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技能训练 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最佳的途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现技能训练,不断促进提升数学素质。
  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起点,抓好技能训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技能训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多只是充当观众,而教师则把自己降置为演员。因而造成严重的弊端:费时、低效。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还是观众,首要差别是技能的训练,当然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最根本在于技能。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道题考试前刚刚讲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懂呢?”其实,要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训练是不可能的。正如教人开车的教练把开车的要点、技巧讲清楚,然后叫学车的学生马上开车去考试一样。试问: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时,能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专心去听?能否保证每一个专心去听的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否保证每一个听得明白的学生都能解同一类题目?可见:“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听就会懂,懂就会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想法,教师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讲清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技能。那么,技能训练是如何实施的呢?
  1.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前提
  以目标教学模式为例:“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以及“课外作业”是五个基本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应该有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以及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能使学生做到:“笔不离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实现技能训练。
  2.在课堂上引导得法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先作示范,然后再由学生动手,这样做既费时、低效,又间接地打击了优生的极积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无须讲,尽量减少举手、口答等无谓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只有教师时刻记住自己在课堂上的“导演”身份,对学生作出适当的点拔、引导、辅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作为“演员”的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的技能训练。
  3.“限时”是实现技能训练的保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组训练题作出限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学生记录实际所用的时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以分层训练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放松差生、缚住优生的现象。差生在课堂上由于不懂而显得无事可做,优生在课堂上仅用5至10分钟就已经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其他时间也是无所事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那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与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度,以实现因材施教。
  其次,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练习的设计中准备好差生会做的题目。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实践中,我还没有真真正正碰到一个每次考试都是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师对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就会先让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简易方程。另外,在课堂上重视差生的辅导、偏爱差生,给他们树立信心与希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还有,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分层训练。比如:“导学达标”和“课外作业”一般为A、B、C三组题目,其中A组题为预备知识,B组题是专为实现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C组题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下层生,只要求完成A、B两组题目,而优生则可完成A、B、C三组题目。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做的题目。也就收到了课堂教学和高效益。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培养费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人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就是说,教师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注重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学会是基础,会学是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完成“教是为了不教”任务的重要标志。教学中,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强化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做到讲方法联系思想,以思想指导方法,使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广泛的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以便增强学生探究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能力。
  通过本人几年来的实践,这种以技能训练为主,兼顾数学能力、方法培养的教学方法,既易于操作、又能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名校?对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校长是名人的学校才是名校;在一定区域内有知名度的学校才是名校;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才是名校;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学生的学校才是名校……这些说法都没错,因为认真审视国内的一些名校,你会发现,这些名校或多或少都具备以上的一两点特征。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富有共性的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借鉴。具体归纳如下:  一、都有一位好校长  火车
一辆奥迪Q74.2FSI高级越野车,只行驶了8000km,发现右前门77不开,玻璃升降器也无法工作。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了当前教学模式中,经常被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往往同比于国外教学,教学效果略显不足,存在更多的形式主义。笔者,通过本人中英语教学模式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探讨,帮助更好地运用这种学习模式,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以下是笔者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个人看法。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承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的。
摘要:笔者在本文中浅谈了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的形式及具体的设计理念,为防火报警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报警 设计  1 建筑的概况和分类  根据各方提供的材料,首先了解建筑的总面积、结构特点、层数、高度、用途,以及所处的位置,毗邻建筑的火险状况等等。其中重点要了解建筑的用途,不仅要知道整体建筑的使用性质,而且要知道建筑几个分部的用途,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够对建筑的分类及自动报警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二十一世纪人类粮食的保障与安全问题很严峻,并就我国粮食的保障经验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保障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其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都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成果正在全面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这一切迅速发展变化的繁华景象背后,人类几千年来始终面临的
摘要:通过对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并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层面的贸易和投资现象两个方面剖析了该理论的特点,进而探讨了异质企业贸易理论对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新贸易理论 异质企业 国际化经营    0 引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孕育出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伴随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
【摘 要】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本文就从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有效提问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问题的数量,而忽视问题的质量  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改掉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师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学生活动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导游的需求量迅速上升,与此同时,人们对导游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导游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要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娴熟的导游服务技能。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师,在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缺乏兴趣,又知之甚少的专业知识诸如佛教知识的教学和培训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