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审计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治理的框架中,内控制度已成为公司治理逐步有效完善的利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也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任务。研究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互动共进,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内控;企业;审计
  
  1 何谓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以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为基础的审计就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制度产生的结果作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2 内控制度审计的作用
  内控制度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其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的工作量将越来越重,以目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其承受能力与传统的审计方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好审计监督,必须要变革审计方法。以评价内控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克服详查或大量抽查浪费人力和时间的不足,它不仅能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达到深化审计监督的目的。
  2.2 有助于突出审计重点。通过内控制度审计,审计人员就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有利于从薄弱环节入手,有效而迅速地明确审计重点和方向,既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又减少了审计工作量。
  2.3 有助于完善内控制度。对内控制度审计,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合理、有效。审计工作不仅要揭露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还要在内控制度中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被审计单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堵塞漏洞,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做到防查结合,以防为主,达到抓标治本的目的。
  2.4 有助于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制度基础审计有别于传统的事后对经济活动及账目进行审查的方法,它将审计的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及严格的执行程序上来,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有利于做到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可避免给国家、单位造成损失。
   2.5 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高效地进行。目前财经违纪违规的发生,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有些单位不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加强内控制度审计,可以增强法纪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因而也就减少了审计的工作量。所以,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高效地进行。
  3 内控制度审计的内容
  内控制度审计是以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内控制度为审计对象,指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由于各单位和部门的性质不同,需要建立经济业务内控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很大程度上要凭审计人员的经验来判断。鉴于目前现状,笔者认为应将以下经济业务的内控制度作为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一是合规性审计;二是全面性与系统性审计;三是内部牵制及不相容审计;四是权责和奖惩审计;五是成本效益审计;六是可操作性审计;七是内部审计制度。
  4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的性质、特征和要素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法人财产,是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设置的管理体系,应具备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属性和特征。
   内部控制是与管理活动融为一体的控制目标体系,首先它为反映经营活动过程与效果的记录的会计信息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及时性、准确性提供保证,对会计活动实施控制;其次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控制,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保证;再次,对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实施控制,为企业实现经营效果和效率提供保证。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
   4.1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在管理体系,它归属于企业,由企业建设并付诸实施,外部相关团体不直接对其负责。
  4.2 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具有一体性。只有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互为补充,密切相关,形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内部控制才能产生效应,发挥作用。
  4.3 内部控制必须适应经营环境。作为一种服务于经营目标和效率的内部管理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政策和法规的变化,科技进步及市场的态势,都需企业控制部门必须予以关注和吸纳并组织实施。
  4.4 内部控制必须与外部控制相对应。企业的外部控制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他们对企业起规范制约作用,提供有偿服务,内部控制应与外部控制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借助外部控制的专业力量和管理职能推进内部控制。
  4.5 内部控制具有全员性。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责任。包括董事会、经理班子、内审人员、企业员工,每个人都负有本岗位的控制责任,对经营中产生的问题,违背行为准则和政策制度的信息都担负向上报告的责任。
  4.6 内部控制具有局限性。不论一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多周到,执行多彻底,也不可避免内部控制先天限制的影响,如成本制约、运营业务缺陷,员工失职或舞弊,所以内部控制不能绝对保证对各种风险的有效防范,只能提供正常情况下的合理保证。
  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环境又影响企业控制的目标和内容。从我国的现实看,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普遍不足,因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大多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而且由于公司治理的内外机制欠缺,企业没有实施内部控制的动力,实际上是“内部人控制”。因此,改进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仅着眼于内部控制理论中限定的实施范围,即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更要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的内外机制这样的高度来奠定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进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5 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方法
  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和测试,研究和评价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其做出鉴定。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采取抽样审计为主,全面审计为辅的原则,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各个重要环节做出全面测试和评价,不仅对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且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责任行为和数据产生的条件以及内控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严密性和贯彻能力进行审查,据以确定制度的可信赖程度。内控制度审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两种: 
  一是对现行各种内控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看是否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原理和原则。主要内容应包括: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内控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内控制度的执行是否严肃认真和有效,是否与责、权、利相结合;内控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
