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机遇,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感恩教育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感恩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的精髓。感恩作为一种美德在小学生身上比较缺乏。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作为承载人文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责无旁贷。“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感恩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抓住这一契机,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内容,多方面、多形式地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渗透感恩教育,效果良好。
  【主题词】地震机遇;强化;语文教学 ; 感恩教育
  
  “5.12”地震灾难,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借此机会,强化感恩教育是一种明智之举。
  感恩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的精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情”说的是动物都有感恩之行,何况人呢?!古有《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包拯辞官侍亲》“韩信一饭千金”、“小黄香温席暖父”等等感恩故事流淌,今有“朱德为母洗脚”、“毛主席终身认师”、“手术费等于一杯牛奶”等等鲜活的故事传诵;美国人为感谢印第安人而专定“感恩节”。“随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感恩的诗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等成语,这些足以说明人类文明中感恩文化的无比厚重。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有利于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小学语文作为承载人文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责无旁贷。
  然而,现实生活中,感恩作为一种美德在小学生身上太缺乏了。多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中,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是个别现象,反而觉得“我们好辛苦”,稍有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怨母怨老师怨别人,在他们眼里心里就应该别人为他们付出,不少学生缺乏感恩心理,不要说行动了。前几年开展的感恩教育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经历需要感恩的重大事件,没有需要感恩的体验。
  2008年5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给我们的感恩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许多事足以让我们受到感动。地震发生时,老师们冒着生命危险疏散、保护学生,为了学生早日复课,老师们挥汗如雨地搭建帐篷;解放军战士抗震抢险还为我们打扫街道;河南安阳为我们搭建板房校舍,河南三门峡市人民为我校援建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上海航空公司为我校捐建了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如此等等,无不让学生深怀感激之情。我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机,多方面、多形式地强化感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 梳理感恩课文
  我帮助学生梳理语文课本中的感恩课文,让学生知道感恩的对象内容。(1)自然之恩。歌德说:“自然乃是神的一件活生生又看得见的华服。”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无论是天崩地裂,还是斜风细雨,一花一草,一颦一笑,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能让我们心灵小憩。(2)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课本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3)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江姐》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4)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掌声》等课文感受友恩,从《爱之链》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2 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讲感恩故事”比赛
  活动之前,我把古今中外的感恩故事,尤其是《闪光的师魂》《地震中的少年英雄》中的故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小组比赛后推荐二个学生参加班级比赛,然后按照学校要求,选出二个学生参加学校的比赛,我班学生都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3 组织学生演唱感恩歌曲
  在学校纪念“5.12”地震周年歌曲比赛中,我班学生演唱的《感恩的心》获得一等奖。
  4 开展作文感恩教育
  作文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书写自己耳闻目睹引起情感共鸣的人和事,表达对自然、父母、社会、老师的感激之情,有利于升华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促成学生把感恩的愿望转化为感恩的行动。近二年,我先后组织学生给北川重灾区的伙伴们、给河南三门峡市人民、给上海航空公司的叔叔阿姨们、给重建工地的师傅们写信,在学校开展写感恩信比赛中,我班有5名学生获得奖励。
  5 组织学生积极投入感恩体验活动
  我利用当班主任的有力条件,2008年秋季开始,每学期都坚持在班上开展“五个一”感恩体验活动--为父母或亲友打一次亲情感恩电话,为婆婆爷爷和外婆外爷洗一次脚或买一次礼物,为重建工地的的师傅们送一瓶矿泉水,为学校或老师做一件感恩的事,写一封感恩的信。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奉献爱心回报”活动,在向“5.12”地震重灾区、2009河南旱灾、2010西南五省区旱灾、玉树地震以及学校患癌症的老师等捐款活动中,我班学生非常踊跃,捐款平均数每次位列全校前茅。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2] http://www.szwzhx.net/oblog/u/caojun/archives/2010/3647.html《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
  [3] 钱勇《感恩教育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抓起》
  [4] 《中小学教学研究》
  [5] 中央文明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其他文献
【 摘要】平台互动式的教学是集知识性、创造性、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平台互动式的课型方式是:为了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而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作业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把作业平台创造性地构建成一个多向度、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平台,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一个创造性的教学实践。采用这种课型上课,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去引领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既有习惯思维的园地,又有发散思维的空间,这
期刊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学校教导处究竟要做些什么?教导主任又该如何做?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教师负担?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经过几年的琢磨、实践与反思,我对教导主任的工作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就常见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问题一、 教导主任进行教学指导时,对自己非专业的学科指导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教导主任,要“不需扬鞭自奋蹄”。因为每个教导主任不可能精通所开设的所有科目,但是作为学校
期刊
【摘要】“校本教研”立足于学校实际,从健全制度,加强领导,组织学习,做实专题,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等方面阐述开展多样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校本教研;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从2005年起,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试验中所遇到
期刊
【摘要】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和背诵,通过朗读和背诵,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朗读和背诵;英语口语能力    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如何;学会 ;倾听  【Ab
期刊
【摘要】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提高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反思;思想方法;学习;解题;教学;数学思维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通过观察、回顾、再认识、再思考,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对成功之处(如精彩
期刊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了以下论述;首先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其次要了解一些其它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再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本途径。从而达到新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如何;转化;后进生    1 了解后进生的心里  百分之九十的后进生脸皮薄,见
期刊
“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班级”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因而,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素质的高低与他(她)所任班级的班风、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班主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的提高要靠不断地修炼。  1 班主任的“仪表 ”、 “言表 ” 、“行表 ”功能   班主任素质的基础修炼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就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仪表”、“
期刊
转化差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抓好了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人为本,做到人尽其才,生尽其为,是思想工作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抓住以下四点,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排除自卑心理,珍惜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收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在班里总是抬不起头来,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自甘落后。对待他们,一是把人看全,后进生也
期刊
【摘要】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了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弹性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意义,并从教学、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更加行之有效。  【关键字】认知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设计  Based 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to research 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