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教”策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指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处。文章以《单词巧输入——上排键的指法》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共创情境,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合作探究”“适时拓展,学习迁移”“优化评价,提高素养”四方面来阐述“后教”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研学后教;教学策略
  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如何正确理解“后教”,怎样设计“后教”策略,该如何实施“后教”等问题是现在广州市番禺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的道路上,教师们不断深思、学习和探索。接下来,笔者将以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7课《单词巧输入——上排键的指法》的教学为例,阐述“后教”策略的践行。
  一、共创情境,师生互动
  键盘输入是人与电脑进行“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指法的正确与否以及对键盘的熟练程度影响着信息输入的速度,因此,在小学中年级抓好学生的键盘指法训练尤为重要。那么,面对枯燥无味的指法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十分重要。在第一环节的导入中,教师通过播放PPT课件,出示一张由上排键的字母所组成的图案“马”,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字母,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开门见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认识了上排键的字母后,它们分布在键盘上的哪个位置?分别由哪个手指负责?自然而然引出第一个研学问题,从而设置任务:
  任务一:看一看
  1. 观察键盘(见图1),完成填空。
  2.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82页,学习“上排键指法分工图”和“击键要领”,并完成以下问题:
  (1)上排键的每个字母分别由哪个手指负责?
  (2)字母T怎么输入?
  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作引领,课堂气氛活跃,情境自然,教学目标在师生的互动中自然达成。
  二、归纳总结,合作探究
  自主研学后,教师应当及时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自主重构知识,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个环节设置了播放“上排键指法”的视频短片,并让学生归纳、总结击键要领,教师及时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时,设置任务二,让学生学以致用,加强对上排键指法的练习。
  任务二:比一比,谁是打字小能手
  要求:
  1. 打开“金山打字2006”,英文打字→文章练习→课程设置→QWERTY YUIOP,进行上排键指法练习。
  2. 在练习的过程中,请已完成的学生当小老师,检查组内其他同学是否用正确的手指击键,击完键后手指是否返回基本键。
  在该环节中,笔者趁热打铁,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指法操练,学生热情高涨。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所在。
  三、适时拓展,学习迁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研学后教”理念的精髓所在。信息技术课堂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教师要适时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迁移中自主达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构成不但丰富而且鲜活。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构建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课例中,教师通过展示范例,激發学生的创作兴趣,接着设置任务,实施“后教”策略,通过拓展达成目标。
  任务三:拼一拼——字母巧拼图
  提示:
  1. 打开课本第84页,完成“试着做”,也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图形。
  2. 关于“记事本”的使用,课本第83页有详细的步骤介绍。
  3.“退格键”“空格键”“回车键”的指法、位置和功能的介绍分别在课本第81、83、84页可见。
  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浏览作品,让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并为其涂上一颗星星。
  在课堂上适时拓展内容,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学会迁移,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优化评价,提高素养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过程的调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重要手段。“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堂,如何让学生自主评价,更加体现其主体地位?紧接着上一个创作环节,教师挑选每个小组互评最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应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多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少评判。让学生从评价中更好地巩固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让学生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不仅锻炼了进行评价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让被评价的学生体会到了自己作品的闪光点,能够很好地接受他人的建设性意见。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高,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一条通往高效课堂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庆芳,贺永旺,杨利华,袁菲.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用教材教”成为时下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方式不同,“用教材”要求教师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将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对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素材,追求把教材用活。当下小学统编新教材对学生生活素材的融入表明,现在正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学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文章基于实际的教学经验,对用教材和教教材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高中生作文的升格指导可以从个性化这一重要维度入手。具体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锤炼思想,提炼思维——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精选自己的独家材料;引导学生另辟蹊径,自出机杼——展示自己的独特形式。  【关键词】高中作文;作文升格;升格指导;个性化  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要想获得高于“基础等级”的分数,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备考复习时给予多轮升格指导。经过多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研学后教的备课,小组研读的题目理解、问题设置,以及后教过程的知识补全、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文本解读在研学后教中的应用策略是目前教师应当重视的课题。文章从文本解读和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在研学后教中深入应用文本解读、在研学后教中解读文本要注意的问题三大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文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教给学生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学科。“心智教育”要求教师运用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通过实施制度化的行为来启迪和教育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把握儿童的德育心理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管理能力、生活自主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小学品德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心智教育”理论的研究内容有相同之处。融合“心智教育”理论的小学思品课程,对打造
期刊
【摘 要】识字是一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以及独特的教学方法,如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课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在“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策略指导下,为提高高三生物复习的效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制定导学案。具体来说,文章从导学案教学的现状、“三动”教学策略提出的背景、“三动”教学策略下导学案的设计以及“三动”教学策略运用的评价和建议四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三动”教学策略在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中的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高三生物;复习  一、导学案教学的现状  导学案产生的
期刊
对学生来说,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但识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们乐于识字、学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富于想象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添加大量的“快乐元素”,让学生在学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就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可见,英语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  合作,本身就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认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练习,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个性化的表达。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可以说,语文课堂练习是课堂上的“点睛之笔”。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练习,教师首先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其次要立足于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练习,练习设计的量不宜过多,难度亦要适中,而且练习的设计还要避免单一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作业评价将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的关怀,它的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着重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个策略: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变“单一评价方式”为“多种评价方式”;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