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要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写景类文章为例,浅析读写结合对语文素养建构的作用及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一、读写结合在建构语文素养中的作用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发展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生活处处有美景,但在写景类的作文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词不达意,内容空洞乏味,归根结底是词汇量不足,语文经验积累不够。教材中写景类文章是最好的资源库。这类课文文质兼美,表达有特色,是学生积累语言,建构语言能力的最佳模板。《火烧云》一课,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教学中可以侧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1)积累词汇。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丰富多样,教学中可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完成词语的积累。首先,让学生读词积累。接着,让学生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类词语的不同:“红彤彤”为ABB式的词,“茄子紫”为事物加颜色的词,“半黄半紫”为混合色的词。再接着,根据构词特点,让学生说说类似的词语。最后,可以让学生明白,ABB形式的词语,不仅可以用来表示颜色,还可以用来表示形狀,如“圆溜溜”“圆鼓鼓”“胖乎乎”等。
  (2)积累句子。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的特点,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一排比句式,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来,并细细品读。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你还见过云朵的哪些变化?能不能像课文这样运用修辞手法,把语句写生动形象?若课堂上能经常抓住相关的点进行拓展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得到积累,再也不会无话可说了。
  2. 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类文章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丁香结》一文,理解作者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品格和灵魂,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找到相同的点,再联系生活和作者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样降低坡度,让学生有路可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写景类文章最适合学生进行模仿习作。每一课的课后或单元练习都安排了小练笔或者作文,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教师重视读写结合,从读学写。如《四季之美》一文,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顺序,按一年四季来写,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写,写出美的氛围。
  4. 有助于提供情感抒发的渠道。习作表达是一种自我的倾吐,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在学习一些描写风景的文章之后,学生也会迫不及待地想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大家。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读写结合,写一写家乡的美景。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美丽的凤山公园》,将家乡的风景介绍给他人。学习了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曾经去过的名胜古迹,并模仿文章的表达方式,尝试去写一写,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课文课后的小练笔为学生的情感抒发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二、读写结合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读写结合是建构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如何让它真实地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找准读写结合点,扎实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1. 重视课堂练笔,提升习作能力。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要素,创设课堂小练笔,学习表达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1)借助插图,激发写作兴趣。写景类文章,插图色彩明丽,生动形象,让学生触发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插图,图文对照,揣摩文章的写法。接着,让学生再次观察插图,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者,自己将如何来描写这幅图中的景色。鼓励学生内化语言和表达,做到读写结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巧用补白,培养想象能力。一些课文由于主题表达的需要或是篇幅的限制,有些部分只能略而不写或简而言之,这给我们提供了补白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和阅读链接进行补白,丰富理解,内化表达。
  (3)善用仿写,提高表达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习作的模仿阶段,善用教材进行仿写,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中,可以针对写景类文章特点,进行仿写练习。
  ①模仿写作顺序。写景类文章,条理清楚,脉络清晰,或是按时间顺序写出景物特点,或是按移步换景写出景点变化,或是按方位顺序进行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写作顺序,然后学习表达。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可以让学生按四季变化的顺序写家乡。
  ②模仿表达方法。A.学习修辞手法,生动表达。写景类文章语言优美,作者往往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来写出景物特点,给人美的享受。这是训练的一个点,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模仿训练。B.学习动静态描写,多角度表达。写景状物类文章,一般会从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来展现事物的特点,或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生动地写出景物之美。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动静结合描写的妙处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家乡的茶园。C.学习“看到+联想(想象)”描写,具体表达。如《火烧云》中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马”“狗”“大狮子”,用具体的动物描摹出火烧云的形状,让表达更加具体形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空中的火烧云其他形状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表达。课后,让学生找出几张石头的图片,选择其中一张图片写下来。
