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本文从八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环节的进一步优化问题,供广大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
为了推进新闻标识语言(NewsML)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由千龙研究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香港中文NewsML协会联合发起并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文)新闻标识语言(NewsML)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 UCG)对早产儿的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精确测量,记录PDAd、PDAd1、PDAd2三个关键参数。用简化公式s=PDAd13PDAd2计算出D
我所于1994年吸收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成果,结合华南热带、亚热带生态特点,改进成了投资少、经营成本低的浮根水培设施。浮根水培(华南式浮根水耕法)将作物植于栽培床上,栽培床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