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分类讨论的若干途径

来源 :中学教研: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但它并非处处都是解决问题的上策、良策。因此,在强调树立和运用分类思想的同时,也要注意克服不从实际出发,动辄加以讨论的思维定势。数学问题中往往潜在着其统一性与简单性的一面,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尽力避免非必需的分类讨论,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应该成为教学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本文试从以下一些途径对上述问题作点探讨: 一、找出问题中的共性数学问题所包含的各类不同情形常常是和谐统一的,解题时要善于找出能反映和概
其他文献
自从198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以来,各国的数学家和数学教学专家为国际数学竞赛设置了一批试题,这些试题都有较深刻和广阔的背景。对这些试题的探究,有利于发掘它们
黄吉亭对于当代人来讲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在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但是武昌起义为什么在武昌爆发呢?无产阶级革命家,辛亥革命著名活动
求一个已知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某些刊物(注)介绍了运用解析法推出公式的过程,不久前,我在解答一道习题时,发现了一种用三角知识推出公式的方法,比起单纯使用解析
巧解,清心悦目,机智简省,颇具数学之美,师生无不偏爱. 巧解以巧设为前提,若命题无巧设可言,巧解也无由而得.巧设的规律与巧解的思路息息相通,解题者若能洞悉命题者的意向,就
读大学的时候,校园内某些小圈子中流行着两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实当时香港人一般的政治意识很薄弱,这两句话并不是普遍社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媒体形态,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主体平等化,信息时代化、多元性、快捷化和较强的互动性这些新的特点给政府的形象建设带来的新的挑战,
设a,b,c∈R<sup>+</sup>,求证:(a<sup>2</sup>+b<sup>2</sup>)<sup>1/2</sup>+(b<sup>2</sup>+c<sup>2</sup>)<sup>1/2</sup>+(c<sup>2</sup>+a<sup>2</sup>)<su
在热心两岸和平统一运动人士积极参与之下,中国统一联盟昂然进入第七个年头。回顾创盟迄今六年以来,我们走了比其他政治团体更为艰辛的道路,但对中国前途,也有了比其他政治团
省第二届初中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道试题:“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PC=3,PA=4,PB=5,则△ABC的边长等于____。”贵刊90年第10期P20,《一道竞赛题引起的思索》介绍了该题的四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