  2. 设置摘录本,建立语言库。让学生设置摘录本,摘录课文中或课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并尝试运用。如学生摘录《观潮》中描写潮水声音的句子,并进行拓展练习:自己写一个类似的句子,或者从课外书中找到一个相似的句子。
  3. 链接生活,累积写作经验。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链接学生的生活,将习作表达转化成生活需要。学完《火烧云》后,让学生观察天空中云的变化,展开想象,写一篇日记。学完《鸟的天堂》后,让学生尝试观察校园的花坛、大树,或者到公园里观察大榕树,尝试描写。让学生通过写作积累经验,形成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逸夫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从现行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应用文写作的分量在增加,其作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道已经得到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应用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写作交往性语境虚化、写作策略性知识模糊、写作形成性评价缺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没有将应用文写作与小学生当下的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没有将小学生的言语发展和精神成长统一起来。应用文写作的重心应落在“应用”上,应用文的教学价值取向和目的应牢牢定位
期刊
在小数产生的历史上,是经历了一段逐步抽象的漫长过程的,而每一次的提升都是一次“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一次次丰富内涵的过程,越是抽象就越具有普适性和一般性。只要找到适当的方式进行表征与演绎,让学生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就能够慢慢“拎”出概念的本质。而对于数的概念,最容易理解和被接受的方式就是借助几何直观。洪老师以直观图形为载体,帮助学生在逐步经历抽象、提炼、升华小数的过程中,丰富概念的内涵、构建概念的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语文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应积极提倡。统编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应把握其语文性,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与实践的整合,拓宽学生的学习
期刊
美术质量监测是指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学段内容为依据,对学生在美术学科领域的表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测的一项活动。监测题型有选择题、欣赏评述题、创作题三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上述题型,并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巩固,是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课堂提问在美术教学中,是师生互动、任务驱动、过程跟进、思想交流的重要方法。本文尝试从针对性、条理性、开放性、对比性、发散性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空间是三维的,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的真实存在,而教材呈现的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平面形式的“空间”,即把三维空间表达在二维平面上。因为三维和二维的穿梭转化,学生常常觉得 “空间”抽象晦涩。其次,空间观念(尤其是高年级以度量为主线的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不断经历观察、想象、操作、推理、归纳等数学化过程,潜移默化、渐次推进。下面,笔者将以北师大版五下“长方
期刊
班主任工作很琐碎,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面对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既苦又甜,痛并快乐着。这份“痛”并“快乐”的感受来自于学生的“无礼顶撞”“屡教不改”,来自于学生每一次进步带给我的感动,更来自学生健康成长带给我的喜悦。  倾注爱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事实上,青春期的“坏孩子”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只要我们倾注爱心,一定能盼来
期刊
自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外,更要在原有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而为了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创新,来引发学生围绕着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并通过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在数学能力上得到发展
期刊
2017年11月,笔者有幸赴日进行访学,期间共参访了三所日本小学:富士见小学、有140年历史的野川小学,以及学习共同体的领航学校——滨之乡小学。虽然三所学校位于不同的地区,各有特色,但给了笔者共同的感受:日本学校是从细节着手将学校打造成学生的家,从而进行校园文化的渗透。  一、细节打造一家亲  1. 仪式感,日常的家。富士见小学是一个没有塑胶跑道的仿社区型的校园。笔者刚到学校时,正巧遇上有几个班级
期刊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的这句话,将诗歌的重要性说到了极致。  古往今来,中国就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诗歌在中国,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文学体裁的范畴,不仅与书法、绘画、戏剧等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彼此互相促进滋养着,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产生了密切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说学会了诗歌就掌握了中国文化,但诗歌承载的文化含量之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一
期刊
试卷评测是一种传统的学生学业测评方式,它为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提供了直观参考。当前,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要求,小学数学命题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原先的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与解决问题六大版块,已日渐整合成选择、填空与解答三部分;原先计算题占三分之一强,现已悄然缩水……除了这些显性的变化之外,还有许多内隐的变化。  一、减少纯计算份额,提升思维含量,突出数学思维核心价值  或许有人认
期刊