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最本质的含义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教师,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专业化发展 思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还要凭借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的专业化包括:①具备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等方面。②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③专业态度: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我国中小学教师现状是教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锋的战场上旷日持久地打拼;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功利驱动生存环境的对抗中长期挣扎。大部分教师最初对教育信息化的情感态度是:茫然、恐慌、畏惧,甚至抵触。有了这样的心理屏障,他们带着“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分数吗?”“信息技术能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吗?”“自己能学会和掌握这些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吗?”等一系列疑问审视和理解教育信息化,导致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学校进行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漠不关心,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特别是教师的持续进修,我国各种培训方式太多,从以前的班级培训到现在的网络培训,都显示教师必须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可能发挥技术的作用,但是那种大规模的一般性的技术培训能否帮助教师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我们需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式,教师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的技术使用的性质,等等。为此,对教师进行怎样的信息技术培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教师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祝智庭等教育专家提出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命题,指出“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文化传达者的角色,改变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如果教师要以终身学习者的角色出现,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后,教师有更多的新角色。它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使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赖于课本的知识和教师的课堂讲解。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角色地位不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已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从被动的培训班式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网络式学习者。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原因。
  2.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师培训
  我国教师教育机构主要以师范院校为主。师范院校存在信息技术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的现象,還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等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地区现行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本上采取业余培训的方式,在培训内容上忽视了学科教师特点和教师差异。部分培训者长期脱离学校实际,培训内容无法与教师的需求相适应,造成培训形式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连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并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用专家报告、网上指导等方式,系统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研究、应用模式、实施中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避免的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讨和观念碰撞,引导并帮助教师全面思考和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通过各种形式改变教师被动学习者的角色。
  二是以教师为主体,实现教学设计的合作。教师将新的技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通过教师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还要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各组要向全体教师展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是教师分析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缩短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找出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
  四是案例展示与交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交流经验。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能否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相信每位教师在这个变化当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顾小青,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三十年,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已超过百篇,至今未有人对此做过总结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理性分析了现阶段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其面临着教学课时持续减少、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降低等多层困局,有的主张走突出能力培养路线,有的主张走突出人文精神培育路线,有的主张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欲化解危机。但当前的教改研究也存在不足,诸如队伍不够壮大、重复研究较多、可操作性不强、
实用类文本阅读设置探究题,无疑是高中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的体现。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解答这类新兴题型,如何让学生掌握答题要领,则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对这类探究题进行备考策略探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发掘  1.考点解读。①不同角度:有正面与反面角度、当事人与旁观者角度、个人与民族角度、历史与现实角度等。②不同层
摘 要: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太重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作文教学手段单一,作文训练模式老套,弊端重重,效率低下。文章对高考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原因作探讨。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教学理念 训练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对作文教学不太重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作文教学手段单一,作文训练模式老套,弊端重重,效率低下。对高考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做探索有其紧迫性,研究探
猴耳环来源于豆科猴耳环属植物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 (Jack) Nielsen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等功效,可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
摘 要: 《外贸函电》课程改革是指通过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英语和外贸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文章就形成性评价在《外贸函电》课程改革中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外贸函电 课程改革  一、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外贸函电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大多照本宣科,不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性
摘 要: 作者以项目化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高职《经济法》课程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确立考核体系,全面探索了高职《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 《经济法》课程 教学改革  自2006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文件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潮中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备受关注。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有利于实现高职教
数学新教材以其新的理念、新的结构、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体系,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现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