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个案实录 感悟赏识教育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通过对家访的真实记录,帮助家长尝试正确应用赏识教育,走出家庭教育困境。
  [关键词] 家访;赏识;教育;误区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笔者带着赏识的目光走进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为了推动家庭教育的同步,使学生有更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家访笔者建议并指导家长真诚地去赏识孩子的优点,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不足,并且对部分家庭实行赏识教育跟踪实录。
  小W,生活在一个典型的较富裕的本地的家庭。父亲有着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经常在外经营着自己的小工程,母亲也会帮助父亲忙碌着他们的工程,但还是全身心照顾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里书报也随处可见,整个家庭有着一定的学习氛围。
  第一次家访,2005年11月19日
  父亲不在家,母亲热情接待了老师,但一进门,母亲就开始滔滔不绝:一天到晚喜欢打篮球,每天要打到很晚才回家,影响晚饭,父母这么忙,一点也不懂得体谅!在家又爱看电视、唱歌;英语较差,但从不听到读书,家里买的参考资料也不学;字也写得差,买了字帖也不练等等。母亲数落时,儿子也在边上,默不作声,但表情很难为情。对老师的一些提问也只是点头作答。母亲实行的是典型的唠叨教育,孩子得不到家长赏识,缺乏自信,缺点越说越多,在家长的唠叨中恶性循环。
  
  帮助家长尝试赏识教育,走出家庭教育困境
  
  指导家长领会赏识教育含义。家长应该将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的耐心和信心延续到孩子的整个成长教育阶段,对孩子多欣赏,多表扬,多鼓励,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从而爆发出巨大的学习潜力。
  对孩子的批评要注意场合。孩子也有自尊心,也要面子,在他人面前对孩子的评价应多一些赞赏和肯定,利用“皮革马利翁”雕塑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从而也能使孩子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对孩子多说优点少讲缺点。孩子的有些缺点,换一个角度就成了优点。如他爱打篮球,可以强身健体,也是劳逸结合,但对玩的时间一定要控制,不能影响到就餐和学习。如他爱看电视,有时也看看新闻,也是一种娱乐放松、增长知识的途径。家长看待问题的观点一变,孩子学习的态度也会随着改变。
  转变由母亲单管的局面,让忙碌的父亲也参与进来。通常男孩子和父亲的交流会更深刻些,小W父亲的坚强与勤奋,对他会起到一种更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比母亲要高,能更好的操作赏识教育并直接影响到母亲的教子观点;父亲百忙中的参与,会让孩子更有一种受重视、受赏识的感觉,从而会使自己自觉的配合父母,纠正缺点。
  留下家访任务。对学生:每天练字,老师抽查;英语每天大声朗读20分钟,家长监督;每天控制好打篮球、看电视、唱歌的时间,保证学习时间。对家长:孩子的每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定期与班主任、任科老师交流孩子的变化;建议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册子,每天记录孩子表现出的优点、次数、家长的体会等。
  
  第二次家访;2006年3月17日
  
  父母都能够以理解的态度和温暖的情感对待孩子,家长特别重视,尤其是孩子的父亲,真的是从百忙中挤时间对儿子进行教育。但母亲总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有时对孩子过分偏爱、溺爱;一有事情了。多数情况下还是会使用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并极易采取拒绝、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也有的时候对孩子的错误不敢批评。考虑到老师指导她要赏识孩子、允许错误,也害怕伤害孩子。
  
  肯定前期赏识教育成绩,指导家长注意误区
  
  赏识必须出自真诚。父母不能把赏识理解为单纯的表扬与鼓励,为赏识而赏识,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只停留在孩子已有的成就上,一旦孩子没有进步,不能如愿,赏识便会变成抱怨,甚至收回赏识,于是,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赏识并不出自真诚,而是带有很大的急功近利,孩子是家长生命的一面镜子,要孩子幸福,家长的脸上要有真诚。通过改变父母的思维方式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造就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容易与成功结缘。
  赏识必须做到客观全面。家长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孩子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做出正确客观地评价,不能主观地下定论,以免发生偏差;家长必须承认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孔子曰,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教育,充分考虑到孩子某些方面的特点、优势和爱好,使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得到发展,充分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使孩子得以全面发展。
  赏识必须重优点轻缺点。始终用微笑来对待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成功的家教中绝没有一味地泼凉水、指责、埋怨,而只有赞赏、夸奖和鼓励,以及偶尔的适度批评,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看到的是经常竖起的大拇指,得到的是赞赏、夸奖、鼓励,他的积极性就可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家长的言语之中。
  赏识必须注意批评的艺术。赏识并不是事事顺从孩子,不管孩子做得怎样,都不批评。赏识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的批评。奥秘在于批评的艺术,尽量做到:正面引导、尊重人格、避免当众批评、看准时机、相互配合。
  赏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并不一定是“万能钥匙”,其操作方法也不可能一一列出,具体处理这一类问题,家长不能停留于对道理的一般理解,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严与宽之间、赏识与反对之间、表扬与批语之间、舐犊情深与铁面无私之间,教育的适度往往很难用数量表示,连文字表达也是有限的。把握教育适度的惟一途径,就是努力使自己具有科学的家庭教育见识,努力掌握教育的“度”,使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实际问题上,真正具备审时度势、宽严不误的能力,与时俱进,使赏识教育得到灵活运用、更佳发挥。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孩子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孩子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孩子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使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一个人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于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最大帮助的,不是老师,恰恰来自于他的父母,通过家访,和家长一起,激励孩子燃起自信之火,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其他文献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知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师生智慧飞杨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我们的教育需要具有智慧头脑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应该营造具有智慧氛围的课堂,然而我们看到:一些课堂被程式化所束缚,看似结构严谨的教学过程,其实只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失掉了个体性、灵活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学生们潜在智慧的成长被阻隔了、遮蔽了,学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
国家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调整这一领域的法律的特别性.一定领域的法律原则决定、指导或引领该领域法律的方向.研究国家安全行政法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即国家安全行政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教育; “三个代表”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15-0045-01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等。但是,党内教育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重视党内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教育案例:rn李欣源是我们三年级一班一个个头不高的小男孩,别看他个儿小,能量却很大.他是我们班有名的“淘气宝”呢.自习课上爱做小动作,还干扰别的同学,好动,没有自控能力.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指导方案对COPD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58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伦治疗,观察组予耳穴贴压并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连
目的:分析探讨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以及常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患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