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资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 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简单的艺术活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更好地推进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每位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学资源 整合 开发利用
  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简单的音乐活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更好地推进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每位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特别是面对当今的现代音乐教育,它需要与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学科、各类资源相结合,挖掘一切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有利的相关资源与音乐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体,形成师生共同开发、丰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的观念。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音乐课堂教学能够体现音乐艺术的本质,真正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第一,要做到音乐学科内部课程资源的整合。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它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
  长期以来,接受、拿来的习惯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养成了被动地教育与学习模式。在教学当中,把教科书当圣经,循序渐进、循规蹈矩地重复教与学。音乐学科内部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和传授音乐知识,提高艺术能力的载体,其开发与利用成为音乐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通过开发和挖掘有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使师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同时获得怎样教和怎样学的经验。比如在讲授《中国民歌》一课时,我首先是采用家乡的昌黎民歌引入教学,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有些兴奋——我的家乡也有民歌。在课程教学当中又用家乡民歌和课本中的民歌作比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歌从形式、内涵、风格上的不同。同时也使我感受到通过课程资源的收集与丰富,使有限的教学内容拓展为无穷的艺术海洋,把音乐课程资源激活,使之鲜活起来,能够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第二,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它通常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一部作品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音乐不仅同文学、戏剧、美术联系紧密,而且还涉及到历史、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音乐与其他门类课程资源的整合,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开阔了思路,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拓宽了领域。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相互补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讲授《流水》和《十面埋伏》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查找有关文学典故和历史史实在课堂上交流,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使我深刻感受到:艺术教师在深入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广泛涉猎与本学科有关的人文综合知识,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挖掘其内在的联系,借助于科学感受音乐之美,借助于音乐理解科学之美。另外音乐课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体,其他学科知识用来帮助理解,不能把音乐课变成文学课、历史课,失去音乐 课的本质。
  第三,整合开发地方资源,彰显地方民族特色。整合开发地方资源,是形成特色教学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现有国家教程的一个良好的补充。弥补了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老师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中曾写到:“为了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音乐教育应该‘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我们的学生既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和创造者,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把这些乡土音乐进行挑选,适当改编,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乡土音乐进课堂才不失其意义。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实施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昌黎民歌》。我带领学生走访了老艺人和民间艺术工作者,学习整理了丰富的民歌素材,和学生共同编写了民歌教材、课程实施纲要,撰写了很多课后反思和心得体会。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本土音乐、学习本土音乐的机会,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挖掘学生自身的艺术资源。中小学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发现和珍视他们,要让他们在艺术课堂中呈现自我,在展示自我过程中不断成长。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受到的艺术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会唱地方戏曲、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民间歌舞……这样的家庭本来就有良好的艺术环境,在这种地方的、民族的艺术环境下生活、成长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这种丰厚的艺术土壤,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民间艺术技能。比如,我们昌黎的秧歌。许多学生受家庭的影响也有很高的秧歌表演技艺,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展示,通过他们的带动和影响,大大丰富了学校音乐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
  第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领略高雅艺术更直接,更快捷。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过多的媒体使用,如视频、音频、图画,使学生过于依赖感官的刺激,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要适当运用多媒体,以艺术感受为主线,让多媒体在教学需要时起到“画龙点睛之笔”,关键时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其资源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影响着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有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的意识,是否具备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艺术文化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创设多彩的艺术环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其他文献
伴随着校园整体网络建设、应用和探究向纵深发展,给现代教学“吹来”了一股“互联网 ”的东风,其中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先导性。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图、文、声、像”渗透到前期备课、课堂教学、评价互动等诸多方面,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自主讨论交流,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  互联网 革新传统教学“网”状思维一、“互联网 “技术体现科技教学扩张力  传统课堂主动拥抱“
塞尚摒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用色彩塑造物体和空间,开启了现代艺术大门,被后人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艺术的真正意义不在风格上的变化,而在于艺术的功能和目的上的转变,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简化变形坚实结构色彩造型一、塞尚艺术风格的探索与形成  塞尚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19岁那年到巴黎学画,曾支持库尔贝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斗争,与印象派画家毕沙罗、雷诺阿等相结识。塞尚一生创作了多幅
摘要:基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以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以职业认知、职业认识、职业体验和就业为主线和构建“用工-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提出建立职业认知机制、校企教学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建立政府资金、政策、法规保障制度和建立高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监督制度。  关键词:产业园区 中职学校 “用工-就业”模式  校企合作的水平、能力与效益,是评判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激活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凸显职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是紧扣书本,其知识面的狭窄可想而知,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渐消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把他们狭隘的目光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新课改中学语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一、掌控课堂,变“抓”为“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一“讲”而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只能洗耳恭听,不假思索,全盘接受。在新课改背景
摘要:我国的高中学生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升学压力、学习压力等。科学地分析高中生的应对压力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意义重大。结合长沙市长郡中学的实际调查数据开展研究,得出在应对压力方式中,解决问题和退避应对因子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一定预测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 应对压力方式 自我效能感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期,同时面临来自人际关系、自我发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的教育又是全面系统的,是对以家庭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这两者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孩子更早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家长会则是连接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然而处于农村的民族学生家长由于文化层次低,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缺位失位。将重点剖析维汉合校开展家长会的重要性,明确家长的责任以及班主任该用怎样的方式吸引本校维吾尔族家长的眼球,增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深度、广度及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学生的错误也呈现出多样性。干预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活动的过程。  一、提前设计:收集历年解题错误,由追根溯源入手备课  1.错误收集  收集学生错误可以针对不同的错误给出不同的干预策略。收集错误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及教师的教学积累等
体育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最终积淀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个体差异传统课堂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从开始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体育新课程掀起的波澜,已渐渐变得平静。广大体育教师在经历了
做好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周记在班主任工作中起着桥梁作用。利用周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感应,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更加有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周记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师生交流从乡下调到城里,环境变了,对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本应是轻车熟路,没想到面临的却是一种新的挑战:适应了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人数骤然增多,大班额的教学突然显得不能适应
通过对教学过程录像反复回放,在课堂观察量表基础上以“三性”“三动”评价标准对《品质》一课进行综合评价。细心揣摩教师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深入体会师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关注师生创造性思维和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和效果。  品质知识性个性创造性杜威说:“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这是我听了张金月老师《品质》这节语文课后最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