  二是对内控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可信赖程度进行测试,这是进行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方面。测试内控制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遵循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5.1 遵循性测试(也称符合性测试):指对执行内控制度的情况和程度所进行的测试,用以确定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遵循的程度以及效果如何,以便判断有关经济业务数据的可信程度,从中确定需要深入审计的重点,进行实质性测试。遵循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观察、询问等,以实地观察法最能获得比较真实的遵循情况,是最直观、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测试方法。遵循性测试可分为经济业务测试和控制功能测试两种类型: 
  (1)经济业务测试。指采取抽样检查方法对企业各项重要经济业务办理手续和办理顺序所做的审查,目的是判明业务处理过程是否遵守有关制度规定,查明会计体系中资料的流向。测试时,要求审计人员对经济业务从起点到终点进行顺序审查,以验证其与内控制度的规定是否相符。 
   (2)控制功能测试。指查明各项控制程序或关键控制点对内控制度遵循性的一种测试,目的是考察其能够在什么程度上连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5.2 实质性测试:指根据遵循性测试的结果,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跟踪深入审计,搜集确切的审计证据,以便据以作出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审计评价。测试的重点是验证现行内部控制下产生的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合法性,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实物盘点,向第三者询证、复核、详细检查某项业务的账账、账表、账证、账物之间的核对,对帐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进行分析论证,对重要的财务比率和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等等。
  6 对内控制度审计的评价
  对内控制度的审计阶段实施以后,就可以对内控制度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其可靠程度。进行评价时,既要对其在保护财产、防止错弊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还要对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促进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价,应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内控制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内控制度有效执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
   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哪些已认真贯彻、哪些没有执行,哪些需要补充调整,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并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以利据此改进工作,完善内控制度,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2]李霜《浅谈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3]王光远 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4]蒋伟花、乐锡华《试论如何搞好企业内部控制》 
  [5]晏成仿于成松《试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6]任长洲《浅议内控评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
其他文献
转化差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抓好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人为本,做到人尽其才,生尽其为,是思想工作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抓住以下四点,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排除自卑心理,珍惜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收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在班里总是抬不起头来,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自甘落后。对待他们,一是把人看全,后进生也
期刊
【摘要】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了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弹性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意义,并从教学、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更加行之有效。  【关键字】认知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设计  Based 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to research the
期刊
【提要】感恩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的精髓。感恩作为一种美德在小学生身上比较缺乏。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作为承载人文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责无旁贷。“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感恩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抓住这一契机,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内容,多方面、多形式地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渗透感恩教育,效果良好。  【主题词】地震机遇;强化;语文教学 ;
期刊
【摘要】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Abstract】Language is qual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all the qualities of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level, is often the qualit
期刊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总会看到部分学生愁眉苦脸,绞尽脑汁,就是写不出东西来,究其原因:缺乏生活积累,缺少发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是茫茫宇宙中的生命灵长,没有人的感受、体验与发现,也就没有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火花”,而是缺少撞击、发现与捕捉。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寻找和捕捉生活的“火花”。  1 用慧眼观察生活,洞悉
期刊
【摘要】少儿时期是人的生命进程中思维、学习与创造最活跃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善于幻想和想象,是进行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从少儿开始。  【关键词】培养;少儿;美术;教育  【Abstract】Children are people's liv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learning and cre
期刊
【摘要】坚持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独到创新的方法,榜样的行为,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早恋心理疏导、网络免疫等方面的问题,为家长和老师的困惑明晰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德育;榜样 ;因势利导  【Abstract】The article gives us some good advice about guiding students to form scientific
期刊
“为人师表”是教师所应有的职业道德,她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学识才能、言谈举止,生活行为等方面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去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去影响人。不仅要通过语言去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去塑造学生的品格。  我在多年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从情感人手,全心全意的爱自己的学生。因
期刊
习惯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包括: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学习习惯、饮食习惯、着装习惯、为人处事习惯等等。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一个人有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伟大的性格。由此可以看出,养成良好习惯有多么重要,但习惯是从播种行为开始的,不良行为会导致恶习的养成,良好习惯需要从一点一滴的行为做起。  良好的习惯是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有计划的指
期刊
【摘要】本文以“游戏”它特有的活动形式去吸引学生,来培养学生的上课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规则,认识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在集体游戏中老师可以教育学生充分考虑自己在同伴中的职责和位置,互相协作,取得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地需要。  【关键词】公德的教育;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协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